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
117萬
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2020年全國藝考報名人數達到117萬人。今年為了避免藝考造成的人員流動和聚集,眾多高校藝術類專業招生考試選擇了云上考試的方式。
75%
日前,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全國教育系統疫情防控調度視頻會議,會議指出,在屬地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實現了全國2.08億學生開學復課,復學率達75%,確保了師生安全和校內穩定。
21億
為貫徹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持續提升鄉村教師隊伍素質,近日,中央財政下達21.84億元,比上年增加1.99億元,增長10%,支持中西部地區通過脫產研修、網絡智能研修平臺、一對一對口幫扶、名校訪學等多種形式,加強鄉村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
59.28%
近日,一項面向全國80余所高校大學生的問卷調查顯示,59.28%的受訪大學生表示自己在沒有找到理想工作的情況下愿意接受過渡性工作,33.98%的大學生表示“說不準”,6.75%的大學生拒絕接受過渡性工作。
資訊
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教什么?教育部指導綱要來了
近日,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指導綱要》),主要面向學校,重點針對勞動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問題,細化有關要求,加強專業指導。
《指導綱要》規定,勞動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勞動教育、生產勞動教育和服務性勞動教育三個方面。其中,日常生活勞動教育要讓學生立足個人生活事務處理,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強化自立自強意識;生產勞動教育要讓學生體驗工農業生產創造物質財富的過程,增強產品質量意識,體會平凡勞動中的偉大;服務性勞動教育要注重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技能,服務他人和社會,強化社會責任感。
《指導綱要》強調勞動教育途徑要注重課內外結合,在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的同時,還要在課外校外活動中安排勞動實踐。中小學每周課外活動和家庭生活中的勞動時間,小學1-2年級不少于2小時,其他年級不少于3小時;職業院校和普通高等學校要明確生活中的勞動事項和時間,納入學生日常管理。《指導綱要》要求各地和學校加強勞動教育的組織管理,對勞動教育所需要的師資、場地設施、經費投入等進行合理規劃和統籌安排,為勞動教育的實施創造必要條件;加強研究和指導,為提高勞動教育質量提供必要支撐。
海南:為民辦園和校外培訓機構減免租金
日前,海南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民辦幼兒園和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幫扶工作的通知》,明確將通過加大穩崗支持、降低運營成本、減輕稅費負擔等方式,支持民辦幼兒園和校外教育培訓機構渡難關。
《通知》指出,幫扶對象是由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審批管理并領取民辦非企業登記證書的民辦幼兒園和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將與中小型企業享受同等待遇。民辦幼兒園和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在2020年1月至疫情解除當月期間的參保登記、繳費基數申報和保險費繳納等業務,因受疫情影響未能及時辦理的,可以延長至疫情結束后3個月內辦理。
為了降低企業運營成本,《通知》指出,民辦幼兒園和校外教育培訓機構承租國有(含集體)資產類經營用房的,減免2020年上半年一個季度的租金。海南省鼓勵各市縣引導非國有企業和個人業主為承租用于線下實體經營的民辦幼兒園、校外教育培訓機構減免租金或允許延期、分期繳租。
山東:把全面提高中小學教育質量納入黨政領導干部考核
近日,山東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等11個部門聯合出臺意見,深化育人體系改革,建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強化師資、條件、組織保障,堅持基礎教育優先發展,把全面提高中小學教育質量納入黨政領導干部考核督查內容,進一步提高中小學教育質量。
山東強調,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堅持基礎教育優先發展,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要優先安排基礎教育,財政資金投入優先保障基礎教育,土地等公共資源優先滿足基礎教育發展需要。山東將把全面提高中小學教育質量納入黨政領導干部考核督查內容,并將結果作為干部選任、表彰獎勵的重要參考。對辦學方向、教育投入、學校建設、教師隊伍、教育生態等方面存在嚴重問題的地方,要依法依規追究當地政府和主要領導責任。
山東要求,建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健全質量評價體系,建立縣域教育質量、學校辦學質量、教師育人質量和學生發展質量評價體系,開展質量監測評估。完善中小學綜合素質評價辦法,建立課程實施評估標準,全面開展教學評估。
聲音
“原本我只想把一些好東西分享給大家,同時也賺點零花錢,沒有想到給學生和家長造成了如此困擾,也影響了教師的聲譽,實在不應該。今后我一定改正錯誤,一門心思撲在教學工作上。”
——6月29日,幾位學生家長拿著一沓微信截圖證據材料來到浙江省樂清市紀委市監委派駐樂清市教育局紀檢監察組投訴反映,虹橋二小教師王某在上班時間開展微商兼職經營活動,部分學生家長由其介紹加入微信購物群或實際購買產品。
“不必糾結于專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18歲仍然處于多變的年齡,對很多行業與專業的認知還處于不確定時期,沒有必要執著于某種興趣愛好而放棄一所好學校。”
——高考后如何填報志愿?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專家組成員建議:選擇未來調整余地大的專業,并告訴學子們不必過于糾結專業,未來也還有很多機會與時間去換專業。
“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只圍繞著歷年的考題去處理,無論你刷多少題,都很難做到最好。我們要做到的是透過題目看到背后能力性的東西,教師要把這種能力傳遞給學生,然后他才能夠以不變應萬變。這一點也是教學中最需要補齊的部分。”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初中語文教師于曉冰認為,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獨立思考的能力都體現得越來越明顯。押題、猜題的可能性太小,題目背后指向的獨立思考的方法才是最珍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