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芳 賀立煒 張馨予 陳澤天 張亮平



摘要:本項目對武漢某大學低年級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和他們對朋輩教育這一新學習理念的態度進行問卷調查,分析他們的英語學習習慣現狀及影響因素。另外,訪談了各年級部分成績優秀學生,參考他們的學習經驗總結出一些實施性較強的適于英語專業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同時也總結出他們有關朋輩教育的經歷,態度以及傾向。
關鍵詞:英語專業;學習習慣;調查;訪談;朋輩教育
一、引言
我國對外開放的政策環境和英語語言教育逐漸普及的社會環境,對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學習的深度和廣度都加大了要求。然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當前高校的外語教學仍然強調語言知識的學習,而忽略了學生個體學習習慣與能力的多樣性。尤其是英語專業低年級學生學習英語比較盲目,常常被動地接受著書本語言知識,長久養成的英語學習習慣往往制約著他們語言能力的進步與專業能力的發展。
對于英語學習習慣調查的研究,國內外現如今主要集中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對于自學、利用網絡資源學習等方面略有涉及。國內研究對象主要針對中小學生,國外研究對象則較為廣泛。朋輩教育的理念,在國內主要應用在高校政治思想工作、學生工作和就業指導中[1],主要通過心理輔導和榜樣精神等方面幫助學生提高思想素質,更好地適應高校生活,和建構和諧校園[2]。在國外,近年來較少有將朋輩教育運用在高校教育中的例子。
因此,現以武漢某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生為例,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分析的形式探究英語專業低年級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及朋輩教育促進養成的可行性,希望給出數據參考并加以引導。
二、問卷調查與數據分析
(一)問卷調查目的
通過對英語專業低年級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時間安排、學習資源的利用、不同學習方法的態度、學習主動性等方面進行問卷調查與數據分析,深度了解他們的學習習慣與學習偏好。
(二)問卷調查對象
本次問卷調查的參與者都為武漢某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類19級學生,共發出問卷82份,實際提交問卷82份。在展開調查時,參與者處于大一學年的第二學期。下面數據分析中提到的學生也是特指參與此次問卷調查的學生。
(三)數據分析
1.學生學習現狀分析
1.1.學生除上課外的英語學習平均時長較短,且選擇娛樂性學習的學生較多。
根據數據,每周平均課外學習英語總時長在1—5小時時間段的學生占比52.44%,7—10小時的學生占比34.5%,13—17小時的占比7.32%,18小時及以上的占比6.1%(詳細見圖1)。學生長期堅持的英語學習習慣中,定期誦讀、積累(做筆記,整理錯題等)、寫日記分別占比15.85%,57.32%和8.54%。在看視頻、聽音樂這一選項中,有66人選擇此項,占比80.49%(詳細見圖2)。
在大學生可以自由使用電子產品和接觸網絡資源的新時代,更多學生也青睞于通過視頻和音樂的形式來進行學習。但從他們計算自己的學習總時長的數據和后期抽樣訪談中可以得出,大部分學生并不將使用在視頻和聽音樂等娛樂性學習方式的時間認作學習時間。因此筆者希望通過此數據讓學生改變對娛樂性學習等非傳統學習方式的刻板印象。如果通過非傳統學習方式或學習理念,學生也能得到較大收獲,學習效率也有所提高,不妨嘗試將此納入學習習慣養成中。
1.2學生適當放棄了一些英語學習習慣的原因
本問卷調查中,筆者設計了4個學生放棄一些之前堅持的英語學習習慣的原因,其中占比分別為不適合自身情況20.73%,效率不高,找到更好方法35.37%,主流環境改變、大勢所趨4.88%,時間沖突、被迫中斷31.73%,另外有7.32%的學生未放棄過自己堅持的英語學習習慣(詳細見圖3)。
根據數據可以看出學生放棄一些學習習慣的原因可以分為兩個主要部分:一是外來干擾或學生自己意志不堅定,二是習慣本身并不十分適合學生自己,其中第二部分占比較大。由此也可以看出學生要長期堅持良好的學習習慣,除了需要學生的學習主動或意志力,更多地還需要學習習慣本身要適合學生,同時后者能進一步促進前者。低年級學生的現狀是還沒有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所以學習結果不太理想。因此提供適合學生自身的學習方法十分重要。也可以得出其中的相互作用:學習積極性需要適合的學習方法來實現,適合的學習方法也可以激發學習積極性。
1.3學生和同輩進行英語學習方面的交流較少
根據數據,不和同輩進行英語學習方面交流的學生占比39.02%,一周一次的占比25.61%,一月以內一次的占比15.85%,一月以上一次的占比19.51%(詳細見圖4)。超過60%的學生會有意識地與他人進行英語學習方面的交流,但頻率較少且多為隨機性,并未將這種交流認作為一種日常學習方法,同時這也與1.1的數據總結相照應。
2.學生對朋輩教育的態度調查
2.1.學生對朋輩教育的認識途徑
調查數據顯示,途徑是網絡、書籍和同學、朋友的分別占比67.07%和48.78%,途徑是學校老師、輔導機構和家長的占比分別是25.61%,7.32%和3.66%(詳細見圖5)。可以看出,較少學生是通過教師或家長了解朋輩教育的,較多學生是通過網絡書籍碎片化閱讀和其他人的介紹,而這種認識的途徑往往會產生認識不夠全面不夠客觀的問題。
2.2.學生希望接受朋輩教育的方面和對其它新學習理念的態度
這道多選題中,選擇學習方法、發展方向、學習督促這三方面的學生占比分別為69.51%、40.24%、41.46%(詳細見圖6)。因此可以看出,低年級學生對以上三個方面的朋輩教育需求較大。
面對朋輩教育等一些新的學習方法或學習理念,超過90%的學生表示接納和積極配合嘗試,2.44%的學生表示根據外部環境的改變作出判斷,7.32%的學生表示不想了解(詳細見圖7)。明顯可以推斷出,對一些新的學習方法或學習理念,很大一部分學生持積極態度。
三、訪談與分析
(一)訪談目的
在調查低年級學生群體的同時,為進一步總結出適于英語專業學生的高效且實施性強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我們訪談了英語專業高年級學習優秀的學生。之所以選擇高年級學生,是因為他們剛從低年級摸石過河的階段,逐漸過渡到了高年級游刃有余的階段。那些他們曾經走過的彎路、遇到的迷茫可能正是如今低年級學生所正在經歷的。雖說事物是發展的但也還是有規律可循。因此前人的經驗多多少少能夠給我們提供一些借鑒。
(二)共同的學習經驗
1.有目的地安排
A.每日練習。可以說,無論哪一門學科,都少不了日積月累的沉淀。而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則更是如此。每日練習的安排可以不考慮時間、任務量、具體形式(如背單詞,聽聽力等),但是你需要保持這樣一個學習狀態,給自己營造一個英語學習的環境,讓英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B.制定計劃。凡事都需有計劃,方能有效達成目的。針對自己近期或長期的目標,結合自己的不足,做出一份計劃表并堅決執行。在執行過程中,可根據效果適當調整計劃,靈活安排。
2.地點安排
學習不必拘泥于地點。有些學生可能會認為在圖書館的學習才是真正的學習,對學習地點有一種格外的執著。然而,根據此次訪談及筆者自身經歷了解到,圖書館中學習氛圍的確濃厚,是一個學習的好去處。但其實只要適合自己,任何地方都可以學習。例如,被訪談者也有提到:“拿走一切可以吸引注意力的東西,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這也不失為學習佳所。故此,可適當調整學習地點,營造有個人風格的學習氛圍。
3.詞匯量擴充方式
訪談中我們發現高年級學習優秀的學生都十分重視英語詞匯量的擴充。這里列出訪談學生關于擴充詞匯量的方式以供參考,分別有單詞app打卡,做所學詞匯的練習題,大量閱讀外刊及外文原著,抄寫英語劇本。雖然她們的學習習慣各不相同,但都是以單詞的積累為根本,由此也可看出高詞匯量確實是英專生學習必不可少的利器。當然,如同不必拘泥于學習地點一般,具體的擴充詞匯量方式可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靈活安排。
4.善用學習資源
A.網絡。不得不說,如今互聯網普及,網上搜索十分便捷,能從中獲得許多資源。無論是公眾號上的經驗貼,還是微博知乎上的各種學習話題,亦或是相關學習QQ群,甚至閑魚上也有許多二手的資源,只要你用心去找,總能收獲你所需的資料。
B.線下交流會。參加學院開展的經驗交流會,與學長學姐面對面交流,吸取前人的經驗。
(三)被訪談者關于朋輩教育的看法
1.接受朋輩教育的經歷
通過訪談,我們發現被訪談者或多或少都接觸過朋輩教育,并從中受益。最普遍的形式是各種有關學習的經驗分享會。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朋輩教育其實遍布我們的周圍,也許我們正在使用它,只是沒有察覺、意識到。
被訪談者主要在以下兩個方面使用到朋輩教育:
A.經驗分享會。通過聆聽學長學姐關于各種考試以及學習的經驗分享,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更為有效的學習。
B.與朋友、同學共同學習,互相激勵。朋友、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學習心得,分享資源,督促學習,由此形成積極健康向上的學習氣氛,更專注于學習。
2.接受朋輩教育傾向的方面
通過訪談我們發現被訪談者主要傾向于在專業學習及發展方向等兩個方面接受朋輩教育。從此處,我們也可以看出被訪談者在不同時期對于所接受的朋輩教育有不同的需求。
主要傾向于在學習方面接受朋輩教育的被訪談者處于即將進入大三的時期。大三對于該校英專生而言屬于一個過渡階段,在經過了學科基礎的打磨后,即將學習專業分流后的專業知識,此時對于學習方面的交流與指導有著迫切的需求。
而傾向于在發展方向接受朋輩教育的被訪談者則處于即將進入大四或是剛畢業的階段,對于考研、求職、就業等有著濃厚的興趣,亟需獲取此類相關信息。
從上述傾向中我們可以看出,朋輩教育深深地影響著被訪談者,也給被訪談者帶來了許多幫助及益處。
四、結語
通過問卷調查,筆者發現低年級學生整體學習積極性較強,但沒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且較少接觸新的學習理念和學習方法,導致學習效率不高或學習成果達不到預期。而眾所周知,選擇好的適合的學習方法往往會事半功倍。這也正是筆者對部分高年級學習優秀者進行訪談的原因所在。通過訪談,筆者總結出以上有益于英專生學習的方法,并得出朋輩教育在英語學習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希望借此讓更多英專生能知曉朋輩教育這一理念,主動嘗試新的學習理念和學習方法,在今后英語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1]龍漢武,程績,鄒娜為.大學生朋輩榜樣文化建設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17):74-76.
[2]林海棠,劉伶俐.朋輩教育視角下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智庫時代,2020(13):88-89.
*項目資助:武漢輕工大學2020年省立大學生科研項目《低年級學生英語學習習慣調查與朋輩教育影響研究——以武漢輕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生為例》,立項編號xsky2020227。張亮平為項目指導老師及通訊作者,項目負責人為朱玲芳,項目成員為賀立煒,張馨予,陳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