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曉麟
摘要:京劇打擊樂器種類較多,存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各類打擊樂樂器節奏極具特色,具有較強的舞臺表現力。在現代戲劇藝術表現中,京劇打擊樂器音色節奏、演奏方式、曲譜表現等極具特色,音樂力度偏強,場景大氣磅礴,極具代入感,能有效調動觀眾個人情緒。在舞臺表演過程中,在京劇藝術中能有效感受到打擊樂器中含有的諸多藝術情感,能深入感受到打擊樂器藝術魅力、美學享受等。從京劇藝術發展趨勢來看,在打擊樂應用中能對京劇藝術場景有效渲染,能全面強化舞臺場景基本布局,突出京劇整體藝術感染力。
關鍵詞:京劇打擊樂;樂器構成;表現功能;演技
京劇打擊樂器基于自身鮮明特征以及在京劇中特殊的支柱作用,能隨著京劇藝術發展而全面創新發展。近年來京劇打擊樂器在協調音色、增加品種,在試制定調鑼、協調音色、削減大鑼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改革與創新,獲取了諸多研究成果。
一、京劇打擊樂樂器構成分析
京劇打擊樂器其音高主要是分為低音、中音、高音,相關演奏人員要注重基于劇情基本變化選取對應樂器來烘托表演。正常情況下,聲音相對渾厚低沉的低音打擊樂器能對有效演奏較為壓抑的氣氛。通過雄偉洪亮的中音打擊樂器能有效配合莊重雄偉的場面,諸多高亢明亮的打擊樂器能應用到較為激烈的武打場面中。在京劇打擊樂器中,大鑼音響聲音雄勁響亮,其高音變化較為明顯。當前為了能有效適應各類劇情以及人物情感遷移變化,在五十年代開始逐步從傳統的四類大鑼逐步發展到目前的十種。其中傳統四類大鑼主要有低音鑼、虎音鑼、蘇鑼、武鑼。目前北京地區生產的大鑼,從低音到高音有以下幾類,傳統低音鑼、低音大鑼、高虎音大鑼、高蘇鑼、低蘇鑼、高武鑼、低武鑼等[1]。
大鑼品種不斷增加,會促使其音色、音高更為豐富。在實際演出過程中,不同演奏人員對各類品種大鑼應用中較為關注,在《楊門女將》、《野豬林》、《九江口》等演奏過程中,要注重對不同大鑼進行多次重復調換,這樣能有效適應劇情、人物、舞臺氣氛變化要求。《九江口》第十場與第十一場轉接過程中,要注重選取換鑼方式。在此劇演奏到第十場結尾時要注重應用聲音較為雄勁的高虎音大鑼演奏的鑼鼓,能有效襯托出全軍將士前往戰場的情境。撞金鐘鑼鼓聲較為低沉渾厚,要注重應用高虎音大鑼調調換成低音大鑼,基于鑼鼓聲調對比,能有效烘托出焦慮的人物心境以及相關場景。
二、京劇打擊樂樂器表現功能演技探析
(一)京劇表演中打擊樂基本運用形式
在京劇表演中,打擊樂合理應用與司鼓之間相互關聯。比如在《八仙過海》此劇演奏中,主人公之一的呂洞賓雖然身手超凡,但是剛愎自用。用于他的鑼鼓經要清脆流暢,能突出主人公人物性格特征。另外的主人公鐵拐李雖然身患殘疾,但是志氣較高,整個人詼諧幽默,用于他的鑼鼓經要注重能對節奏感合理控制,突出詼諧幽默的旋律變化。或是基于音樂場景的不同選取不同演奏方式、抑揚頓挫或是輕重緩急。當鐵拐李上場之后要通過緊急風作為基本鋪墊,之后應用傳統水底魚改變為緊慢相互結合的鑼鼓點,之后搭配較為靈活的加花技巧,這樣能有效突出人物整體形象。不同京劇藝術作品在整體表達過程中要注重應用打擊樂進行伴奏,能滿足人物角色塑造要求,還要注重突出動態美特征,能全面抓住觀眾眼球。將舞臺形象、音樂伴奏、演員神態動作等集中整合,展示場景表現魅力,突出打擊樂引領性[2]。
(二)京劇打擊樂表達機制
在京劇舞臺表演場景有效塑造中,各個京劇角色一舉一動、唱腔變化等均與打擊樂之間具有較大聯系。打擊樂應用對京劇表演中唱、念、做、打以及各類氛圍集中烘托具有良好引導作用。鑼鼓點合理安置要和場景要求進行搭配,能有效表現出個人性格特征、神態心理活動等,能強化舞臺場景整體表現力。京劇藝術是各類戲劇藝術的有效融合,要注重通過表演與打擊樂有效結合。其中司鼓人員就是音樂輸出與表演相互結合的有效紐帶。在完整的京劇樂隊中,司鼓師是團隊打擊樂指揮。其要對各個角色、各個表演場景集中分析,起到統攬全局作用,能在不同場景塑造中,突出不同角色對應任務,這樣能有效表現出京劇整體場景魅力。在鼓的領奏中,能突出劇目中人物整體形象,還要注重對各類鼓鑼經規范化應用,選取合理的伴奏方式。這樣能突出劇中各類角色形象集中展示,突出京劇舞臺表現力[3]。
(三)京劇表演中打擊樂情感表達
在京劇表演中打擊樂應用至關重要,其中京劇鑼鼓伴奏應用對京劇表演具有重要影響。京劇表演特點特征突出,要注重突出節奏感。京劇中節奏控制至關重要,其中京劇身邊表演是各類舞蹈動作,舞蹈表演中要注重通過特點鮮明的節奏感集中表現。在念白中也要保持一定旋律,這樣能有效適應場景塑造基本要求[4]。其中要注重突出角色飽滿的情感,借助鑼鼓等旋律突出的打擊樂集中表現。通過打擊樂有效配合,能產生音色以及旋律方面的變化,能集中表現出人物形象情緒變化,促使舞臺表現情緒中具備良好的藝術性感染。在京劇表演中打擊樂器應用主要是分為三個組成方面,首先是配合身段動作表演的鑼鼓,即是打身段的鑼鼓點。在京劇打擊樂中存有諸多不同的鑼鼓點,此類鑼鼓點屬于一種新型表現形式。在諸多場合中,此類程式與表演中具有較大聯系,主要是為了能集中烘托相應氛圍。此外,在不同人物上下場步法控制中,針對不同身份要注重選取相應打擊樂集中顯現[5]。
結語:
綜合上述,京劇獨特的藝術表現力要注重基于形象化、具體化表現集中展示。打擊樂合理應用能有效烘托京劇舞臺整體氣氛,突出人物性格特征,集中表現舞臺感染力。當前要注重進一步優化完善京劇表演機制,對打擊樂器音色、音調、旋律變化等集中劃分,突出京劇表演藝術整體場景魅力與藝術情感。突出京劇藝術整體表現能力,將京劇舞臺不同人物角色集中展現。
參考文獻
[1]王靜.京劇打擊樂樂器構成與表現功能研究[J].戲劇文學,2018(4):127-129.
[2]辛志剛.打擊樂器在京劇表演中的特殊作用及魅力[J].戲劇之家,2018,0(8).
[3]熊巍.京劇藝術打擊樂器的特殊地位及其魅力[J].大舞臺,2010(5):68.
[4]魯偉東.京劇主要打擊樂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16):180.
[5]范衛東.淺談京劇打擊樂的作用與運用[J].黃梅戲藝術,2019(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