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昌浩
摘 要:中國畫創作需要豐厚的傳統文化根基,要求中國畫創作者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能夠基于廣博的知識修養進行繪畫創作。在當代中國畫創新發展的歷程當中還要把握中國畫與中國文化之間的關系,進一步通過中國畫創作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在繼承中尋求突破與創新。本文研究如何在中國畫創作中對傳統文化的精髓進行傳承,以及促進中國畫繁榮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中國畫 傳統文化 傳承創新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4.028
本文主要探求中國畫與傳統文化之間的關系,總結中國畫創新發展的策略,著力構建中國畫創作的體系,進一步通過中國畫創作達到傳承傳統文化的目標,實現中國畫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緊密聯系,使中國畫創作者充分運用豐富的繪畫技巧達到積極展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效果。
一、傳統文化對中國畫創作的影響
1.對作者價值觀的影響
中國畫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作者的價值觀會對中國畫創作產生一定影響,并且影響著受眾的審美感受。首先,中國畫的創作來自作者耳濡目染的經歷,那些經過時代沉淀的名家畫作題材、技法、內容、藝術形象對后世畫家產生深遠影響,并且對畫家的藝術觀有重大影響。其次,中國畫家能否創作出符合受眾需要和揭示時代特征的畫作,很大程度上與畫家的思想價值觀有關。畫家能否在作品中傳遞正能量,能否以藝術的方式刻畫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對受眾群體產生較大影響。中國畫創作者需要對傳統文化有深入細致的了解,這樣才能誕生高質量的藝術作品。優秀的中國畫往往隱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并且產生良好社會影響。
2.對中國畫內容的影響
藝術來源于生活,藝術不是對自然的模仿,需要通過畫家的處理與加工,需要畫家通過一定的技藝傳遞給欣賞者獨特的藝術形象。首先,好的畫家需要長期艱苦磨煉和積極地觀察探索,畫家的思想修養、個人經歷、審美價值觀直接影響作品風格。其次,傳統文化是畫家思想、情感與藝術修養成長的濫觴,傳統文化不僅影響著畫作的題材內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畫作的形式美。第三,畫家的思想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經濟、哲學與宗教的影響,這些以思想價值觀念呈現文化直接影響著畫家的審美視角與信息捕捉能力,畫家的靈感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正是因為文化基因的傳承,才進一步塑造了中國畫的獨特風格。
3.對中國畫發展的影響
中國畫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是作者基于文化土壤創作出來的,需要作者在畫作中傾注自己的思想情感,同時把握觀賞者的審美需求,任何中國畫創作都離不開文化傳統,都需要表現出作者的人文關懷,讓觀賞者通過畫作實現情感的共鳴。隨著國內經濟快速發展,西方畫傳入我國,影響著國人的創作理念,中國畫創作過程中汲取了西方畫的技巧,但是仍不能影響中國畫對傳統文化的傳遞。中國畫家的使命就是把藝術創作使命融入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當中,運用個人的藝術能力表現民族與國家的普遍情感,進一步用中國畫的形式刻畫時代的進步、民族的精神。中國畫作家無論創作何種題材,以何種形式作畫,都需要在作品中融入時代精神,融入核心價值理念,承載民族文化,抓住傳統文化的主流,使中國畫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二、中國畫創作中的傳統文化缺失
1.中國畫教育嚴重不足
中國現代教育機制正處在深化改革的階段,以往對美術教育重視不足,中國畫未能很好地融入國民教育體系當中。中小學普遍未能充分地開展中國畫教育活動,中國畫教育僅僅作為學生的業余愛好,國家未能在中國畫的普及傳承中給予必要指導和管理。我國基礎教育對傳統文化地重視不足,提供的資源有限。而且,現有體制下中國藝術院校招收中國畫專業學生未能加強對學生傳統文化修養的考查,從事中國畫專業學生往往不具備較強的文化思想修養和國學功底,甚至中國畫專業考查學生西畫的素描和色彩運用能力。這不利于中國畫的傳承發展,導致中國畫并未能有效走進大眾生活,嚴重地影響了中國畫普及發展,降低了中國畫的文化功能。
2.西方價值理念的沖擊
中國近代以來受到西方文化思想的較大沖擊,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經歷了歷史斷層,特別是近代以后西方的科學技術逐步傳入我國,中國經歷了多次反傳統文化運動,這使得中國傳統文化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壤。中國畫創作應當保持獨特的審美意蘊,但是傳統文化傳承的缺失,導致中國畫創作未能有效傳承傳統文化的精髓,中國畫創作甚至一度出現僅展示流行文化的問題。加上文化缺失對新生代畫家思想價值觀念的影響,使得當代中國畫創作有被西化的傾向。如何有效應對外來文化沖擊,更好在中國畫創作中展示人文精神,傳遞核心價值理念,豐富中國畫的傳統文化內涵,這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畫創作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3.中國畫市場發展不足
中國畫市場還處初期階段,畫家作為市場的主體,其創作價值觀對中國畫市場的發展有重要影響。首先,畫家的價值取向直接影響中國畫市場能否健康地發展,當前中國畫市場的價格虛高問題使得中國畫的思想價值、藝術特點等遠遠超過作品本身的價值,違背了畫作市場的規律,需要對中國畫市場加以控制。其次,價格虛高現象限制了中國畫的受眾群體,不利于中國畫走向普通大眾,不利于穩固中國畫的發展根基。除少數收藏家以外,民眾沒有參與到中國畫交易當中,這不利于發揮中國畫的文化傳承功能,致使中國畫的傳承功能容易出現斷檔。第三,中國畫的流通機制存在一定問題,由于中國畫的流通不足,導致中國畫市場的發展比較緩慢,并且不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工作,沒能通過中國畫市場價格調節機制引導人們的價值取向。
三、傳統文化推動中國畫創作策略
1.挖掘生活中的元素
鼓勵中國畫創作者深刻體驗生活,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文化元素,抓住中國畫的藝術來源,才能提高中國畫創作的質量。我國傳統文化中涵蓋豐富的事物,中國傳統文化蘊含在群眾的日常生活當中,如果中國畫作者能夠把握生活,汲取生活中的文化元素,進一步在民俗文化、節日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進行徜徉,走出畫室去觀察、分析、品味生活,這樣才能推動中國畫創作的發展,才能更廣泛的汲取創作素材,進一步在畫作中融入全民共同的精神追求。
2.靈活選擇創作題材
傳統文化影響著創作者的思想、情感、價值觀念,創作者需要通過作品實現與欣賞者情感、思想、價值觀溝通。為了符合受眾審美需要,表現時代特征,創作者需要確定好中國畫的題材與主題,通過在深入了解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行中國畫創作。例如,不同的花草樹木在傳統文化中有不同的寓意。花草、青山都具有不同文化內涵,創作者需要把題材的文化內涵表現出來,這樣的作品才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才能反映共同的文化情懷。創作者只有把具有時代性、傳承性、獨特性的題材刻畫得生動傳神,才能具備更高的文化價值,才能發揮中國畫社會功能。
3.提高創作藝術技巧
中國畫創作為了達到傳神的效果,還要提高藝術技巧,能夠以豐富的技巧達到形與神兼備的效果。例如,中國畫創作應當注意構圖,做到主次分明、顏色深淺有度,具備虛實結合的特征。例如,作品內容應當在畫紙上分布均勻,繪畫的主體應當居于中心,陪襯物應當與主體結構得當。作品中的內容還要相互呼應,真正做到錯落有致,這樣才能增強中國畫的整體藝術感。創作者在繪畫創作時還要疏密分明,能夠合理地運用白描法、勾填法和潑墨法等等。值得說明的是,中國畫創作還要廣泛汲取西方繪畫藝術精髓,在中西融合中保持中國畫獨特風格。
中國畫與傳統文化是相互促進的關系,我們可以從中國畫中體會到傳統文化思想觀念與道德內涵,學習中國畫不僅要學習技法,更要體會其中蘊含的傳統文化魅力。只有立足于時代進行中國畫的創作,積極學習各方面的知識,才能通過中國畫進一步傳承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 陳旺、陳良雨《傳統中國畫審美元素在當代油畫風景創作中的運用研究》,《美與時代》2016年第1期。
[2] 李鳳軍《中國當代山水畫創作需注意的幾個要素》,《美與時代》2017年第2期。
[3] 高飛《研究當代中國畫創作與傳統文化的關系》,《文藝生活》201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