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金融技術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利率的商業化,改變了銀行的資金結構,并使銀行越來越依賴銀行間貸款等批發性資金。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提高銀行競爭力顯得尤為重要。在本文中詳細分析了金融科技發展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并總結了金融科技內部互聯網銀行發展的可能性和前景。
關鍵詞:互聯網絡銀行金融科技轉型
一、金融科技的基礎理論分析
(一)金融科技的概念
金融技術的概念誕生于美國,用于指使用技術更有效地提供金融服務的公司組成的行業。金融科技被認為是金融服務領域的創新。金融服務,是指由互聯網公司和高科技公司使用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和其他新興技術等軟件開發,向金融活動參與者和顧客提供的共同受益、獲得滿足的活動。2015年下半年,我國開始廣泛討論金融技術的概念。在2016年,此概念成為金融行業最受歡迎的概念。
(二)金融科技的發展現狀
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金融技術公司吸收的年度資本收益增長了20倍。金融技術領域的全球投資已經實現了大約每年9.3億美元的增長,并且在2015年的時候,達到了191億美元的新高峰。可以說,金融技術領域的投資速度增長非常快。中國金融技術發展的步伐也非常快速而且強勁。參與金融領域的互聯網技術公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3年支付寶的誕生。它的主要功能是簡化實物交易并降低買賣雙方的信用風險。在“余額寶”誕生之前,支付寶開始擁有大量用戶和積累資金的現金基金行業。這表明支付寶作為其發展的一部分開始提供金融服務。之后,天天基金、百度財富管理、蘇寧錢包、騰訊理財通等進入市場,互聯網技術公司成為金融領域的新一輪潮流者。這類互聯網絡性質的銀行金融服務通過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正式進入金融領域。在存款市場上,互聯網技術公司,P2P平臺和眾籌平臺推出的理財產品繼續在社會上爭奪未使用的資金。互聯網公司正在逐漸擴大金融活動領域,中國的金融技術發展也越來越快。
二、金融科技背景下銀行互聯金融服務發展困境
(一)互聯金融服務創新力度不足
互聯網絡金融可以為客戶提供快速、準確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商業銀行也順應了這一趨勢,開發并創新了自己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同時,通過整合客戶定位和產品功能開發,進一步推動了互聯金融發展。但是,這一發展趨勢之下,仍然存在較多問題。比如。在許多情況下,競爭對手會在高質量產品發布后不久就開始模仿并復制它,由此導致互聯金融銀行服務的同質化。同質化意味著銀行業必須競爭不必要的成本和價格。總體而言,中國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主要依靠增量和模仿,很難看到突破性創新。同時,互聯網行業正在通過其長期以來被忽視的客戶群,以及技術創新和精確定位的優勢,為用戶提供實用的產品和服務,這一點特點也正在傳播到整個行業。
(二)互聯網絡金融生態體系缺乏
網絡金融生態系統包含三個部分:主體與生態環境、生態模式。其中,主體涉及到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金融公司和互聯網金融服務的消費者。生態環境包括信用、機構、法律制度和監督。環境模型是指互聯網金融交易模型的一種新形式,例如P2P在線貸款和眾籌。中國的許多商業銀行只是從傳統金融服務向在線世界過渡的過程中發展互聯網金融,它們還沒有像互聯網金融公司那樣形成網絡金融生態系統(例如,螞蟻金服擁有支付寶,余額寶,招財寶等)。通過互聯金融,生態系統可以與許多解決方案結合,可以準確地創建金融產品,并根據需要準確的進行針對性營銷。以銀行為例,由于較低的運營成本和客戶獲取,財務收益將高于實體分支機構,但這不是需求問題。實際增加的客戶,其實是商業銀行內部之間的客戶轉移。缺乏網絡金融生態系統,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在線銀行金融服務的發展。同時,很難強調創新互聯網金融的商業價值。
(三)互聯網絡金融監管不到位
風險管理一直是商業銀行的頭等大事,監管政策和銀行實力也非常重要。一家初創企業,互聯網金融在業務創新的早期階段就從整體相對寬松的監管環境中受益。互聯網金融公司有適當的時間和地點,依靠技術優勢在相對靈活的監管環境中加速創新和發展,這導致了銀行之間的不公平競爭。如今,通過改善監管體系和逐步增加監管力度,互聯網金融正逐漸被標準化和精簡化。
三、促進互聯網絡銀行發展的應對之策
(一)推動互聯網絡銀行全新金融模式
隨著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成立以及監管政策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互聯網金融行業正從一味的增長向理性的監管轉變,并在市場上越來越受歡迎。金融技術和市場的迅速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生物識別技術和區塊鏈技術等下一代金融技術正在逐步開發,并逐步變成未來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應用程序的差距。目前,國際商業銀行正在積極采用金融技術,未來銀行金融服務創新將從產品和服務擴展到價值鏈和生態系統,銀行的定位將從金融服務交付擴展到全方位的互聯金融提供服務。商業銀行有望使用最先進的技術,積極采用金融技術,探索新的顛覆模式,利用市場機會優化客戶服務并發展銀行生態系統。
(二)結合大數據推動精準營銷與客戶體驗
數據實際上可以反映運行條件。數據分析將數據轉化為信息,而數據挖掘則將信息轉化為認知。通過分析和提取數據,銀行可以更好地了解其產品、用戶和渠道,并有目的地優化其產品和服務。大數據在互聯網金融中非常重要,金融機構可以收集和分析客戶數據,獲得洞察力,并推出更多具有客戶需求的產品,從而獲得更準確的營銷經驗,運營效率,并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產力。因此,商業銀行可以在金融服務方面進行創新,更好地為客戶服務,探索數據處理工具,改善分析和數據挖掘能力,改善大數據以滿足客戶需求,真正做到以客戶為中心。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中,良好的客戶服務已成為商業銀行吸引和留住客戶的重要途徑。數字化轉型是有效改善客戶體驗的重要途徑。實施數字流程一方面可以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另一方面可以減少人為干預和錯誤區塊鏈,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應用將促進人機智能的融合,并在產品和服務的集成中發揮積極作用。
(三)建立健全有效互聯金融監管機制
從概念上講,監督遵循“合法性、相關性、分類、協調和創新”的原則,并系統地與本地建立針對“監督”和“監督與服務相結合”的全新監督概念。在此基礎上,提供一種折中,開放和全面的方法,可以為市場參與者提供政策指導和支持,同時為商業銀行提供、空間,將治理和權力下放相結合以促進發展。對于互聯網絡金融銀行的未來長期發展來說,首先需要完善的就是建立長期監督機制。對此,就需要根據各種互聯網絡銀行發展趨勢,結合社會情況,制定合理的監督政策和計劃,明確職責范圍,強化銀行與監督機構的合作與協調。如此才能有效地維護利潤和社會穩定。
其次,加強行業自律,促進行業標準的發展,保護消費者權益,并發揮市場參與者的創新活力也尤為重要。根據業務類型,制定業務管理規則和行業標準,以改善組織之間的業務溝通和信息交換。同時,闡明自律的機制,并增加行業規則和標準的約束力,以此形成行業發展規范,規制互聯網絡銀行的發展細則,從而樹立有利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商業組織形象,營造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1]魏成龍,郭琲楠. 金融科技影響企業投資的傳導機制研究[J]. 南方金融,,:1-13.
[2]孫旭然,王康仕,王鳳榮. 金融科技、分支機構擴張與中小銀行風險——來自中國城市商業銀行的經驗性證據?[J]. 當代經濟管理,,:1-13.
[3]石恒濤. 推動金融科技戰略實施? 助力商業銀行發展[J]. 河北金融,2020,(08):66-69.
[4]郭為民. 推進科技金融新模式與新業態[J]. 北京觀察,2020,(08):30-31.
[5]韓國強. 商業銀行線上化經營策略研究[J]. 農村金融研究,2020,(07):64-69.
作者簡介:
金美妍(1993年5月26日)女,朝鮮族,吉林省延吉市,專業:中國少數民族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