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健
摘要:傳接球在足球運動中可以說是一項非常基礎的技術,初中階段的體育課程中非常重視該技術的培養。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初中生的技術和相互配合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對初中體育課程的完成有著一定的影響。本文針對初中生足球傳接配合中這兩方面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初中生;足球傳接配合;問題和對策
引言:足球運動是風靡全球的一項運動,受到很多人的喜愛。隨著我國對足球運動的重視,中學校園內也開始出現足球教學,且教學效果也非常顯著。初中階段的學生們正是各方面發展的最佳時期,將足球運動融入校園活動中有益于學生們身心健康的發展,不僅可以讓學生們養成鍛煉的習慣,還有利于足球運動在我國的發展。
一.技術問題和對策
1.傳球方向不到位
在學生進行傳球過程中,傳球的方向控制是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其影響到足球比賽的勝點。傳球方向控制不到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一方面是因為中學生在傳球時腿部擺動的方式不正確,一般在運用腳背面正面傳球,但是發力腿的擺動方式是控制傳球方向的關鍵。另一方面是,發力腿觸球的位置不能很好的把握,中學生對自己的身體控制還不能達到高水平,所以在腿部擺動時,不能找到合適的觸球點,不能按照標準的足弓正面觸球,可能會出現較大偏差,直接導致傳球時出現失誤。而這兩點問題,應該在訓練中嚴格要求學生,加強對身體部位的控制訓練,和對方向感的培訓。
2.傳球力量把握不好
在實際操作中,學生對傳球力度控制不到位,也會造成傳球的失誤。由于技術水平還不夠高,傳球的力度偏大或者偏小,導致對方不能很好的接到球,甚至導致傳球失敗。還可能因為,對力度和距離的關系把握不熟練,發力腿擺動方式和力度不準確,造成足球軌跡出現較大偏差,增加失分的可能性。應該在平時訓練中加大對傳球力度的相關項目的練習。
通過在不同的距離,進行對墻傳球,通過訓練過程中對傳球的力度的體會,提升學生在競賽中,傳球技能的靈活運用。把握傳球力度,體會球在觸碰到墻的彈力,尋找踢球的最佳力度和角度。在不斷的踢球接球過程中,對踢球的角度和力度進行一定的調整,不斷的提高傳球技術水平。
3.接球不穩
傳球問題解決后,接球也是一個關鍵點,在進行比賽時,有很多在傳球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接球出現失誤最終導致失分的案例。傳球的操作包括接球環節,對接球環節的把握也是訓練中必要的項目,接球水平和傳球技術要相輔相成,才能將學生的運球技術得到全面發展。接球出現失誤的原因有以下兩方面因素。一方面是由于接球部位不正確而導致接球時,不能以正確的身體部位進行觸球,造成接球時,產生的技術失誤。如果觸碰到腳外側或者是腿的話,就會直接反彈出去,失去進攻機會。另一方面,是由于在接球時,沒有體現出緩沖足球沖擊的動作,接球點很生硬,學生可能在接球時會緊張,導致足球在觸碰到接球員時,會發生反彈情況。
3.1多做接球后的緩沖動作
接球時的緩沖動作,是整個傳接球過程中的重點,它可以大大降低在接球時產生的反彈沖力。在足球訓練是進行大量的運動練習,提升使用的熟練度。
3.2接不同力量的球
通過接不同力量的足球,訓練接球時腳和腿的力量和反應,提高學生接球時對不同類型傳球的應對能力,通過長時間的練習,反復訓練接球,增加接球能力,提升團隊競技力。
二.配合問題及對策
同學之間不能相互配合也是初中生足球傳接過程中常出現的問題,如果要在比賽中與隊友配合默契,還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和磨合。同學之間出現配合不佳的情況,主要原因包括意識問題、接球隊員不會去主動接球或者銜接跑動不流暢等,以下幾個方面可以幫助同學們改善這一問題,增強團隊之間的默契,提高隊友之間的配合。
1.面對面跑動傳接球
對內之間的練習可以將整個隊伍平等的分成兩隊,首位隊員相對站立,老師將球傳給其中一隊的排頭后,排頭運球將球傳給對面的隊友,之后自動站在本排排末,等待下一次傳球,對面的隊友將球傳給對面首位隊員,之后繼續站在該排排末,以此類推。
2.三角傳接球練習
練習場地設置為邊長為五米的三角形,每個角均放置相應的標識桶,兩位隊員組成一隊,由其中一位隊員站在固定的一個角,將球傳給站在另一個角的隊員,但球一定要傳到標識桶以外,之后由接球的這位隊員將球傳回,并跑到另一個角以接下一個傳球,以此類推。
3.搶球練習
隊員之間四人或多人組隊,其中三個人站成三角形成為傳球人,其余組隊成員站在中間自動成為搶球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行動范圍。三位傳球人進行相互傳球或接球,一旦被搶球人觸及,就與最后觸碰足球的傳球人交換身份和場地。如果傳球人在相互傳球過程中因個人原因出現沒有讓隊員接到的情況,則該傳球人也會被換做搶球人。
三.結束語
總的來說,足球運動在中學校園的開展對學生們的身心發展非常有利,所以學校也會更加重視這其中的傳接球技術,不論在技術和配合方面會出現什么樣的問題,學校都會采取相應的措施以提高教學效果,推動初中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
參考文獻
[1]楊獻南,安琪,倫智江.我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研究現狀、問題及方向[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4(06):41-46.
[2]殷岳.當前初中校園足球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19): 92-94.
[3]王崇喜,陳治.校園足球運動縣域推進體系的構建與實踐探索:臨潁縣校園足球發展工程為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