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紅梅
在英語學習中,語境猜詞策略(Context guessing strategy)是一種常用策略。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應用語境猜詞策略,可以避免頻繁地通過翻閱字典理解詞義,從而保證閱讀過程的順暢性,保障思維的連貫性,提高理解文章大意的準確性。通過運用語境猜詞策略,學生可以有效地提高預測能力,進一步提升篇章理解能力。
詞匯在語言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沒有語法,人們可以表達的事物寥寥無幾;而沒有詞匯,人們則無法表達任何事物(Wilkins 1972)。任何語言的使用都離不開語境(Halliday&Hasan 1989)。《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指出,學生不僅要理解和領悟詞匯的基本含義,還要理解詞匯在特定語境中的意義。由此可見,詞匯和語境在英語詞匯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詞匯教學也離不開語境。在平時的教學實踐和聽課過程中不難發現,當學生在閱讀英語文本的過程中遇到生詞時,首先會查字典或者請教老師。這樣,雖然學生知道了單詞和短語的含義,但會導致閱讀和思維過程中斷,不利于提高閱讀速度和語篇理解能力。這說明師生缺乏語境意識,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了解什么是語境,充分認識語境在詞匯教學中的重要性。在日常詞匯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將詞匯的含義和具體的應用情境相結合,注意詞義和語境之間的聯系,在增加學生語言知識的同時,提高他們的語言應用能力,真正幫助其提高閱讀能力。
事實上,英語詞語的詞義是靈活多變的,且對上下文(即語境)的依賴性極大。任何詞語和句子都是在一定的語境中存在的,離開語境談詞義是不現實的,同時也不利于鍛煉學生運用詞匯的能力。起始階段的初中英語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表示物品的名詞和具體動作的動詞,適合采用直觀演示法進行教學。但是隨著學習程度的加深,尤其是在閱讀一些詞數較多、篇幅較長的文本材料時,學生學會運用語境猜詞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教師要依托語境進行詞匯教學。
誤區一:詞匯教學簡單、機械化
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中,教師通常在帶領學生閱讀前先呈現所有生詞,并通過反復操練讓其記憶單詞的音、形、義等。這樣脫離詞匯使用語境的機械記憶,只能產生短期記憶效果,不符合語言學習的規律;學生記得快、忘得也快。
案例1:
某教師使用多媒體讓學生根據給出的名詞和形容詞復習描述惡劣環境的詞匯:首先用看中文說英語的方法復習以下名詞:(1)人口、(2)食物、(3)水、(4)空氣、(5)動物、(6)交通、(7)垃圾、(8)疾病、(9)天氣。
然后,通過英譯漢復習以下形容詞:(1)龐大的、(2)不健康的、(3)臟的、(4)污染的、(5)瀕臨滅絕的、(6)繁重的、(7)惡臭的、(8)奇怪的、(9)糟糕的。
最后,教師呈現短語并帶讀由以上形容詞和名詞搭配而成的 9 個短語,(1)龐大的人口、(2)不健康的食物、(3)臟水、(4)污染的空氣、(5)瀕臨滅絕的動物(6)繁重的交通、(7)惡臭的垃圾、(8)嚴重的疾病、(9)糟糕的天氣。學生機械地模仿,完全被教師“牽著鼻子走”,沒有任何動態課堂生成。
分析與建議:
任何詞語和句子都存在于一定的語境中,離開語境機械地記憶單詞詞義,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所以,教師要合理地創設語境,開展教學活動。
另一位教師是這樣處理這個問題的。
首先,教師呈現圖片(見下圖)引導學生說出要復習的和環境(environment)有關的詞匯、短語和句子。

接著,教師給出學生非常熟悉的3個詞(animal,tree,water)讓他們聯想詞匯,自主說出與環境有關的名詞、動詞和形容詞,如 protect,kill,plant,cut,save,clean,dirty等。
然后,引導學生說出能想到的與環境有關的名詞,如 weather,food,air,population,traffic,water,food,sky,animal,earth,problem,earth 等。
最后,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說出和這些名詞搭配的形容詞,并組成large population,unhealthyfood,dirty water,polluted air,endangered animal,heavy traffic,smelly rubbish,serious disease,terrible weather等名詞短語。設計下表讓學生說出 kill,hurt,eat-protect;cut-plant;waste,pollute-save;throw-clean,deal with等對應的動詞詞組。

Things Things we can’t do Things we should do animal tree water rubbish
從這一案例可以看出,把詞匯和具體的語境聯系起來進行詞匯教學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其更好地理解和記憶詞匯,形成完整、流暢的語言思維鏈條。
誤區二:詞匯教學復雜化
案例2:
在教學人教版新目標初中《英語》八年級(上)Unit 10 I a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時,在導入環節,教師引導學生復習職業相關的詞匯,呈現與單詞相關的動畫,如頭戴護士帽、手拿注射器的nurse,翩翩起舞的 dancer,手拿話筒的 reporter,來回跑動的basketball player等。在熱鬧的氛圍中,學生看似非常開心,實際上受到過多動畫的干擾,難以集中注意力學習詞匯。
分析與建議:
在教學中,有的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知詞義,會想盡辦法形象、生動地呈現單詞。這種教學方式本無可厚非,而且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如果教師一味追求形象、生動,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甚至適得其反。如在案例2中,學生專注于球員打球的動作和舞者優美的舞姿,而忽略了詞匯學習,本末倒置。
對此,教師可以用小組競賽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也可以描述各種職業的特征,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上講臺描述,由其他學生猜測職業名稱。例如,They work in the hospital and look after sick people.Mostofthem arewomen.Theyworkfora newspaper,magazine,radio or Television Station and they like meeting different people.They designs computer programs and sometimes they can make a lot of money like Bill Gates!They works on bridges,roads,buildings and so on!
這樣的詞匯教學方式簡單且易組織,不僅可以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而且可以帶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展開聯想,進而在腦海中搜索和職業有關的詞匯,在不知不覺中增加詞匯量,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誤區三:詞匯教學零散化
案例3:
人教版新目標初中《英語》八年級(下)Unit 1的 短 文 節 選 如 下 :In ten years,I think I’ll be a reporter.I’ll live in Shanghai,because I went to Shanghai last year and fell in love with it...I think I’ll live in an apartment with my best friends,because I don’t like living alone.I’ll have pets...很多教師處理語篇的方法是先讓學生默讀,再逐個講解文章中的生詞(reporter,fall in love with,alone,pet)的詞義和用法,然后花費很長時間辨析lonely和alone。這種教學割裂了詞匯與語境,違背了詞匯服務于篇章理解的教學規律,沒有做到語篇整體教學,不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分析與建議:
教師可以通過特定的語境處理生詞,讓學生在閱讀文章前觀察以下句子并猜測畫線單詞的詞義:
He works in a TV station,he has to find news and meet people every day because he is a reporter.
The young fell in love with the girl because she is so pretty and kind.
The old man doesn’t like living alone so his three live with him and look after him.
I like little animals and I have a pet dog at home.
學生在掃清詞匯障礙后閱讀和理解篇章,就大大降低了難度,有利于培養整體思維。
詞匯的意義是由語境及上下文決定的。單獨的詞匯在詞典或詞匯表中的意義都是沒有生命的,只有在和其他詞匯一起組成一個統一的有機體,放到具體的語境中,才有具體的意義,才能夠被準確理解。一詞多義是英語中的常見現象,同一個詞匯在不同的語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義。現行的初中英語教材雖然會在詞匯表中列出詞匯的不同詞性和含義,但學生往往對多義詞的意義和用法摸不著頭腦,且加重了學習負擔。因此,在詞匯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呈現詞匯的具體使用語境,幫助其準確掌握詞匯的用法。
在英語中,越是那些普通和常用的基礎單詞,包含的義項就越多,對語境的適用性也就越強。如:“I will look smart because I will wear a suit.”對于smart,學生在小學就學過其“聰明的”意思,所以90%的學生將句子理解為“我看起來很聰明.”,其實“聰明”和下文中的“穿套裝”之間沒有任何因果關系。究其原因,是學生沒有養成在語境中理解、記憶詞匯的習慣。教師如果提醒學生關注上下句之間的邏輯關系,學生就能比較輕松地理解smart在該語言環境中的意義為“看起來很精神”。
下面,以人教版新目標初中《英語》八年級(下)中出現的閱讀材料為例,對運用語境進行閱讀課中單詞處理的分類及處理方法進行簡要說明。在教學詞匯前,要將它們進行分級處理,即將詞匯分為非語境詞匯和語境詞匯。
非語境詞匯是指閱讀材料中根據上下文信息不足以判斷其含義而且會影響閱讀進程的詞匯。每篇閱讀材料中幾乎都會有非語境詞匯,因為這類詞的上下文信息與詞匯意義聯系較少,提示信息不足,因此,猜出非語境詞匯的詞義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吉興華 2012)。處理非語境詞匯的方法是:教師可以創設新的語境并使用這些詞匯,通過多樣化的練習降低識記和運用詞匯的難度,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鞏固詞匯知識。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例句,根據提示選擇正確的詞義。例如:
1.Children like playing with electric plane because they can fly high.
A.普通的 B.電動的 C.現代的
2.The bag is so huge that I can’t put it into the big box.
A.小的 B.巨大的 C.重的
3.In the future robots can do many jobs as we people do such as cleaning and cooking.
A.外星人 B.外國人 C.機器人
4.He wakes up at seven o’clock every morning when his alarm clock rings.
A.清醒 B.蘇醒 C.醒來
在以上例句中,畫線部分的electric,huge,robots和wake up都是課堂所要學習的。其中,fly high,can’t put into,as we people,alarm clock 都是添加的詞匯,目的在于提供豐富的與目標詞匯意義相關的上下文信息,從而創設便于記憶目標詞匯的形象語境。在學生對目標詞匯有了初步的認識之后,還可以通過填空題檢測其對目標詞的理解,使其鞏固所學知識。仍以 electric,huge,robots,wake up 為例,選詞填空。
I have great fun when I play with_____toys.
Yao Ming is so tall that many people call him“________man”.
She is too tired.So she didn’t_________until 10 o’clock in the morning.
I hope to have a_____to help me with my homework in the future.
一般來說,一篇閱讀材料中出現的會嚴重影響閱讀理解的非語境類詞匯不會很多,但這些詞匯通常是理解材料的關鍵,也是學習的難點和重點。在以上詞匯練習題中,在具體的句子中理解目標詞匯的詞性、詞義和搭配,不僅為學生提供了理解詞義的語境,而且滲透了目標詞匯的常見用法,降低了詞匯學習的難度。通過新語境目標詞匯填空練習,既可以檢測學生對句子的理解程度,又可以呈現目標詞匯,幫助其鞏固生詞。學生在之后的閱讀中可能還會遇到這些詞,所以教師在之后的教學中仍要有意識地通過閱讀活動練習這些詞匯,使目標詞匯的學習實現呈現、鞏固、應用的過程。
語境詞匯是指那些不用查字典,根據所處的語境和上下文,就能推測其大致含義的不會干擾閱讀進程的詞匯。語境詞匯在閱讀材料中一般會有充足的上下文信息作支撐。在處理語境詞匯時,教師應鼓勵學生根據語境猜詞,并有意識地創造機會鍛煉他們利用上下文信息猜測詞義的能力,幫助其清除閱讀障礙,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運用語境猜詞策略:
1.利用目標詞匯的定義、解釋說明或同位語推測詞義
一般情況下,閱讀材料中的目標詞匯后會緊跟一些短語、句子來對它進行解釋;或用標點符號尤其是逗號、破折號解釋說明。學生在閱讀材料時要注意目標詞匯后的內容,尤其要關注逗號、破折號等,從而推測詞義。以下例句均選自人教版新目標初中《英語》八年級(下)閱讀材料。
(1)P32:The food was very simple—teachers ate porridge three times a day.
(2)P58:IfyouspendsometimeinanEnglish-speaking country,you might hear the term“etiquette”.It means normal and polite social behavior.
(3)P74:You can choose to go whenever you like—spring,summer,autumn or winter!
對于上述例句,學生可以從下文的解釋、說明來推測目標詞匯的大致詞義。例如:(1)根據“teachers ate porridge three times a day”得出simple的意思是“簡單的”;(2)通過“normal and polite social behavior”可猜測出etiquette的意思可能是“社交禮儀”;(3)通過破折號后的“spring,summer,autumn or winter”可以推測出whenever的意思為“任何時候”。
2.根據常識和經驗推測
很多閱讀材料的內容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學生也可以根據生活常識和日常經驗推測目標詞匯的詞義。因此,學生在平時可以多了解一些生活、自然、科技、人文歷史等常識,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儲備知識。例如:
(1)P50:IlivedinHarbin,the capitalofHeilongjiang Province.
(2)P58:Even if you are with your friends,it is better to keep your voice down in public places.
例1中,通過“哈爾濱是黑龍江省會”這一常識可以推測出capital的含義是“省會城市”。例2中根據“keep your voice down”再結合“公共場所不能大聲喧嘩”這一常識,可以猜測public places是“公共場所”的意思。
3.根據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推測
英語閱讀材料中會出現邏輯關聯詞,如果能夠理解閱讀材料中目標詞匯前后句子的邏輯關系,就可以確定目標詞匯的含義。因此,了解文章中的邏輯關系及對應的連接詞,對提高猜詞的準確性有著重要意義。
(1)并列關系。
常見的表并列關系的連接詞有and,also,as well as等。
①P14:I have a problem,and I need your help.
②P8:Thiskindofrobotwill alsobefuntowatch.
(2)因果關系。
常見的表示因果關系的連接詞有because,for,since,so 等。
①P6:Ican’thaveanypetsnowbecausemymother hates them,
(3)轉折和對比關系。
常見的表示轉折、對比的連接詞有but,yet,although,however,while,instead of等。
① P8:some agree...But robot sicentist James White disagree.根據表示轉折的連接詞but可以知道,這兩句話的語義關系應該是相反的。因此可以推測disagree是agree的反義詞,是“不同意”的意思。
②P17:On the one hand,children need organized activities.On the other hand,they also need time and freedom to relax,and they need time to do things by themselve.
通過兩方面的對照能夠猜測出organized的含義是“被父母安排好的”。
4.根據舉例推測
還可以根據目標詞匯后的例子推測生詞的意思。例如:
(1)P8:New robots will have many different shapes.Some will look like humans,and others might look like snakes.
通過look like humans or snakes可以猜測出shape的意思是“形狀”。
(2)P16:Activities include sports,language learning,music and math classes.
目標詞匯前是activities,其后羅列了sports,language learning,music and math classes等活動類型,據此可以推測include的詞義是“包括”。
5.通過一詞多義多類推測
英語詞匯,特別是名詞、動詞、形容詞等實詞基本上是多義或多類詞,唯一性現象是很少見的。因此,要想理解英語詞匯就必須結合具體語境。這就要求教師在閱讀課上不斷地培養和鍛煉學生對多義多類詞在不同語境中的含義的理解與判斷能力。教師可以在練習中呈現多個含有多義多類詞的句子,讓學生判斷該詞的與句子意思相吻合的詞義。例如:
(1)P16:Parents tryto fit as much as possible into their kids’lives.
fit是一個多義多類詞,可作為形容詞、名詞或動詞使用,有很多意思,僅作為動詞就3個意思:(1)(使)適合;(2)安裝,放置;(3)試穿。要想確定該詞在句子中的準確含義,查字典不僅會耽誤許多時間,而且不一定能得到準確的意思,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借助語境推測。教師可以先給出3個句子,讓學生判斷fit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The hat fits you well.
這頂帽子挺合適你的。
②Can you fit on the new suit?
你能試穿一下這件新衣服嗎?
③I cannot fit this toy into the box because the toy is too big.
我實在沒辦法把這個玩具裝進這個箱子中,你肯定是這個箱子嗎?
學生通過對三個例句中fit的意思辨析,比較容易判斷出句子fit sth.into在文章中的意思,即“將盡可能多的活動強加給孩子”。
6.運用構詞法知識推測
運用構詞法猜測詞義是很常見的。《初中英語教學大綱》教學要求規定:“能根據所學的構詞法判斷和記憶派生詞和合成詞的詞義和詞類。在閱讀中,若能正確運用詞根和詞綴推測詞義,就能準確理解句子語篇。
結束語
詞匯教學方法遠不止這些,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詞匯教學對閱讀課所起的重要作用,從多角度、多層面摸索詞匯教學的規律,將詞匯與語境相結合,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所學詞匯并靈活運用,進而從根本上幫助其提高英語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