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暉
農村人力資源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資源,農村人力資源的有效開發、配置和利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和重要保障。研究哈爾濱市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現狀,根據本地區現狀來提高農村人力資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提高其創造財富的能力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區域經濟的快速、可持續發展,促進哈爾濱市城鄉融合發展、農民增收的根本之策。
1、哈爾濱市農村人力資源數量
哈爾濱市是農業大市,農村人力資源豐富。截至2016年,哈爾濱市總人口962.05萬人,鄉村人口470.85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48.94%,鄉村勞動力資源數262.69萬人,占鄉村人口的55.79%。本研究分別選取五個年度結點對哈爾濱市鄉村勞動力資源和農業從業人員數進行縱向對比,分析得出自1995年至2016年,鄉村勞動力資源數呈緩慢上升趨勢,農業從業人員數呈下降趨勢。從全國副省級城市中,選擇與哈爾濱市人口相近的沈陽、青島、武漢、廣州、西安五個城市,與哈爾濱市分別就城市總人口、鄉村人口、鄉村勞動力資源數及農業從業人員數、第一產業占比地區生產總值等進行橫向對比,通過計算分析得出,與其他五個副省級城市相比,我市鄉村人口占比適中,鄉村勞動力資源數占比鄉村人口數在副省級城市中沒有比較優勢,呈現鄉村人口多,鄉村勞動力資源少的形式;但通過比較得出,哈爾濱市農業從業人員占鄉村勞動力資源比例明顯高于其他城市;第一產業占比生產總值遠遠高于其他鄉村勞動力資源數相近的副省級城市,但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卻遠低于其他副省級城市。
2、哈爾濱市農村人力資源質量
農村人力資源質量是指農村人力資源的體力素質和智力素質,是構成人力資源的單個勞動力的素質集合,包括能力水準和復雜程度。就勞動者個體來講,人力資源質量是指勞動者所具有的勞動能力的復雜程度,是從事某種生產活動時其能力素質所能達到的水平程度,勞動能力的復雜程度越高,質量就越高。一般包括人力資源年齡、文化素質、技能素質和醫療保健投資等。
(1)哈爾濱市農村人力資源年齡占比。農村人力資源年齡占比是形成農村人力資源質量的物質基礎。地區人力資源身體素質的平均狀況,是反映人力資源質量的重要指標。根據研究需要,2017年對哈爾濱市五區、縣(巴彥、賓縣、阿城、依蘭、延壽)參加各種農業培訓的鄉村勞動力進行了抽樣調查,發放問卷424份,收回有效問卷379份,結果顯示,農村勞動力年齡占比分別是16-30歲占4%;30-40歲占21%;41-50歲占41%;51-60歲占25%;60歲以上占9%。農村勞動力年齡主要集中在40-60歲之間,占總量的87%,而最好身體素質的農村勞動力年齡是16-30歲,調查中只占總量的4%,說明本地區年輕農村勞動力數量匱乏,直接影響了農村人力資源的質量。
(2)哈爾濱市農村人力資源文化素質。農村人力資源文化素質是指人口受教育的程度及其文化科學知識的修養狀況,如最后學歷、文化知識的總量等。據哈爾濱市統計局2012-2016年農村勞動力文化程度抽樣調查顯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比分別為89%、89%、88%、88%、87%。根據2017年的抽樣調查中顯示,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占調查總人數的81%,大專及以上的農村勞動力僅占總人數的2%。
(3)哈爾濱市農村人力資源技能素質。技能素質是指一個人具有的從事某種或某幾種職業勞動的專門技術或業務能力,包括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等。據調查統計,自2004年起全市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項目,培訓目的是將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到城鎮就業、創業,培訓內容以提高農村勞動力非農職業技能水平為主。針對農村勞動力,開展市、縣、鄉三級的農技推廣師資培訓、農民創業培訓、多種形式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等。2015年農民科技培訓人數131.0萬人次,2016年農民科技培訓人數108.5萬人次(哈爾濱市統計年鑒),按哈爾濱市2016年鄉村勞動力資源數262.69萬人計算(不考慮重復培訓),每百人鄉村勞動力中約有四十一人參加過農民科技培訓,建立農業信息站2015年994個,2016年1085個。
(4)哈爾濱市農村人力資源醫療保健投資。人力資源轉化成人力資本的過程中,醫療保健的投資是必不可少的。隨著近幾年農民收入的提高,新農合醫療制度的普及和推進,農村居民醫療保健的支出明顯增長。2011年至2016年農村居民家庭醫療保健支出分別為434.7元、537.3元、654.0元770.2元、863.2元和933.5元(哈爾濱市統計年鑒)。增長幅度分別為19%、17.8%、15.1%、10.8%、7.5%。醫療保健支出的持續增加,說明農民生活改善后,思想觀念趨于科學理性,健康意識增強。但相較其他消費支出,醫療保健支出在農村居民消費支出中僅排在第五至六位。
3、哈爾濱市農村人力資源負擔系數及人力資源結構
2016年,哈爾濱市鄉村人口470.85萬人,鄉村人力資源數262.69萬人,人力資源的負擔系數(每個勞動力負擔人口)為1.79,比2015年的1.83有所下降。隨著農村的城鎮化進程增加,致使農村剩余勞動力大量轉移,農村轉移勞動力多以青壯年男性為主,文化程度較高,致使農村女性勞動力所占的比重上升,51-60歲勞動力中,女性占比較大,而且文化程度較低,大多是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截至2016年,哈爾濱市鄉村人力資源數262.69萬人,鄉村從業人員238.05萬人,男女比例分別為133.6萬人和104.4萬人(哈爾濱市統計年鑒)。據調查,本地區男性勞動力多集中在40-60歲之間,文化程度絕大多數是初中。從事第一產業的農村勞動力仍占很大比重。從農村勞動力行業結構看,農業從業的人數占鄉村勞動力人數的59%,從事第二產業的人數占總人數的18%,從事第三產業的人數占總人數的23%,大部分勞動力仍在第一產業上,整體素質偏低。作為農村基層帶頭人的村長、村書記多數年齡較大,文化素質不高,創新能力較弱,影響農村人力資源有效開發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4、農業科研機構、技術推廣服務機構人員狀況
全市現有農、林、牧、漁業科研院所26個,其中國家級科研院所4個,省屬18個,市屬4個,科研實力較為雄厚。全市有農技推廣人員1391人,其中,市級30人、區(縣)級507人、鄉鎮854人。科研及技術推廣人員中,市級研究生4人、本科16人、大專10人,分別占13%、53%、34%;區(縣)級研究生4人、本科308人、大專及以下1049人,分別占0.8%、60.8%、38.4%;鄉(鎮)級本科308人、大專及以下1049人,分別占60.8%和39.2%。
(作者單位:150000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農業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