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琪
摘 要:在我國的民間藝術中,手工藝是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民間手工藝是中華民族延續千年的造物文脈。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使得我國民間手工藝得到更有效地傳承和發展。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著重做好民間手工藝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使這種獨一無二的文化形式得到更有效的傳承和發揚。同時也要著重關注,在當前我國民間手工藝的知識產權保護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或者不足。針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探究問題的根源,進而提出行之有效的保護對策。基于此,本文重點分析民間手工藝知識產權保護和文化傳承過程中的問題和對策。
關鍵詞:民間手工藝 知識產權保護 文化傳承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4.032
從整體情況來看,當前我國的民間手工藝有兩次比較大的轉折時期,第一個時期是新中國成立以后,手工藝當作重要行業納入輕工體系中,通過這種方式使之前比較分散的生產進一步集中規范,形成現代工業的組織化體系,另外一個轉型時期就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構建之后,很多手工藝企業都不斷改制,產業化發展轉移到農村。在這種轉型中,我國的民間手工藝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也面臨更嚴峻的挑戰。據此,有必要針對當前的民間手工藝知識產權保護和文化傳承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應對策略進行探討。
一、民間手工藝的主要特點
與其他的民間文藝形式進行對比,可以看出,民間手工藝有著十分顯著的生產性、生活性和生態性等相關特征。將它的技藝形式與其他的藝術創作形式進行比較,也可以看出有相對應的程式化和個性化特征,可以進行規模化產業化的發展,使其在技術層面進一步豐富,對其深遠價值進行充分挖掘。與此同時,在自身的價值方面也能夠呈現出多種價值,又具備審美力和創造力的生機。在世界范圍內,某些發展中國家都是通過手工藝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占據比較大的市場份額,為社會經濟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從民間手工藝的知識產權保護和文化傳承方面來看,西方發達國家更加關注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使其成為自身的獨特品牌和形象,有顯著的文化標識,進而實現發展和創新,成為時尚產業、設計產業和旅游文化產業中十分關鍵的組成部分,進而促進其知識產權的價值得到更顯著的提升。由此也可以充分看出,在現代產業運作和發展過程中,手工藝也可以作為一種至關重要的知識資產,對其知識產權進行更有效的保護,以此充分傳承其文化價值。
二、民間手工藝的知識產權保護與文化傳承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根本上來講,針對民間手工藝知識產權進行保護和文化傳承,與國家的文化安全、地域或團體效益等相關內容都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所以要從實踐中高度關注相關內容。需要注意的是,在當前的民間手工藝知識產權保護和文化傳承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或者不足,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傳統手工藝資源出現嚴重流失,對于國家安全造成嚴重損害
從具體情況來看,目前我國并沒有高度關注傳統手工藝資源的保護和知識產權的維護工作,因為缺乏應有的保護和發展力度,所以導致手工藝資源流失問題十分嚴重。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導致民間手工藝所包含的民俗、審美等文化價值和凝聚力被進一步的消解,甚至可能導致本土的手工藝文化淪為其他價值觀傳播的工具,進而使得我國傳統文化的樣式出現“空心化”,這對于我國的文化安全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除此之外,因為并沒有高度關注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所以很容易導致傳統手工藝制作過程中所涉及的工藝流程、配方等等機密內容被泄露,對于相應的保密措施并沒有嚴格執行,在管理過程中沒有按照既定的規定和要求來有序操作,所以導致本土的文化資源被竊取,使其核心價值和應用優勢被損害,進而導致國家文化資源受到嚴重損失。
2.缺乏應有的品牌意識和保護意識,對于民間手工藝的本真性造成很大損害
現階段從整體情況來看,大多民間手工藝者都缺乏應有的品牌意識和品牌保護意識,在實踐的過程中缺乏相應的保護措施和監管機制。同時也沒有構建相對應的工藝質量監管體系和標志認證體系等等,并沒有著重做好品牌建設和保護工作,由此導致很多假冒偽劣產品融入進來,或者進行宣假虛假宣傳,這對于手工藝的真實性、標準性都會造成嚴重的損害,同時嚴重損害民間手工藝生產者手工藝團隊和相關企業的根本利益,使其受到嚴重的經濟損失。
3.民間手工藝者在產業鏈末端,其經濟權益不能得到充分保護
因為民間手工藝者大多數都是農戶,在產業鏈的最末端,因此此類人群的個人經濟利益不能得到充分的維護,合法權益無法得到保障,很多大企業往往通過貼牌代工的模式,由此使得手工藝持有者在經濟地位方面無法得到保障,是最弱勢的一面,由于其缺乏應有的法律意識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因此很容易被經濟實力更為雄厚的企業侵犯權利,但是又不能在法律和經濟層面進行申訴,手工藝農戶獲利微薄,這對于民間手工藝的知識產權保護和文化傳承會造成嚴重的限制。
三、民間手工藝的知識產權保護與文化傳承策略
1.進一步加大民間手工藝知識產權的保護和利用力度
要想確保民間手工藝得到更有效的文化傳承,對其知識產權進行充分的保護,就需要在思想層面加大重視程度,在行動上要在保護和傳承方面加大力度,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出民間手工藝的價值和作用。要進一步有效做好特定手工藝行業的知識產權保護立法工作,在法律法規方面不斷地優化和完善,同時要構建相對應的手工藝文化產業體系和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打造相對應的政府知識產權服務平臺,為手工藝者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和援助,構建相對應的知識產權服務托管平臺。
2.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國家級手工藝技術標準和設計規范
在實踐的過程中要制定出相對應的國家技術標準和設計規范,這樣才能為手工藝知識產權的保護和文化的傳承提供必要的規范和指導,以此實現順暢的產權貿易和產權保護。針對手工藝來說,原創和原生態是其生命線,對原創性的知識產權來說,它是民間手工藝產業的核心資產,因此要為原創者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構建與之相對應的技術標準,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形成“手工藝產權”,進而在更加開放的產權交易領域實現更有效地產權成果轉化,同時進行相對應的資質認證和產權評估等等,使產權貿易實現良好的發展。在手工藝的設計轉化方面,要把手工藝資源中的相關符號、自然元素、知識價值等等進行創意轉化使相對應的產權內容體現出獨一無二性,確保設計承載手工藝的理念,起到載體作用,以此促進手工藝產業實現轉型升級,有更加顯著的價值和作用,并拓展到文化創意、文化會展、文化旅游、數字內容等一系列方面,使其與時俱進,在手工藝的品牌方面得到充分的確立,進一步提升其競爭力和影響力。同時,在相關項目的質量和行業標準的規范作用下,使設計質量進一步提升,有更加完備的質量體系,進而確保自主知識產權能夠成為文化產業品牌。
3.建立健全從中央到地方的民間手工藝促進發展組織
要想確保文化知識產權得到充分的保護,使文化得以傳承,就需要構建相對應的健全完善的組織機構,可以通過行政主管部門進行主導,與其他的專業化的非政府組織,非營利組織等等有效融合,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以此更有效地管理民間手工藝的各項事務。特別是針對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而言,更要加大工作的力度,以此促進民間手工藝能夠實現健康穩定的發展。例如,要進一步有效強化“農村手工藝產業合作社”等知識產權和協作組織建設,進一步體現出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龍頭企業的建設工作,有效維護手工藝的文化和知識產權,構建完善的組織管理機構和網絡體系,以此作為民間手工藝權利主體,對其經濟地位和合法權益進行更有效的維護。
4.進行更有效的教育和傳承
要想確保民間手工藝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傳承,就需要著重做好教育和培訓工作,通過教育傳承的形式使民間手工藝能夠發揚光大。首先,要進一步有效做好專業教育工作,把學科教育和建設作為重點,有針對性的構建“手工藝學”學科,對“手工藝”展開專業化系統化、科學化的研究和教育教學,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有效培養高質量的創意研發人才,進而促進民間手工藝的人才隊伍實現高質量的發展。其次,要實施短期與長期傳習計劃,是民間手工藝者,能夠向公眾普及和傳授相對應的工藝技術,可以通過講座活動,博物館宣傳等方式,使技藝核心內涵能夠得到充分的傳承和發揚。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能夠充分看出,在當前的民間手工藝傳承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或者不足,特別是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針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在法律法規、制度支持、人員配備和市場運作等方面著重加強,以此促進民間手工藝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真正意義上實現文化傳承。
參考文獻:
張曉玨《傳統民間手工藝的知識產權保護》,《現代商貿工業》2015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