李芳峰
歷史文化遺產是我國發展的象征,也是每一位公民需要守護的“歷史見證”。我國的歷史文化遺產包括多個部分,其中一部分就是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主要是古樹名木,同時也是我們要保護的文化遺產的重要部分。隨著我國科技的進步和城市的不斷發展,我國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脅。文章通過對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的調查和研究,發現了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中出現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措施,對我國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有重要意義。
一、引言
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是城市歷史發展的見證,是大自然和先輩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對人類與生態的和諧發展有著重要作用。但與此同時,城市的飛速發展和人類生存也給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二、主要的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
古樹名木是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的主要部分,除此之外,一些珍貴卻面臨消失的植物、從國外引進的珍貴樹木以及重要的景觀等,都屬于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見證著我國城市的興起和發展。
(一)古樹名木
古樹名木是最常見的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納入綠色文化遺產的古樹,樹齡一般在100年以上。其中,500年以上的古樹為一級歷史文化遺產;名木主要是指從古至今由歷史上杰出人物種植、贈送以及引入的樹木。名木大部分是歷史事件的代表,或與歷史傳說有關,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
(二)從國外引進的珍貴樹木
我國大多數城市都種植了從國外引進的珍貴樹木,比如加勒比松、晚松、班克松、銀荊、墨西哥柏、鉛筆柏等。這些從國外引進的珍貴樹木對于我們了解國外的歷史文化有著重要的價值。
(三)珍貴卻面臨消失的樹木
《 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 》明確表示,樹齡在80年以上的珍稀瀕危植物都納入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中。
(四)重要的景觀
一些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景觀和特有樹木組成的園林,比如蘇州園林,都被列入我國綠色歷史文化遺產中,受到國家的保護。
三、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出現的問題
古樹名木以及一些園林等能夠形成古樸幽深的環境氛圍,讓人們感受到歷史文化的韻味,同時也是研究歷史文化和歷史文明的重要部分,更是我國保存下來的具有生命力的活文物。但隨著城市化的進步和發展,很多城市對綠色歷史文化遺產破壞嚴重。
(一)經濟發展落后地區的破壞
我國有很多古樹名木都生長在經濟發展較落后的地區,而這些地區對古樹的管理和重視相當薄弱。由于當地政府和居民的不重視,使得古樹名木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不僅破壞了當地的歷史文化氛圍,同時也是對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的輕視。
(二)害蟲過多,農藥過多
病蟲害對古樹名木的破壞非常嚴重,這些害蟲不僅會咬壞樹木,還會破壞莊稼。為了徹底消滅害蟲,保護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許多城市使用大量農藥來消滅害蟲。然而,過量使用農藥對古樹名木的傷害很大。
(三)自然災害的破壞
近幾年來,我國多次發生地震、洪澇等自然災害,這些自然災害會不同程度地破壞古樹名木。再加上古樹名木每天都在經歷風吹日曬雨淋,使得損壞更加嚴重,出現腐爛甚至死亡。
(四)人類的不文明現象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在旅游旺季去園林參觀。在參觀過程中,一些不文明游客會用小刀等工具在樹上刻下“到此一游”的字跡,這不僅是對大自然的不尊重,更是對我國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的嚴重破壞。
(五)建筑物對古樹名木的損壞以及人類的不重視
現在,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而在建設高樓大廈的過程中,有許多材料都會影響到古樹名木的生長。另外,由于自然因素使一些古樹名木的柱形和樹冠的重心發生嚴重偏移,但是許多園藝工人卻沒有重視這一現象,使得古樹名木重心偏移現象越來越嚴重,導致一些樹木倒伏,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
四、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
古樹名木都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來的珍貴遺產,具有紀念意義和極大的觀賞價值,同時也是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受到國家保護的歷史文化遺產。一些樹齡較大的樹木隨著時間流逝,價值越來越高。為了保護這些寶貴的遺產,國家制定了一系列保護措施。對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能夠阻止對古樹名木的破壞,有效地延長其壽命。保護好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能為城市的歷史文化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據。
五、保護城市綠色歷史文化的措施
(一)為古樹名木創造適合生長的條件
對于生長在經濟落后地區的古樹名木或者城市建筑中的古樹名木,應保護其周邊的生長環境,清除水泥、石塊、磚頭等,保證地表排水正常,使樹木能正常吸收水分。有條件的城市和地區還可以建立樹池,樹池既有美化效果,又起到根系通風、透氣等作用。除此之外,還應配備工作人員及時為古樹名木松土、施肥、澆水,保障其健康成長。
(二)噴灑合適的農藥消滅昆蟲
許多城市和地區在對古樹名木消滅昆蟲時沒有針對性地噴灑農藥,不僅昆蟲消殺效果不明顯,而且還破壞了古樹名木。國家應投入專項資金支持進行農藥消滅昆蟲的實驗,以保證有針對性地噴灑農藥,保護生態環境。
(三)做好樹木修復工作
地震、火災等自然災害都會對古樹名木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如果沒有對破壞的樹木進行及時修復,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風吹雨淋等,就會使古樹名木原來受損的地方更加嚴重,甚至導致死亡,使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遭受損失。所以,國家應重視自然災害對古樹名木造成的破壞,相關工作人員要對古樹名木進行及時修補,盡量保證古樹名木的完整性,避免產生更大的損失。
(四)加強園藝工作的監督和培訓
古樹名木在生長過程中是需要修剪的,樹木長期往一個方向生長很容易出現倒伏現象。有關部門應該重視對古樹名木的修剪和美化,加強對園藝工作者的監督和培訓,明確園藝工作者的職責,增強他們對樹木修剪工作的重視。這不僅能夠使城市得到美化,還能夠有效地保護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不受傷害。
(五)加強宣傳
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對研究城市歷史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有關部門應該對公民加強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宣傳,讓每一位公民熟知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讓每一位公民都意識到古樹名木的價值,從而增強全社會對保護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工作的重視,自覺投入到對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中。
六、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生態價值
保護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不僅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貫徹落實綠色經濟發展理念。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的可持續利用能促進城市的發展,而古樹名木也是綠色經濟旅游業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為我國的綠色經濟發展理念貫徹落實提供保障。除此之外,保護綠色歷史文化遺產就是保護我們的生態家園,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基礎,對于我們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七、結語
對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標志著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進步和社會的進步,是維護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基礎。綠色歷史文化遺產對于傳承我國優秀文化以及研究和學習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相關部門應該重視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希望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可以有效保護城市綠色歷史文化遺產,使我國歷史文化發揚光大,為世界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管東生,胡月玲,鄭淑穎,王麗萍.廣州城市古樹名木的特征及其保護[J].中國園林,1999(5):62-64.
[2]劉偉.試論文化遺產保護的生態環保功能[D].鄭州:鄭州大學,2012.
(作者單位 鄭州二七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