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啟勇 陳文科 方星月 方仕強 路強強 吳心華*
(1 寧夏大學農學院;2 廣州沃資珺文公司;3 隴南市動物衛生監督所)
奶牛圍產期(Periparturient Period)是指產前21 天到產后21 天的這段時間[1]。奶牛在圍產期身體經歷了巨大的變化,普遍存在能量負平衡(Negative Energy Balance,NEB)[2]。NEB導致奶牛血糖降低,血液中非酯化脂肪酸(NEFA)和β-羥基丁酸(BHBA)濃度升高,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謝紊亂,導致奶牛營養代謝病[3],不但影響奶牛的產奶量和牛奶質量,還會繼發其他疾病。
奶牛在產后進入泌乳期,對能量、蛋白質和礦物質的需求量增加。研究表明,奶牛產后4 天所需的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分別是產前4 天的2.7 倍、4.5 倍和2.0 倍[4]。在此階段,如果奶牛的采食量與營養需要不匹配,則會導致奶牛營養不良,造成能量負平衡和代謝性疾病以及免疫功能障礙和炎癥。為了探索奶牛產后疾病的預防方案,減少奶牛產后問題,本文采用保增樂(Bos-Pro),其含有30%以上的β-1,3/1,6-葡聚糖、寡聚糖、幾丁聚糖(Chitosan)、幾丁質(Chitin)進行試驗,以探索保增樂在調節瘤胃機能,預防產后疾病和提高生產性能方面的作用。
1.1.1 試驗動物及飼養管理
選擇寧夏自治區吳忠市某3 000 頭規模奶牛場圍產前期胎次3胎以上的荷斯坦牛40 頭,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奶牛散欄飼養、TMR飼喂。
1.1.2 試驗設備及藥品
血酮血糖檢測儀:美國雅培醫療器械公司;保增樂:美國波士頓公司。
對照組奶牛飼喂基礎日糧,試驗組奶牛在基礎日糧的基礎上,每天飼喂保增樂30 g/頭。在飼喂后0 天、7 天、14天、21 天、30 天使用血酮儀、血糖儀、試紙條、牧場軟件檢測記錄干物質采食量(DMI)、血酮(BHBA)含量、血糖(Glu)含量、尿液pH值、產奶量。
采用SPSS 25.0對以上測定值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用平均值±標準誤(X±SD)表示,P<0.05 為差異顯著,P<0.01為差異極顯著。
試驗組的Glu含量在產后7 天、14 天、21 天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BHBA在產后14天顯著高于試驗組,呈現亞臨床酮病風險,試驗組產奶量在產后21 天、30 天顯著高于對照組,試驗組尿液pH值在產后低于對照組(表1)。
研究表明,導致奶牛產后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干物質采食量下降和產犢應激[5]。幾丁質具有促進瘤胃微生物發酵的功效,能夠使奶牛最大限度地利用飼料中的養分,加快奶牛的消化能力,進而提高干物質采食量。干物質采食量的提高有助于血糖、血酮的穩定。通過本次研究發現,奶牛圍產前期日糧中添加保增樂可以顯著提高干物質采食量,對于產后產奶量的提升也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β-葡聚糖可以加快瘤胃內發酵碳水化合物的供應,顯著增加瘤胃菌群數,增加瘤胃菌體蛋白產量,促進瘤胃主要纖維菌的繁殖,改善瘤胃纖維的消化率,提高揮發性脂肪酸產量,降低瘤胃氨的濃度,具有霉菌吸附作用。同時,可以結合在樹突細胞(抗原遞呈細胞)、巨噬細胞和嗜中性細胞來活化和促進這些細胞的成熟,增加抗原呈現能力,增強免疫反應[5~7]。此外,果寡糖(FOS)能夠促進乳酸菌的繁殖,穩定腸道內環境。
在圍產后期,分娩應激導致奶牛采食量降低,而體內動員脂肪容易產生大量的非酯化脂肪酸和酮體,引起酮病。調查研究顯示,美國奶牛圍產后期的臨床型酮病發病率為43%[6]。在我國牧場中,臨床型酮病發生數一般占圍產后期母牛的2%~20%,亞臨床型酮病發生率為40%~50%[7,8]。使用全血檢測時,血液中β-羥丁酸含量是檢測酮病的標準之一,健康牛含量低于1.4 mmol/L,而亞臨床型酮病患牛含量為1.4~3.0 mmol/L,臨床型酮病患牛含量大于3.0 mmol/L[9,10]。因此奶牛酮體值成為臨床上監測酮病的主要方式。本次臨床試驗研究表明,保增樂能夠有效地預防酮病的發生,主要原因在于黑曲霉對瘤胃的影響。
奶牛具有一套維持機體穩態平衡的機制,當機體出現一定問題后,機體穩態就會被打破。奶牛尿液是機體的代謝產物,不受緩沖物質的調節,因而保留了更多的代謝產物。尿液的pH值受眾多因素的影響,同一圈舍內的奶牛尿液pH值差異顯著。正常的尿液pH值在7.7~8.7,其揭示了奶牛疾病和能量代謝的關系。研究發現,當奶牛胃腸機能紊亂時,就會導致機體發生障礙,胃腸分泌的離子不能順利進入機體,導致不同程度的酸堿平衡紊亂。當奶牛酸中毒時,機體就會誘發蹄葉炎的發生。保增樂通過對瘤胃機能的調節,使得瘤胃生態維持在穩定的水平[11]。
圍產期內奶牛處于極度的能量負平衡時期,各個機能代謝會發生障礙。奶牛分娩后普遍存在生殖道感染,子宮炎的發病率大約2 0%,胎衣不下的發病率為15%~25%[12]。免疫抑制導致奶牛的代謝性疾病,包括瘤胃酸中毒、酮病和真胃變位(LDA)[13,14]。產后疾病的發生提高了奶牛產后60 天的死淘率。而保增樂具有霉菌吸附作用,有助于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機體對病原微生物的侵襲。采食量的提高緩解了能量負平衡,減少了營養代謝疾病的發生。
奶牛圍產前期日糧中添加保增樂可以起到對奶牛產后疾病的預防和提高產后泌乳早期的產奶性能。

表1 奶牛產后臨床指標變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