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贛
摘 要: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民俗文化是其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現階段西方文化的影響之下,傳統的民俗文化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由此導致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需要高度關注民俗文化的當代價值,對其進行更加深入的挖掘,這也成為當前社會關注的焦點。本文重點分析了民俗文化的當代價值以及相對應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民俗文化 當代價值 發展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4.001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國民族精神發展的源頭就是傳統的民俗文化,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十分關鍵的組成部分。在當前現代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外來文化對于傳統民族文化有比較大的沖擊,針對這樣的情況,在民俗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就需要充分認識到自身的現代價值,對其價值和作用進行更深入地挖掘和體現,使民眾更加深刻地認知其重要價值,并且為傳統文化實現創新發展指明方向。
一、民俗文化概述
民俗文化也叫作傳統文化,主要指的是民間民眾的風俗生活文化,也泛指一個國家、民族、地區中集居的民眾所創造、共享、傳承的風俗生活習慣。民俗學是專門研究民間風俗習慣的一門科學,包含歷史民俗學、理論民俗學、應用民俗學三個大的學科分支。其主要任務是通過科學嚴謹的態度,對歷史和當代的民俗事項展開相對應的調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論證,并探求它的本質結構、特點與社會功能,揭示其發生、發展、傳承、演變、消亡的規律,為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服務。
二、民俗文化的當代價值
民俗文化在現代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呈現出多種價值,可以使人們的生活進一步豐富,對于文化建設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時也具有增加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作用,呈現出物質經濟生活、精神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價值。
1.物質生活價值
民俗文化的發展過程,其核心要素為民俗,是集體遵從的、反復演示的、不斷實行的內容,能夠進一步增強民族的認同感,使民族精神得到進一步的強化,對于民族品德起到極大的引領作用,從而確保全國各族人民能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能夠在更大程度上提升經濟發展水平,為生活經濟發展活動提供必要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因此呈現出更為顯著的物質和經濟發展價值,對于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中國夢的實現提供必要的保障。
2.精神文化生活價值
民俗文化的現代價值也充分體現出精神文化價值,作為我國民族文化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民俗文化是根源所在,同時更是民族文化的根本。民俗文化要發展,要進一步傳承和發揚我國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針對民俗習慣進行繼承,同時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進一步有效適應時代發展趨勢,不斷地變化和融合,使民俗文化能夠在當前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建設中得到更有效的融入,從而充分滿足當代社會的精神和文化發展需求,使民族文化能夠實現創新的發展,進而呈現出更加顯著的現代價值。民俗文化在變遷和發展過程中,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現代人的價值觀、道德觀、審美、社會心理等,同時也是社會團結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根源,充分體現出當代的價值觀。因此,民俗文化在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充分體現出了社會文化核心內涵。
3.社會價值
民族文化對于當代社會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推動價值,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當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的重要載體,同時更是民間文化發展的載體,這其中主要包括民間的傳說、戲曲、娛樂、技能、信仰、價值觀等一系列相關內容,因此民俗文化呈現出特別顯著的社會性、豐富性特征,在傳統的民間生活中進一步流傳和延續發展,以此針對民俗文化進行更有效的傳承、創新和發揚,這樣才能培育民族精神,使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對于民族有認同感、歸屬感和榮譽感。同時在民俗文化中也包含著多種類型的優秀文化和社會文化內容,并且融合一系列相關內容,形成龐大的社會歷史信息鏈。民俗文化中包含著十分豐富的內容和獨特的精神,有著自身的個性特征,同時也呈現出十分濃厚的社會發展和民族融合的特色,對我國傳統文化能夠進行有力地傳承和發揚,使我國不同民族之間保持更加有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對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有效構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民俗文化也是我國傳統文化資源中十分關鍵的組成部分,當前已經成為現代旅游業的關鍵內容。民俗文化的繁榮和發展也可以為社會帶來更好的產業發展效益,為解決就業問題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三、民俗文化當代價值的實施策略
當前,從整體情況來看,我國民族文化的發展并不是特別理想,受到西方外來文化和市場經濟體制的影響,使民族文化的發展空間被進一步擠壓,民俗文化的當代價值并沒有得到更加深入地挖掘和利用開發,因此對其綜合效益的取得會造成很大的損害。因此,要著重做好民族文化的保護發展和推廣工作,確保民族文化能夠實現更加良好的發展。在實踐的過程中,要想確保民族文化的當代價值得到更有效的提升,就需要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對傳統民族文化進行更有效的保護
要想確保民族文化的當代價值得到充分的體現,需要進一步加大民族文化的保護力度,進一步構建系統更為完善的保護機制和制度,以此確保各項保護工作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實踐的過程中具備規范性和高效性。要進一步優化相對應的保護措施,使制度內容具備針對性和可行性,以此促進民俗文化能夠得到更有效的保護,使其具備應有的特色,同時促進民族文化能夠與時俱進,有良好的發展效果。
2.進一步利用市場化操作手段維護民族文化的價值
當前,從具體情況來看,某些民俗文化往往過分地受商業操作的影響,很多人在追求利益的同時,往往把民俗文化當作賺錢的工具而獲得相對應的經濟效益。針對這種情況,國家就需要通過市場化的手段在充分保護和維護民族文化本質特征和原有本色的同時,對其進行市場化的引導,使其在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深化變革的背景下實現持續穩定的發展。要加大引導和宣傳推廣的力度,使民眾能夠更加關注民俗文化的本質特征,對其本質內涵有深入的了解,這樣才能更有效地維護民俗文化的長遠發展,使其因為自身的特色和本真而吸引更多的人群關注,從而為其保護和創新發展提供必要的市場和群眾基礎。
3.各地區要針對性地保護和合理開發民俗文化
不同地區的民俗文化,有著很大的差異,因此在對其進行保護合理開發的過程中,要著重針對性和差異化特征加以深入分析和著重考慮,針對不同地區的民俗文化進行更有效的維護,以此充分確保民俗文化實現傳承和發揚的效果。政府和相關部門需要結合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針對民俗文化進行立法,在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等方面進行足夠的完善,以此為民俗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同時,針對民間文化也要進行有效開發,構建系統完善的人才體系,有效規避人才斷層問題,進而促進民俗文化能夠得到有效的傳承。另外,對于民俗文化的保護和發展要充分認識不同地區民族文化的內涵和特征,禁止不合理的開發和利用,要規避各種基于民俗文化上的模仿、偽造等不良活動。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能夠充分看到,在當前的民俗文化發展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其當代價值,這是至關重要的。在實際的發展環節,要高度重視民俗文化所呈現出的各類價值,對其進行深入分析,在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要重點保護傳統的民俗文化,確保其經濟價值、文化價值、社會生活價值等等能夠得到充分的挖掘開發和利用,以此為基礎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民俗文化發展行為的規范性和合法性,進而確保相關產業能夠健康穩定的發展。民俗文化對當代社會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價值,因此要充分認識到民族文化的作用,充分起到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目的,在民俗文化保護方面要著重加強立法,確保民族文化保護和發展行為能夠有法可依,以此促進民族文化健康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文明、徐載娟、景成、王鐵環、劉景慧《托口古鎮民俗文化調研報告》,《懷化學院學報》2010年第4期。
[2] 呂紅艷《保護與開發:民俗文化的可持續發展——民俗生態旅游》,《文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年第4期。
[3] 王曉洋《淺析名人故居旅游資源的保護與開發——以蘇州及其周邊地區為例》,《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