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單位:山東省招遠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山東煙臺,265400)
【導讀】說到防火,恐怕很少有人會想到果園,然而果園里修剪的枝葉、存放的薄膜和農藥等農資,確實存在安全隱患。因此,果園同樣需要做好消防工作。
果園經濟作為我國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不僅能夠滿足人們對經濟效益的追求,還能夠產生一定的生態效益,例如凈化空氣、調節水源、優化氣候環境、旅游開發等。隨著我國綠色發展理念的提出,很多地區都開始注重開發利用荒山野地,發展果園經濟、林下經濟成為很多地區提升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可以說果園經濟的發展是踐行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一環。如何高效發揮果園經濟,實現果園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成為我國眾多學者研究的課題。近年來,我國果園經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于果園經濟發展的局限性,其管理過程中也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而果園的防火問題就是重中之重。研究果園防火工作的特點以及防火對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實用價值。
一是果園防火的特點。大多數果園分布在山頭,距離村落較遠,呈現點多面廣的特點,無法集中進行防火管理工作,一旦看護不利則極易導致火災,而且由于果園看護者大多年老體弱,加之春秋兩季采摘果實的人員流動頻繁,無形中增加了防火工作的難度。一些果園與耕地接壤,每到春耕時,一些農民違規采取火燒方式清除秸稈或雜草,極易導致失火。同時,由于果園大多位于山丘上,放牧人員隨意丟棄的煙蒂、村民清明祭掃等行為都可能導致果園火災。這些都導致果園防火難度大、救災能力弱。
二是果園防火的重要性。首先,果園經濟的發展是促進當地經濟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徑。一旦發生火災,不僅影響果園經濟效益,而且容易引發山火,引起嚴重的安全問題與環境污染問題。其次,果園作為林業資源的一部分,是維持地區生態平衡,促進生態健康發展的重要部分。一旦果園發生火災,則會破壞當地原有的生態平衡,土地失去果樹的覆蓋,會導致水土流失、水寒風沙等問題。同時,高質量的果園防火工作還能夠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大多數果園位于山區,與林木資源相接壤,一旦果園發生火災,救災不及時,極易導致大片的果木、林木被毀,對附近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巨大威脅。而且果園發生火災后,消防、林業、農業部門要出動大量的人員去救火,不僅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浪費,還可能造成人員的傷亡,給當地造成極大地損失。果園的高質量防火工作是促進我國林業資源多元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國家一直倡導發展綠色經濟,而果園經濟的發展,可以開發出集水果生產、綠色旅游于一體的發展模式,對促進地區經濟與生態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強化果園防火工作,從源頭上將火災隱患消滅,為果園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一是果園可燃物增多,不利于防火工作開展。我國果園大多數位于山地丘陵,地形地貌結構復雜多變,果園種植面積大等特點增加了火災撲救的難度。地形地貌復雜多變,又導致防火道路的修建工程量大、建設成本高。隨著果業經濟的發展,果園面積在不斷增加,果樹下的枯枝落葉、果園里貯存的農資也在不斷增加,可燃物載量的持續增加,使得果園存在嚴重的火災隱患。
二是果農受傳統習俗和多種活動影響,違規用火增多。由于果園大多與農耕地、林地接壤,有些村民擅自燒荒、燒草,許多地方清明有燒紙的習俗,都可能對果園防火造成巨大威脅。隨著綠色旅游模式的開啟,進入果園進行果實采摘的人員不斷攀升,給果農增加經濟收入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果園火源的管控難度,因游客行為不規范而導致的果園火災問題時有發生。
三是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短板,難以有效應對防火需求。受制于經濟條件、管理制度等原因,許多果園的消防基礎設施不健全,一些果園甚至未采取防火措施,更不用說防火監測設備的使用、防火道路的建設、林火阻隔措施、充足的滅火水源等。可以說,果園消防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是導致果園火災發生后不能及時撲滅的重要原因。
開展果園防火工作,不僅能夠保障果園經濟效益,促進地區和諧穩定,還有助于地區林業資源的多樣化發展。針對目前果園防火工作中存在的宣傳力度不夠、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等問題,應利用新媒體等手段強化果園防火宣傳、加大投資建立果園防火管控體系以及開展果園防火演練等措施,通過各方的共同參與和努力,有效地將果園火災消除于萌芽中。
一是加強果園防火工作宣傳力度。強化果園防火工作宣傳力度,是確保防火意識入腦入心的必要措施。對于果園管理者而言,自身應樹立起消防安全責任意識,同樣也可以讓周邊民眾清楚地認識到,果園防火工作不僅關系著果園所有者的切身利益,還與自身生命財產安全切身相關,是每一位民眾的責任。在果園防火工作宣傳中,可以通過完善并增設防火宣傳牌的形式來營造良好的防火氛圍。宣傳內容應經常更新,同時地方政府管理者也應通過宣傳車、宣傳通告、標語、電視以及各種新媒體來增加宣傳覆蓋面。此外,果園防火宣傳的內容同樣應該形式多樣。如采用真實的案例來揭示果園火災的危害,引導果園管理者、周邊民眾以及旅游者文明用火,提高果園防火意識。同時,也可結合當地教育部門,在當地中小學開展消防安全教育時,適當加入果園防火內容,切實提高果園防火教育的覆蓋面。
二是推進綠色阻隔系統建設。綠色阻隔系統是指利用綠色植物進行防火的一種生物防火方式,通過減少果園內的可燃物積累量來優化果園防火環境,提升果木自身難燃型與抗火性,從而起到阻隔火勢蔓延的作用。可以在果園周邊以及果園內種植防火林木,比如刺槐、法國冬青、石楠等。實施綠色阻隔系統時,應注意確保果園外圍所有的阻隔帶形成閉環,最大限度發揮阻隔帶效用,同時應重視防火道路網的建設與應用。此外,還應進行防火林帶的建設。園林綠色阻隔系統的建設不僅能夠增強果園的防火能力,還能夠有效地發揮林木生態效益,開發出新的林木資源永久性工程。
三是規范果園防火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高效的果園防火管理質量是降低果園火災危害的重要舉措。規范果園防火管理不僅能夠有效地保障果園所有者、周邊居民、游客的生命安全,還能進一步發揮果木資源的生態效益,促進林業資源的多元化發展。因此,構建完善的果園防火管理制度是有效落實果園防火工作的行動指南。要強化果園防火工作制度的落實,層層加壓,確保專人負責果園的防火工作,確保地區政府的各項果園防火制度落地生根。領導負責制是預防果園防火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各地區部門可結合實際情況,建立起果園防火工作劃片負責制。由政府部門工作人員承擔更加精細化的果園防護管理工作,并對其進行定期考核,進一步增強各負責部門的責任意識,真正地做到防火與滅火并重,提升果園防火工作的執行力。對于出現防護制度落實不到位的果園,應嚴肅追究該區域相關人員的責任。
四是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案。科學合理的果園防火方案是提升果園火災撲滅效率的重要保障。各地農業、消防、林業等部門應聯合制定出針對性強的地區性果園火災救災方案,確保相關人員具備基本的滅火能力。同時,為進一步增強各方人員專業素養,有必要定期開展果園火災撲救演練,以練代戰,提升火災撲救能力。
五是強化可燃物管理,大力推行計劃燒除,實現“黑色防火”。“黑色防火”是指通過加強可燃物管理來提升果園防火能力的一種舉措。資料顯示,可燃物的意外燃燒是導致果園火災的重要原因。因此,降低果園可燃物是防御果園火災的一項重要舉措。近年來,隨著果園數量與面積的增加,使得果園可燃物積累管理問題愈加突出。如果有計劃地焚燒,降低果園內可燃物積累,不僅能夠有效地降低可燃物意外著火的概率,還能夠有效地發揮碳減排增匯的作用。研究表明,用火燒的形式降低果園內可燃物積累量具有防火效率高、見效快等特點,而且經濟實惠。另外,低強度的火燒能夠加快果木凋落物的分解,增強果園土壤養分,為果木的生長提供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