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美芳 劉曉慧
摘 要:當前,數字化發展浪潮席卷全球,以先進技術為核心,對經濟、政治、人民生活等各個方面產生了重要影響,特別是在推動經濟各個領域的數字化轉型發展方面起到了劇組輕重的作用。數字技術在交易、支付、風控、客服等多個金融服務環節的深入應用,正在深刻改變著金融行業服務模式。如何應對數字化發展變革,實現數字金融發展轉型,已經成為金融行業各個主體適應時代發展的重要命題。
關鍵詞:數字金融;銀行轉型
一、數字金融概述
數字金融是互聯網及信息技術手段與傳統金融服務結合后產生的新一代金融服務,泛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公司利用數字技術實現融資、支付、投資和其他新型金融業務模式(黃益平、黃卓,2018)。中國金融出版社社長魏革軍指出,數字金融是一種新的金融發展業態,是金融發展的新階段。
數字金融的優勢主要有提效降本、提高消費便利性、降低資金成本等。一方面,數字金融提升了傳統金融的支付效率,拓寬了金融產品的銷售渠道。它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建立起金融產品提供者與需求者點對點的直接聯系,從而加速資金的跨時空流通速度,將提升金融效率和降低金融企業運營成本。另一方面,通過借助大數據分析手段,精準識別有融資需求的客戶并合理定價,極大地提升金融信息的透明性。此外,數字金融還可以在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支持下實現金融業務的智能化。對個人來說,在數字金融的技術進步下,人們可以隨時隨地購買商品,方便人們在各種場合進行交易,提高了消費過程中的便利性,擴大市場需求規模。對企業來說,得益于數字金融的發展,企業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客戶的信貸狀況,有利于降低交易的不對稱性,使得銀行的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二、銀行轉型路徑建議
數字金融時代已經到來,零售銀行應當看清發展局勢,制訂應對策略并落實每一項對策,力求更快、更順利地實現轉型與升級。同時,不斷融合新技術、新手段,朝著數字化方向發展和創新,提升服務質量和業務水平,提升銀行獲客、活客和留客的能力,最終為銀行業的長期發展服務。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數字金融背景下,銀行轉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完善手機銀行、信用卡APP平臺,打造閉環生態圈
以手機銀行APP 為平臺和載體,打造商業銀行金融服務的統一入口,整合商業銀行內部網上銀行、電話銀行、購物平臺等各類型平臺的金融服務應用,拓展理財、轉賬、貸款、賬戶管理、現金預約存取等零售金融場景,打造移動端閉環金融服務生態圈。
以信用卡APP 為平臺和載體,基于支付和消費信貸服務,不斷向外部生活場景延伸,整合商業銀行內部的網上商城、生活繳費等各類型非金融應用,持續推進餐飲、出行、購物、娛樂等在內的強需求、高頻率生活場景建設,打造以信用卡APP 為載體的閉環生活服務生態圈,積極為數字金融科技背景下零售銀行的創新發展和轉型探路。
2. 打造新型生態圈
拓展智能腕表、智能手環、智能眼鏡等在內的各種可穿戴設備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充分發揮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支付寶生活號等平臺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價值,發展基于科技創新及應用而形成的智能家居、智能汽車、智慧城市等新型生態圈平臺。通過發展新型生態圈,實現服務渠道的拓展和創新,增強銀行獲客和粘客能力。
3. 以人為本,交易管理向客戶經營思維轉變
數字金融使得傳統銀行零售業務從賣方市場進入到買方市場,客戶積極主動選擇服務,因此,商業銀行必須推進由交易管理向客戶經營的思維轉變,針對客戶需求、瞄準客戶痛點、結合客戶特征,主動開展相關產品和服務的研發、創新和推廣。借助大數據分析技術,商業銀行應當把客戶分散在信用卡、手機銀行、網點等各渠道各部門各系統的信息串聯起來,建立動態化客戶數據監控系統,充分分析客戶整個生命周期的交易數據、行為特征和金融服務偏好等,以求更好的服務客戶。
4.營業網點服務轉型,金融科技補充傳統金融業務
傳統的銀行業幾乎都是以營業網點為載體對外開展金融服務的,但是在技術的不斷進步之下,銀行業的金融服務有了向數字化轉變的可能。一方面,銀行應通過開發和引進科技設備,將傳統的繁瑣服務智能化,利用網點機器人以及自動柜員機等緩解銀行從業者接待客戶的壓力。另一方面,要保持親自為客戶提供服務和面對面解決問題的服務,弱化銀行的交易功能,更多的強化銀行的服務功能。在技術的支撐下進行優質服務轉型,進一步降低獲客成本,提升客戶粘性。
5.借助大數據升級信用評級系統,實現風險智能管控
零售銀行需在數字金融背景下改變以往的風險管理模式,借助大數據技術升級信用評級系統,從而加強風險管控。還可借助數據建立風險模型,尋找風險重點區域和人群,開展貸前調查、信貸審批等工作,實現風險智能管控,朝著數字化方向邁進。
三、結語
在數字金融日益發展的背景下,銀行業轉型改革已是大勢所趨。如何在數字化浪潮中應對機遇,把握挑戰,是銀行業發展必須思考的命題。在眾多風險和挑戰面前,銀行業只有充分順應數字金融發展的趨勢,及時轉變服務方式、服務功能以及經營生態,將人工智能技術、區塊鏈技術等與銀行業發展緊密結合,才能在未來的發展中不被時代浪潮所淹沒,才能實習更長久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卓. 發揮數字金融的普惠優勢[N]. 北京日報,2020-02-24(010).
[2]邱晗,黃益平,紀洋.金融科技對傳統銀行行為的影響——基于互聯網理財的視角[J].金融研究,2018(11):17-29.
[3]黃益平,黃卓.中國的數字金融發展:現在與未來[J].經濟學(季刊),2018,17(04):1489-1502.
[4]何正根.以數字金融創新推動村域支付金融普惠[J].清華金融評論,2017(04):100-101.
[5]潘鐳.數字金融助推智能網點轉型[J].中國金融電腦,2015(0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