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昀

宣城市夜景。
安徽宣城,自古以來便是江南文化名城。對古詩詞有所了解的人,知道這里有詩仙李白“相看兩不厭”的敬亭山,還有他和汪倫依依惜別時的桃花潭。此外,宣城還是享譽全國的“文房四寶之城”。古往今來,這里不乏諸多文人墨客留下的歷史印記。
除了坐擁眾多文學作品、文化名人,這坐落于安徽省東南部的江南小城,在如今的大數據與智能制造時代,又打造出自己另一張名片——智慧交通。地處滬蘇浙皖三省一市交匯區域,宣城人民向來出行四通八達。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更為歷史上那些以胡雪巖為代表的徽商們走向全國提供了便捷。而在全國范圍內智慧城市交通大腦推廣之際,宣城市良好的實驗室樣本引起研究團隊的注意,得到智慧交通實踐的機會。
通過近三年實踐,宣城在交通智能化、智慧化管理領域走到了前列。
伴隨近些年公眾出行方式日益多樣化,交通革命正不斷進行。鑒于此,致力于城市交通管理的中山大學教授余志,和他的團隊提出了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統的概念,即IDPS體系。
2017年11月,宣城率先上線使用IDPS系統。在這一領域,宣城起步比國內大部分城市早。這并不是偶然,反而是彼時城市的現實交通狀況與前期基礎布局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方面,近年來隨著城鎮化加速發展,宣城市中小型機動車保有量年均增速超過20%。另一方面,中心城區大多建設較早,道路普遍為四車道,已經飽和的交通流量與不斷增長的機動車保有量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同時,宣城的城市路網密度遠低于全省平均路網水平,且受地形限制自發形成的瓶頸路、不規則路、T形路口約占65%,城市道路基礎設施欠賬較多。
因此,早在2015年,宣城市便啟動了智能交通建設。一年后,公安部交管局開始部署城市道路交通信號燈配時智能化和標志標線標準化工作(簡稱“兩化”工作),這在時任宣城市公安局副局長兼交警支隊支隊長盧東林看來,為解決宣城市交通和環境問題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同年11月,宣城市智能交通綜合管控平臺已順利落成。
此后,宣城市交警支隊以宣城市被確定為安徽省“兩化工作”試點市為契機,主動和城市交通管理集成與優化技術公安部重點實驗室、中山大學智能交通研究中心合作。在推進“兩化”排查整改工作的基礎上,政府部門與高校機構展開了合作,探索宣城交通大腦建設,全面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
這種合作的達成并非一蹴而就。“2016年公安部的城市交通管理任務下達后,宣城在這一塊的招標過程中接觸到中山大學余教授和他們團隊。對方看過我們城區一周的卡口過車數據,發現基礎數據不錯,具有較強的可行性。這與我們前期打下的基礎有關,因為當時宣城市區信號控制路口的卡口電警覆蓋率已接近80%,而且其他很多城市卡口只抓拍違法行為,而不是像我們記錄流量,并且精準獲知每一輛車通過路口的準確時間。當然,這也與宣城的城市規模密不可分。2016年前后,我們市區各個卡口一共也就100多個電子警察,這意味著數據總量不會太大。”宣城市交警支隊科技科副科長王躍軍接受《新民周刊》記者采訪時說道。在王躍軍看來,從學術研究的角度出發,宣城的城市規模與數據基礎,符合余志教授團隊的實驗條件,因此成就了這次合作。
2017年11月,宣城率先上線使用 IDPS系統。在這一領域,宣城起步比國內大部分城市早。
至于外界應當如何理解IDPS與智慧交通之間的具體聯系,王躍軍指出,IDPS其實可以被看作智慧交通或智能交通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這種特殊性體現在,IDPS始終強調體系內的統一。
“智慧交通實現的基礎,離不開一些前端設備。目前已有的傳統交通管理系統中,有一些要把前端的數據傳回來進行處理后,再供平臺使用及決策,即各個系統和環節之間的關聯性不高,而IDPS不存在這個問題。首先,IDPS所需前端設備與已有的交通監測設備都是統一的,這就避免外場設施重復建設;其次,IDPS設備的具體功效也有所不同,其他設備只能感知到一輛車過去,它記錄的只是流量。而如今IDPS的系統能更微觀,除了流量,它還能感知車輛類型。這就令原有的監控發揮了更多功效,不再拘于抓拍道路違法行為。最后,鑒于以上兩點,由于每個卡口都能智能感知,那就能夠在任何時間點實現對整個城市全量的信息掌握。換句話說,只要有想法和需求,就能讓數據為我們服務。這種高度統一,避免了很多溝通上的不必要的麻煩。”王躍軍對《新民周刊》說道。
經過三年實踐,宣城的IDPS體系在實踐中表現如何?這是很多行業內部人士最關心的問題。對此,王躍軍表示,宣城正在為實現這個體系內部的良性循環而不斷努力。
因為IDPS體系既涉及前端設備,又需要平臺提供數據分析和決策,所以在王躍軍看來,只做好設備或者平臺,沒有任何意義。“如果以提升業務水平和系統的良性循環為最終目的,那么設備和平臺的建設缺一不可。一方面經過這幾年建設,我們的設備故障大大減少,設備連續多天正常運轉有了更好的保障。另一方面,我們實現了設備總量與效能的同步提升。在電子警察三年總量提高(從100到200)的情況下,信號燈控制路口當中,卡口式電子警察的覆蓋率還實現了從將近80%到90%多的提升。同時,數據入庫傳輸與平臺作出決策都變得更快更準,這就說明設備建設提升了,平臺也必須跟上。”
宣城市IDPS內部的平臺變得越來越靠譜,體現在三大平臺的建設:可計算路網平臺,交通認知平臺與交通仿真決策平臺。以“可計算路網”為例,王躍軍向記者說明了該平臺的特別之處。可計算路網有別于“高德”或“百度”等一些常見商業地圖,其采集了宣城市區300平方公里范圍內道路上6萬多個標記、標識,使得系統可以對車輛的行徑作出預測,由此關于車輛與道路狀況的研判也變得更加精確。
對于落實 IDPS這件事而言,宣城就是小型實驗室,而上海是大規模的流水線工廠,需要分層次分區域去實行。
而IDPS內部良性循環的達成,最直觀的表現便是城市交通管理部門能夠提供一些“個性化的系統服務”。盧東林此前提到,IDPS在日常工作中基于對每一輛車、每一路段與路口、每一停車場的精確認知,從而提供這些個性化服務。
在宣城市區核心主干道鰲峰路,宣城市第六中學坐落于此。校內幾千名學生都是市內走讀,因此每逢上學放學,校門口車流量陡增。尤其是工作日每天下午5點多,學生放學后校門口的車流,很容易和晚高峰疊加,導致擁堵一度達到兩小時。從2019年8月起,IDPS對這一路段進行了兩天觀察,發現了擁堵的重要原因:原來很多接學生放學的車輛,為了搶占校門口原本就緊張的停車位,甚至提前很久來到這里,進而將原本四車道變成了兩車道。
“我們在掌握這些數據后,統計出大概有40多輛車經常提前到學校,也能看出哪些車是下班高峰時習慣經過這里。最終,我們進行了‘分塊誘導。比如那些提前到的,我們就通過學校或者直接短信告訴車主,現在這里停車時間限定很短,最早也只能在放學前15分鐘;其他那些經常路過的車輛,我們短信提前告知繞行的線路;幾個方面結合起來,誘導效果明顯,雖然還是有車輛聚集,但是擁堵的時長大大縮短。”王躍軍說道。現在,這一實踐中的案例也被推廣到宣城市區其他中小學路段,同樣產生了顯著效果。

宣城不像一線城市那樣人流車如織,適合IDPD試點。
除了上學或上班等日常通勤,IDPS還在宣城市民的節假日出行與交通意外狀況來臨時發揮了意料之外的作用。王躍軍提到,譬如宣城市區某條出城道路,近期因為施工導致車道減少。IDPS便會短信提醒那些常走這條路的車主。與“可計算路網”類似,比起商業地圖,這種提醒更加提前,讓司機出發前就知道路況的變化。此外,從2017年開始,全新的智慧交通系統也開始收集節假日的車輛進出城數據。“經過與日常數據的比對,我們能發現這些出現的車輛是偶發路過還是有規律路過,從而找到每個節日那些出現在這個路段的車輛。一旦當天出現意外擁堵,我們就會通過系統提前通知。”王躍軍說。
受益于IDPS的如今不止于宣城市民,還有“110”“120”等應急車輛。王躍軍介紹,IDPS專門為應急車輛設計了避車應用。比如救護車司機在出車前,可以提前規劃路線然后提交,之后行駛過程中IDPS便會提前安排好一路暢通。在救護車通過之后,再迅速恢復。在王躍軍看來,這一應用如果由人工控制難免存在誤差,可能會影響到救護車爭分奪秒。

宣城周圍400多公里的高速道路已被視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部份。
“對于落實IDPS這件事而言,宣城就是小型實驗室,而上海是大規模的流水線工廠,需要分層次分區域去實行。”被問到宣城這幾年的寶貴經驗能否推廣到上海等一線城市時,王躍軍提出這一比喻。
“首先宣城現在道路建設還是比較簡單,既沒有軌道交通,也幾乎沒有高架,而上海的情況更加復雜。以信號燈控制路口為例,宣城市區現在也就200多個,而上海將近100倍,達到2萬多個,加上多層高架與密集的軌道交通,二者實踐IDPS的難度肯定無法相提并論。”這樣的說法也與上海的規劃方案形成了呼應。“在上海這類超大城市建設這樣一套智能化的道路交通管理系統,沒有成熟的先例可借鑒。”今年1月,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長陳臻曾說道。當時陳臻還提到,量大面廣的外場建設,將是上海在探索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瓶頸。
不過,王躍軍表示,他相信IDPS這三年在宣城的發展理念和建設方向是正確的,完全可以被推廣到國內各種規模的城市。現在宣城也開始把城市周圍400多公里的高速道路視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部分,使其在IDPS系統內往大城市高架靠攏,為將來宣城的道路發展提前打下基礎。
從2017年IDPS上線至今,宣城市已經建成37條車輛綠波帶。平時,IDPS系統能夠根據車群的常駛路徑及時段對這些綠波帶進行調整,從而保證目標車群少遇到紅燈,而其他車輛不受影響。因此,在近三年市區車輛出行量提升了18.9%的情況下,中心城區路段平均速度仍然提升2.5%,道路實際通行能力提高了近20%,最大排隊長度縮短了15%。
這一成效在王躍軍看來,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感覺。“智慧交通實時運轉的每一天里,很多宣城車主除非收到我們提前告知路況的短信,否則不會直接感知到它的存在。但實際上,他們的出行確實因為IDPS的存在,而變得更加方便。比如你每天開車上班經過的那段路,綠燈變多了,車道變寬了,停車場車位更容易找到了,這些可能都是系統在無形中達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