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媛媛 林宸 張琴
摘要:傳統村落景觀在地域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中具有深刻的影響。近年來,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曾放慢,中國農耕文明下的傳統村落景觀保護與傳承不足、地域特色文化認同迷失。傳統村落的保護在時代大背景下是設計中經常面臨的問題,發掘傳統村落中文化的內生動力及價值,保護傳統村落景觀整體風貌的特色性最終達到具有生態性、價值性、美學性、科學性的統一。
關鍵詞:風景園林;傳統村落景觀;地域文化
一、傳統村落景觀保護的迫切需求
我國農耕文化持續了很長的時間,幾千年來,中國形成了大量的各類村落景觀,它也是傳統文化的“活化石”,集中反映了人們在經濟、社會、人文以及風俗習慣等方面的特征。
目前,許多傳統村落已經遭到了不可逆轉的毀壞。據不完全統計,在2000年左右,傳統村莊數量約為300萬,十年后開始以每年10個村莊左右的速度減少。上述情況充分表明,自然村落正面臨著消失。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利用存在著一味的外在形態保護而自身地域文化文化破壞等方面的矛盾。例如:傳統村落外在表現形式被趨同化,與現代城市差異不大;沒有意識到在傳統村落中,傳統文化價值是最基本價值;盲目照搬國外的設計,忽視了本土地域文化特色;過于強調傳統村落的旅游開發。鄉村振興戰略尤為重視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建設,可以預見傳統村落景觀的保護必將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及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而更多地得以提倡,正確建構和保護傳統村落景觀有利于繼承和發展傳統地域文化。
二、國內外村落景觀文化保護的研究概況
中國與國外相比,對地域文化的探索開展得較晚,重點研究建筑和居住區等物質文化景觀。我國目前對傳統村落主要的保護方式,大概可以分為三種:“生態博物館風格”,以村莊為單位。它的“生態”意義包括自然生態和人文生態。這種形式提倡文化的全面保護,對村落傳統特色的物質景觀進行嚴格保護。這種措施能夠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最大限度地真實地封存或者保護鄉鎮的所有文化遺跡,將博物館的特色融入傳統村落的保護中,利用其研究和展示功能,為傳統村莊的保護注入新鮮血液。盡管這種保護能夠保留原住民的生活生產方式,但也限制了村莊和城鎮發展的可能性。人民生活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村莊的整體缺乏生機,各種設施不完善,生活水平低下,整個村落會呈現“空巢”。“風貌統和風格”,通過對建筑物的外觀進行統一來達到和諧的效果。在這個概念下,許多解決措施是一味的模仿國外建筑物的風格形式,以提高村落旅游觀光價值,卻沒有考慮到村民日常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需要。大幅度的統一往往使人們能夠在真實的環境中欣賞進行規劃后產生虛幻的“贗品”。目前,這種做法存在一些爭議,以保護為口號,盲目增加大量的商業和服務設施,形成了不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外觀統一的傳統村落。“文脈延續風格”的概念可以理解為由歷史建造的街道、房屋、人類等各種要素的系統,通過研究與周邊環境之間的關系成為一個完整和內容豐富的空間。這個理念的優勢在于,在每一個時代傳統村落景觀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傳統村落不會一味的復制建筑,也不會徹底打破傳統。因此,傳統村落在“文化延續”保護理念的指導下往往是最具活力的。
在國外,鄉村景觀規劃的探索是傳統鄉村景觀的主要研究對象。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日本開展了一項注重保持鄉村文化價值的保護農村建筑和文化的街道建設活動,日本每年都會支出一筆巨大的開銷,保護古村落、古建筑等。在中國鄉村振興即將大規模開展,我國首次面臨大規模古街老村的保護發展,而規劃藍圖暫不明確,日本的例子為中國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和教訓。日本的“鄉土運動”、和“區域自豪運動”仍然直接借鑒,這一舉措將激活當地經濟,使其充滿生機,促進經濟的發展;面對空巢化,只有留住當地人,才能夠挖掘當地的內在文化,加強村民的的文化認同和自豪感。這激勵中國政府振興國家就要努力激活農村經濟,留住農村人民。
三、傳統村落景觀在地域文化中的意義
地域文化是一種隨著城市化進程逐漸受到重視和研究的文化形態。對于地域文化的含義幾乎不存在很準確的論斷,地域文化的研究可以從多學科多角度多個領域出發,不同的層面就會得出不同的解釋。有學者認為,地域文化是一種獨特的文化,可以在一個特定的領域傳承和展示。它是能夠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隨著全球化和城市化的發展而發展。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個時間漫長而復雜的過程,是由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勞動者在某一地域范圍內創造的,是人類社會物質和精神發展和升華的總和。地域文化能夠體現出某一地區范圍內人類的生活生產方式、社會民俗,展現傳統村落的特色景觀,也能夠提升傳統村落景觀藝術價值,為傳統村落景觀規劃設計中的地域文化保護與傳承提供理論依據。
根據當前的發展趨勢,在全球化進程中,世界正處于文化“同化”的過程。在我國,集中蘊藏西北的廣大地區充分體現出地域文化的多樣性。中國先后宣布了四批國家級歷史文化鄉鎮,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對傳統鄉村景觀的保護已開始納入國家事業。傳統的村落景觀能夠反映地域文化的多樣性,但目前其生活環境仍然相對脆弱。保護和建設傳統的村落景觀是一個持續而漫長的過程,地域文化被人類社會所關注,而這些都可以通過村落景觀的保護實踐中得到啟示。傳統村落文化的傳承是一個動態過程,不可能重復地去保持與發展,而應是“不斷生長”的新生與更迭。今天,我們站在保護地域文化的愿景之下,我們有責任保護祖先留下的傳統村落景觀,并注意村莊的遺景。保護傳統的村落景觀,尊重文化多樣性和呼吁文化認同感,保護傳統村莊的集體記憶,是世界高度重視地域的前瞻性戰略工作。
參考文獻
[1]胡彬彬著:《中國傳統村落文化概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版。
[2]《侗族聚居區的傳統村落與建筑》,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