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使圖書館在文旅融合的時代背景下,發揮更大的作用,促進各地區文化的交流和傳播。文獻研究法,通過閱讀大量文獻,了解圖書館在文旅融合時代背景下的意義,所要承當的使命,怎樣與時俱進做到創新。近幾年文化旅游成為了旅游產業中最主要的部分,文旅融合的現象也越來越明顯,在文旅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圖書館也發揮了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闡述了文化旅游的內涵與特征,深入研究和分析了圖書館在文旅融合時代背景下的使命和創新點,并且具有針對性的對圖書館的經營模式提出了幾點建議,有助于圖書館不斷完善自身文化旅游服務體系,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加強與文化旅游之間的聯系。
關鍵詞:文旅融合;圖書館服務;使命;創新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在文旅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圖書館也逐漸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圖書館,在文化旅游的推動下,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并且需要進行不斷的創新,保證圖書館能夠持續長久的發展,同時推動地區的經濟的快速發展。單紅波在《公共圖書館與旅游融合的模式與路徑研究》中指出公共圖書館的建筑等元素均具有豐富的文化屬性,與旅游的融合有著多種模式與路徑選擇。公共圖書館與旅游融合,在模式上有圖書館作為旅游景區、圖書館嵌入旅游景區、圖書館助推研學游、圖書館拓展旅游服務等類型,可以通過強化公共圖書館的旅游公共服務功能 、在重點旅游區域建設特色圖書館、在旅游各個環節全面注入圖書館元素、加強和旅游在宣傳營銷方面的融合 、積極參與到新型文化旅游生態的培育與建設等途徑來實現。房春蘭在《簡述圖書館在文旅融合時代的使命與創新》指出文化旅游創意產業不斷興起,文旅融合時代已然來臨。圖書館在文旅融合時代的背景下也面臨著轉型升級的要求,特別是隨著國家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被譽為促進詩和遠方的一種有效結合,在圖書館領域相對比較隱性的文旅融合也進一步受到人們的關注。針對性的分析和研究圖書館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所具備的使命和創新路徑。
案例分析:圖書館具有三個方面的文化使命,一是文化遺產的使命。自從有了人類社會以來,便產生了文字,用來記錄這些文字的載體—圖書也就應運而生。它記載了從古至今人類歷史的發展和演變。圖書館的功能之一,就是要收集、加工、整理、科學管理這些珍貴的文獻資源,以便廣大的讀者借閱使用。圖書館是作為保存各民族文化財富的機構而存在的,它擔負的保存人類文化典籍任務是圖書館最古老的職能。它是以文獻為物質基礎而開展業務活動的。但是由于計算機網絡化的實現以及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圖書館不但保存手寫和印刷的文獻,還保存其他載體形式的資源,而且保存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使用。二是開發信息資源的使命。圖書館收藏著大量的文獻信息資源,積極地開發,廣泛地利用這些文獻資源是圖書館的重要職能之一,它也是圖書館承擔各種職能的基礎。由于當今社會文獻的生產數量大、增長快;社會文獻的類型復雜、形式多樣; 文獻的時效性強;文獻的傳播速度加快;文獻的內容交叉重復;文獻所用語種在擴大,質量下降等特點,使人們普遍感到利用起來十分不容易。圖書館通過對文獻信息資源進行加工整理、科學分析綜合指引,形成有秩序、有規律、源源不斷的信息流,進行更加廣泛的交流與傳遞,使讀者更好地利用它們。圖書館的文獻資源開發包括下面幾項內容:第一,對到館的文獻進行驗收、登記、分類、編目、加工,最后調配到各借閱室,以便科學排架,合理的流通;第二,對館外文獻信息資源進行搜索、過濾,成為虛擬館藏,形成更加寬廣、快捷的信息通道;第三,通過最現代化的手段—計算機網絡操作技術使館藏文獻走向數字化。第三社會教育的使命。包含思想教育,兩個文明建設的教育,文化素質的教育,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教育。
圖書館在文化傳播及社會教育方面發揮著及其重要的作用,圖書館也是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城市文化的象征,在文化旅游過程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圖書館應該成為一個城市的名片,可以在圖書館中了解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人文等等,走進圖書館,走進一座城,圖書館在旅游事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位置,要想更好的服務以旅游事業。因此圖書館就要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有以下幾點建議,強化公共圖書館的旅游公共服務功能;在重點旅游區域建設特色圖書館;在旅游環節注入圖書館元素;加強和旅游在宣傳營銷方面的融合;積極參與到新型文化旅游生態的培育與建設之中。
一、文化旅游的概述
文化旅游是近幾年新型的一種旅游文化理念,但由于旅游文化有著很大的區別,文化旅游是旅游文化的一部分,并且具有獨特又顯著的特征。第一,文化旅游具有強烈的社會性。文化旅游具有多種功能,既可以滿足游客休閑娛樂、放松身心的作用,又可以讓游客在休閑娛樂的過程中體驗我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增加自己的文化知識,擴大自己的文化見識,去深入、近距離的感受我國不同的文化和民族氣息,感受我國歷史悠久的古跡、典籍以及各類文化內容。第二,文化旅游具有可持續的創新性。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文化的需求和審美標準也在不斷的變化,文化旅游業會進行針對性的創新,產生具有時代特色的文化產品和其他衍生品,在保持文化產品原有的靈魂的情況下,創新出一系列具有時代生命力的產品。第三,文化旅游具有強烈的融合性。文化旅游不僅僅是對當地的文化、飲食、風俗習慣等深入了解與感知,文化旅游也可以擴展范圍,將文化與高科技、互聯網等相結合,創新不同的文化旅游內容和形式,通過不斷的創新與融合來擴大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度。
二、圖書館服務過程中的使命
1.承擔會展旅游的重要使命
進入新時代,中國的改革開放程度更深、范圍更廣,經濟與社會、文化的發展都與全世界深度融合。在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的時代,圖書館作為文化旅游的一部分,也逐步與世界的文化發生融合與碰撞。目前,在國內圖書館與世界圖書館之間的文化交流中,產生了新的文旅火花,中外文化與旅游交流越來越頻繁,會展旅游成為新的時代趨勢,而圖書館則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會展旅游是圖書館在文旅融合的新時代的全新的服務形式,也是旅游文化的新內容,更是圖書館在文旅融合時代的新使命。國家圖書館以及各大城市圖書館開展了多次國際學術論壇與會議,并在世界范圍內進行多次具有一定影響力與規模的圖書館旅游專題文化會展,極大的推動了推書館作為會展旅游的平臺發展。2018年,上海國家圖書館舉辦的“圖書館,讓社會更智慧更包容”的旅游專題會展,以及一帶一路發展中的圖書館會展等活動,使得圖書館的會展旅游功能與作用越發的重要,更體現了圖書館的文旅傳播媒介的巨大作用。
2.體驗式旅游功能
21世紀,人們的社會生活觀念與習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旅游觀念與行為也與以往不同,主要表現為體驗式旅游的興起與發展。體驗式旅游大多數是旅游賓館住宿的模式,尤其表現為大量的旅游鄉村建立了民宿圖書館、書屋與書吧等。通過民宿圖書館的形式,在旅游過程中體驗白云水澗、松間彩霞的同時,走進民宿書屋,體驗山水林間的靜謐,以及成為一種全新的文化旅游體驗,并深受現代旅客的歡迎。其中,浙江省麗水旅游地區所建立的麗水民宿書吧極具代表性,這個圖書館在麗水旅游民宿區不但成為旅客必去的點,更成為了該地區極具優雅與文化內涵的文化名片。這種全新的體驗式文化旅游實踐,成為了圖書館發展的全新的嘗試,也是新的文旅融合背景下圖書館的創新性發展。
3.使圖書館自身成為全球的知名旅游景點
在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的時代背景下,作為文化與地方旅游的載體,圖書館本身也是文化旅游景點的一部分。圖書館在設計與創新方面,更加的注重特色和創意的凸顯,旨在打造出具有地方文化與旅游特色的亮點,承擔著全新的旅游景點與地方旅游文化傳播的功能。這不但要體現在圖書館內部文獻資料承載著地方特色的文化知識產品,更在于其外在建筑的地方特色化構建。天津市所建設的濱海圖書館就是其重要代表,該圖書館不但承載著傳承與傳播天津地方文化的任務,而且擁有著獨具地方濱海特色的建筑風格,使其成為中外旅客津津樂道的天津新景點。其建筑外觀不但體現了濱海之眼的地方文化特色,內部建筑也構建了巨大的共享空間,充分體現了濱海城市強大的發展能量。此外,還有很多具有鮮明的地方文化特色與內涵的圖書館,從多個角度與多個層次展現了地方圖書館的魅力與特色,使其成為文化旅游者驚嘆的魅力景點,不但凸顯了城市的特色,更為文旅發展與圖書文化構建了優質的文旅宣傳的社會通道。
三、圖書館在文旅融合時代的創新路徑
1.從根本上有效樹立起文旅融合的全新理念
在文旅融合時代的背景下,圖書館在我國當代的文化旅游事業中,有著很大程度的現實導向和目標導向的作用,特別是文化和旅游部組建之后,進一步融匯貫穿宜融則融、能融金融的全新理念,在發展理念方面實現了重大的轉變和優化,進一步探索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客觀發展規律,使文化資源得到充分的保護,讓旅游發展在文化保護的基礎上得到更好的發展,進一步統籌了文化和旅游的社會服務功能以及公共服務價值,使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互相融合,并得到共同的發展,也使文化和旅游領域的國際交流實現更深遠的合作。在此全新理念的指引下,圖書館事業一定會進一步實現創新式發展,并提質增效。
2.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實現新機制的培育
當前,圖書館對于文旅融合的探索,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只是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在未來的發展空間極其深遠,針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進一步構建圖書館和旅游方面的融合機制,在新機制的作用下,使既定要求和任務得到進一步的細化和量化,并及時有效的結合具體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更新。例如,在國家和省級各個層面,要針對文旅深度融合中的各項工作進行統籌規劃,綜合協調,針對公共圖書館的相關規劃著重研究,在文化政策制定、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文創產品設計等一系列相關方面,都能夠深度融合,把各個要素進行融通,并納入其中,結合各個館的實際需求、經費能力和文化特色,通過建立和完善文旅深度融合的全新機制,把文旅深度融合的相關決策和各項工作真正意義上貫徹落實。
3 在文旅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積極探索全新的發展路徑
早在1987年,我國就提出了旅游亞文化,其內容包括旅游的六要素,主要是:食、住、行、游、買、娛。在1991年,六要素的順序變為住,食,行,游,購,娛,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成為旅游業界普遍使用的基本概念,為圖書館文旅深度融合,實現創新發展勾勒出了路線圖。針對這六個要素,要逐步完善和優化,并打造出屬于自身特色的文旅項目,并使相關方面進一步完善和優化,為游客和讀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著重加強其個性化特征、人文特性以及創新性。
四、文旅融合背景下圖書館服務的建議與思考
1.強化公共圖書館的旅游公共服務功能。
目前, 文化機構博物館已發展成為既是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陣地,又是旅游發展的重要載體。 受制于發展定位等因素的影響, 公共圖書館一直以來以公共文化服務為中心,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公共圖書館則可以嘗試讓其兼具旅游公共服務功能。 一方面,公共圖書館可以繼續落實 2009 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國發[2009]41 號)要求,在旅游旺季適當延長圖書館的開放時間和服務時間, 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制度化。 特別是 24 小時無人服務區等方式提供全天候的服務值得借鑒;另一方面,需通過空間構建與服務延伸的典型示范, 發揮各地公共圖書館的特色館藏資源, 打造一批或彰顯地方特色與優勢的服務空間,如特色館藏資源的參觀觀摩中心,或推出一些游客們閑暇之余的文化休閑、 文化娛樂等特色服務內容,以此提高圖書館的旅游服務水平。
2.在重點旅游區域建設特色圖書館
圖書館在文化傳播傳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目前的圖書館受制于館舍規劃等因素,基本都集中坐落于城市區內, 這不利于充分發揮圖書館的旅游服務供給。 公共圖書館積極參與文旅融合的一條捷徑就是在旅游景點、 游客集散中心等重點區域建設特色圖書館,讓更多的游客成為圖書館的讀者,以進一步提高旅游的文化內涵。
3.在旅游環節注入圖書館元素
在旅游過程中對文化的體驗, 并不限于對具體某個文化景點的參觀, 更多的是在吃住行游購娛等的文化體驗。現階段人們越來越重視文化的體驗,一座城市不僅是一個景點,也是一種文化的象征,希望在旅游環節中加入圖書館元素,讓人們在游覽圖書館的過程中感受這座城鄉的文化,從而進一步了解整個城市的文化底蘊,歷史由來,豐富旅游過程中的文化體驗,注重文化的傳播與欣賞,同時應該加大各旅游環節中圖書館的建設,讓游客不僅可以欣賞美麗的風景,還可以欣賞厚重的文化底蘊。
4.加強和旅游在宣傳營銷方面的融合
宣傳營銷是世界各國旅游部門的首要任務。 圖書館可以通過整合自己的平臺、門戶、讀者群體等優勢資源,和旅游部門、媒體平臺進行互補宣傳,形成文化旅游營銷的合力,最終與傳統媒體、電視、報紙、自媒體等終端構建一個立體化、全方位的文化旅游宣傳體系。 如根據旅游資源的歷史資源, 梳理每一景區的歷史故事與發展脈絡;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 為游客們提供VR 體驗或宣傳影片推送等服務。
5.積極參與到新型文化旅游生態的培育與建設之中
在文化與旅游部門合并掛牌之前,文化部門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與公共文化服務示范項目建設,旅游部門在優秀旅游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等方面均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但目前為止,文化和旅游部還未全面的將這兩項工作優勢有效結合起來, 未來公共圖書館可以深度參與到與國家戰略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工作之中,通過挖掘文化內涵、助力創建文化旅游村、鎮、縣、城市等方式,打造特色文化產品來提高旅游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結束語
文旅融合時代背景下,圖書館既擔負著城市推廣、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的使命、完善自身服務體系的使命,有需要不斷的進行自我創新,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和創新的服務理念,也可以逐漸發展成為城市文化旅游名片的一部分,但是需要多部門、多地區進行密切的合作,制定符合地區文化旅游政策的相關發展規劃,加強圖書館工作人員的主要業務培訓,并且轉變傳統的服務理念和模式,才能夠充分發揮圖書館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創新作用,完成圖書館擔負的重要使命,對擴大地區的影響力,加強區域推廣,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單紅波.公共圖書館與旅游融合的模式與路徑研究[J].圖書與學報,2019(03):1003 .
[2]房春蘭.簡述圖書館在文旅融合時代的使命與創新[J].卷宗,2019年第12期.
[3]馮超在.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度研究——以西安為例[J].中國旅游報,2018-06-28(026).
[4]寧巖鵬,賈周圣.推動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思考[J].文化學刊,2019(02):91-93.
[5]王世偉.關于公共圖書館文旅深度融合的思考[J].圖書館,2019(02):1-6.
[6]特約評論員 馬振濤. 創新體制機制 促進文旅公共服務融合[N]. 中國旅游報,2019-01-28(003).
[7]由少平.理念融合、機制融合、創新融合—文旅融合發展的著力點[J].人文天下,2019(01):2-4.
[8]粟實. 聚焦“五大抓手” 深化文旅融合[N]. 山西日報,2018-11-20(009).
[9]馮健.“文旅融合”該從何處著手[J].人民論壇,2018(32):86-87.
[10]邱曉星,史璟.文旅融合視角下的城市旅游品牌建設研究[J].綠色科技,2018(17):254-255.
作者簡介:
伍曉儉(1980-),女,大學本科,館員,貴港市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