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玲玉
現代教育就是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而人的全面發展除包括身體的全面發展外,還包括心理的全面發展?!吨行W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指出:“學校應將心理健康教育始終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全體教師都應自覺地在各學科教學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規律,將適合學生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有機滲透到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苯處煈谛W英語課堂教學及課后家庭作業中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他們的心理素質。
作業是學生知識、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生成過程和個體主觀精神的建構過程(陳琦、劉儒德2007)。家庭作業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良好學習習慣和心理品質的關鍵。但教師眼中的好作業與學生眼中的好作業之間存在差異;教師的單一性作業與學生的多方需求之間存在失衡;教師的作業評價方式與學生認可的作業評價之間存在矛盾。事實上,正如特級校長張雪龍所言:“不了解學生的心理和思維,再好的教育愿望也難以實現。”教師應以批判思維探尋學生的作業心理,否則“精心設計”的小學英語家庭作業將不一定符合,甚至背離學生的心理需求(上海市教科院實驗小學 2012)。
本研究選取了英語三年級起點的237名三至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主要從小學生英語家庭作業的作業動機、作業內容、作業形式及作業評價四個方面展開問卷調查(見附錄一,選項為多選),以了解學生對小學英語家庭作業心理需求的基本狀況。共發放問卷237份,收回有效問卷234份,有效問卷率為98.73%。
作業動機,作為學習動機中的一種,是直接推動學生完成作業的一種內部動力,是激勵和指引他們進行自主學習的一種需要。心理學將包括作業動機在內的學習動機分為內源性動機和外源性動機兩類,其中內源性動機是指人的內在動機,如出于自身興趣或自我提高的愿望等;外源性動機則主要指為了獲得外在肯定或獎勵的動機因素(金萍2011)。調查結果表明(見表1),79.49%和72.65%的學生的英語家庭作業動機分別為取得好成績、考上好大學等外在動機。66.67%的學生的作業動機是和外國人交流,根據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的需要層次理論,該類學生的作業動機及心理需求屬于較高層次的社交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具有主動完成英語家庭作業的內在動機。但總體而言,小學生在完成英語家庭作業上整體呈現出內在動機不足,外在動機占主導地位的心理特性。

表1:小學生英語家庭作業的完成動機
作業內容是小學英語家庭作業的核心,是學生作業心理需求的有力反饋(教育部 2012)。調查研究表明(見表2),小學生并不是功利性地喜歡以考試內容為主的英語家庭作業,也未避繁就簡地喜歡以讀背默抄為主的英語家庭作業。數據顯示,有70.09%的學生喜歡以繪本閱讀為主的英語家庭作業;68.80%的學生喜歡以課本內容為主的英語家庭作業,盡管英語課本內容的趣味性可能不如英語繪本,但是兩者并不矛盾,這恰是小學生英語家庭作業心理的真實反饋:小學生追求作業的趣味性,但同時追求難度系數不高的英語家庭作業,如已學過的課文內容,這恰好符合學生不喜歡難度系數偏高、與其他學科融合的英語家庭作業的原因。數據顯示,僅30.77%的學生喜歡與其他學科融合的英語家庭作業。
心理學家奧蘇貝爾(Ausubel)認為,影響學習的最重要因素是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他強調學生的學習是新知識與已有認知結構的相互作用,并使新舊知識發生同化(姚煜華 2015)。該理論從另一角度驗證了大部分學生在調查問卷中選擇以課文內容為主的英語家庭作業,而僅有少部分學生選擇與其他學科融合的英語家庭作業的原因,即前者比后者所消耗的心理資源少,而且更容易被同化。

表2:小學英語家庭作業的內容
作業形式是小學英語家庭作業的關鍵,是體現作業學科特色和教師風格的主要路徑。調查研究表明(見表3),互聯網+時代的小學生尤其喜歡線上形式的英語家庭作業,69.66%的學生勾選了該選項,52.99%的學生喜歡以書面形式為主的英語家庭作業,并希望線下英語家庭作業形式能夠豐富多樣。50.00%的學生希望能嘗試完成時間不一的三類新型英語家庭作業:每日作業、單元作業及學期作業,其中每日作業為每日常規作業,單元作業為每單元一次的短周期作業,學期作業為每學期一次的長周期作業。通過訪談(訪談提綱見附錄二)了解到,因學期作業完成時間充裕,得分可以抵扣相應次數的每日作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興趣及綜合能力選擇作業呈現方式,還有自主選擇的權利。受訪學生表示對英語家庭作業希望擁有一定的自主權,但又不希望全部由自己作主,而這也是僅有6.41%的學生選擇自行決定英語家庭作業的原因。

表3:小學英語家庭作業的形式
作業評價是評價主體對客體完成作業的過程及結果的一種價值判斷,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形成良好學習習慣和心理品質的關鍵。但若缺少相應的心理需求調查及研究,將影響評價效果。調查研究表明(見下頁表4),66.24%的學生認可傳統的以教師評價為主的英語家庭作業評價,僅40.00%左右的學生認可在作業評價中加入自我評價、同伴互評及家長評價。通過訪談了解到,在作業評價上,學生相對傾向于教師的權威性,對自己、同伴及家長的評價能力持懷疑態度,尤其擔心同伴評價作業時的公平公正性。因此,相較于對學生評價和家長評價的質疑,反而有更多學生認可一起作業、人機對話軟件等線上英語家庭作業的評價方式。此外,出乎意料的是僅26.50%的學生喜歡以微評語等間接反饋的英語家庭作業評價,大部分學生反而喜歡既直接又直觀的對錯、分數、等級等傳統英語家庭作業評價方式,這與眾多教師的心理設想恰恰相反。英語學習成績中等及以上的學生在訪談中表示直觀的作業評價便于他們進行自我比較及班級內比較,更能激勵自己;而成績中等以下的學生在訪談中則偏向間接委婉且以鼓勵為主的作業評價方式。同時,大部分學生在訪談中表示希望自己的優秀作業成果能在班內,甚至校內展示,但不希望通過展評的方式評價作業,因為這樣會給他們帶來心理壓力,而這也驗證了僅23.93%的學生選擇采用班內或校內展評的方式評價作業的原因。

表4:小學英語家庭作業的評價方式
1.設計符合學生心理需求的作業
調查研究表明,教師不宜本著自己的“作業觀”,布置違背學生作業心理需求的英語家庭作業,而應在設計作業前作好作業對象的學情分析,并基于學生真實的作業心理需求設計科學、合理的英語家庭作業,也就是說要關注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因材施教。此外,因學生的心理需求將隨心智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教師應根據作業反饋動態調整作業設計。
2.設計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作業
源自兒童認知發展理論的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主動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金萍 2011)。因此,教師在設計小學英語家庭作業時應減少死記硬背的知識類作業,而應增加有意義、有思維、有趣味的作業,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并主動建構。
3.設計符合學生“最近發展區”的作業
“良好的教學走在發展的前面并引導之。”心理學家維果茨基(Vygotsky)認為教師在教學中應關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事實上,教師在設計小學英語家庭作業時,也應考慮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實踐表明,內容太簡單的小學英語家庭作業反而容易挫傷學生學習英語、完成作業的積極性。
1.采用符合學生心理需求的作業評價方式
小學英語家庭作業的評價作為促進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形成積極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有效教育途徑,不宜只采用非對即錯的單一評價模式,而應通過多主體、多維度、多形式的評價,在尋求英語知識的同時,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使其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促進其整體品格的形成。
2.采用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的作業評價方式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積極的情緒體驗能增強個體的積極資源,如增強人的智力、體力及人際關系能力等。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言:“教師在評價學生作業時,任何時候都不要急于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浦繼豐 2012)作業評價是給予學生情緒體驗的重要路徑,教師應盡可能地給他們提供積極的情緒體驗,甚至讓其在作業中體驗主觀幸福感。
3.采用注入評價主體情感的作業評價方式
作業評價是評價主客體之間的互動交流。作為主要評價主體的教師在作業評改過程中,在滿足學生對評價的期望,促進他們積極學習英語的同時,應注入評價主體的情感,使評價效果更加顯著。
作業反饋亦是心理反饋。通過學生的英語家庭作業,除了可以看到知識的掌握情況外,還可以看到學生在其他方面的表現。教師要尤其關注學生在作業中反饋出的個人情感與信息,通過作業反饋捕捉他們的心理變化,啟發和引導其發現自我、悅納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作業不僅可以用于知識的操練與鞏固,還可以進行潤物細無聲的心理健康教育。如教師可以在英語家庭作業中設計主題為認識自我的認知提升型作業、認識情緒的情感表達型作業、鍛煉心志的實踐體驗型作業,培養心理品質的思維探究型作業等(周蕓婷 2019),讓英語家庭作業更符合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更具有教育意義。
柏拉圖說:“教育非它,乃是心靈轉向。”作為教育媒介的作業亦是如此。作業是學生知識、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生成和個體主觀精神建構的重要途徑。教師應主動關注學生的作業心理,通過調查分析他們的作業心理需求,設計符合其心理機制的小學英語家庭作業及相應作業評價,并于作業反饋中捕捉他們的心理變化,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其身心健康而全面地發展。
姚煜華.2015.基于四種理論的英語作業布置[J].海外英語,(13):90-91.
附錄一
小學生英語家庭作業心理需求調查問卷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本次調查的目的是了解你們對英語家庭作業的認識及相關情況,以便老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改進家庭作業的布置與評改,希望同學們能真誠坦率地回答問卷中的問題,所有問題均為多選題。謝謝你們!
一、你為什么做英語家庭作業?
1.因為老師要求做,不檢查就不做
2.因為家長督促做,不督促就不做
3.為了能考出好成績
4.為了能考上好大學
5.為了能找一份好工作
6.為了和外國人交流
7.為了出國留學深造
8.為了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歷史、科學等
二、你希望做什么內容的英語家庭作業?
1.以課本內容為主的英語家庭作業
2.以考試內容為主的英語家庭作業
3.以讀背默抄為主的英語家庭作業
4.以繪本閱讀為主的英語家庭作業
5.以日常交際為主的英語家庭作業
6.與其他學科融合的英語家庭作業
7.與英語國家文化、歷史、科學等相關的英語家庭作業
三、你希望做什么形式的英語家庭作業?
1.以書面形式為主的英語家庭作業
2.以口頭形式為主的英語家庭作業
3.以線上形式為主的英語家庭作業
4.形式豐富的線下英語家庭作業,如繪畫等操作類作業、觀察記錄等調查研究類作業
5.完成時間不一的英語家庭作業,如每日作業、單元作業(每個單元做一次)、學期作業(每個學期做一次)
6.由教師決定的英語家庭作業
7.由學生自行決定的英語家庭作業
8.由師生共同決定的英語家庭作業
四、你喜歡什么樣的英語家庭作業評價?
1.以教師評價為主的英語家庭作業評價
2.加入學生自我評價的英語家庭作業評價
3.加入學生互相評價的英語家庭作業評價
4.加入家長評價的英語家庭作業評價
5.以書面評價(作業本批改等)為主的英語家庭作業評價
6.以分數等直接反饋的英語家庭作業評價
7.以微評語等間接反饋的英語家庭作業評價
8.采用班內或校內展評的英語家庭作業評價
9.采用一起作業等線上英語家庭作業評價
小學生英語家庭作業心理需求訪談提綱
一、學生情況
1.請問你是幾歲(幾年級)開始學英語?
2.請問你單元過關自我檢測一般能考幾分?
3.請問你喜歡英語嗎?為什么?
二、作業情況
1.請問你到家后一般先做什么學科的作業?為什么?
2.相對其他學科的作業,請問你喜歡做英語作業嗎?為什么?
3.請問你喜歡什么內容的英語作業,例如課本內容,考試內容,課外內容等?為什么?
4.請問你喜歡什么形式的英語作業,例如口頭形式、書面形式、線上形式、混合形式等?為什么?
5.請問你喜歡什么時長的英語作業,例如當堂作業、每日作業、單元作業、學期作業等?為什么?
6.請問你喜歡什么類型的英語作業,例如抄寫型作業、記憶型作業、制作型作業、實踐型作業等?為什么?
7.如果英語作業由你作主,你想怎么布置?為什么?
三、評價情況
1.如果可以選擇,請問你希望誰來評價你的作業,老師、家長、同學、自己、機器或是一起評價?為什么?
2.如果可以選擇,請問你希望評價者怎樣評價,分數、等級、評語或是其他?為什么?
3“.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喜歡通過展示你的作業或作品獲得他人的評分嗎?為什么?
4.如果英語作業評價由你作主,你想怎么評價?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