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素音 彭貴平


[摘要]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聲在乳腺癌診斷中的應用。 方法 將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間本院接收的70例乳腺腫塊疑似乳腺癌患者納入研究,所有患者行超聲、核磁共振(MRI)檢查后,以病理檢查結果作為金標準,對比兩種方式的特異度、靈敏度、誤診以及漏診率。 結果 彩超的靈敏度、特異度、漏診率、誤診率依次為86.67%、95.00%、13.33%、5.00%;MRI的靈敏度、特異度、漏診率、誤診率依次為66.67%、77.50%、33.33%、22.50%;兩者比較,彩超的診斷準確性較MRI更高(P<0.05)。 結論 彩色多普勒超聲與MRI均能夠診斷乳腺癌,但相比MRI,彩色多普勒超聲在乳腺癌診斷中可結合患者的腫塊形態、超聲特征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顯現指標提高乳腺癌早期診斷率,使患者及時獲得治療。
[關鍵詞] 彩色多普勒超聲;乳腺癌;診斷;應用
[中圖分類號] R445.1?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0)22-0121-03
Application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XU Suyin? ?PENG Guiping
Ultrasound Room,Department of Functional Examination,Jiujiang No.1 People's Hospital in Jiangxi Province,Jiujiang 332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breast lump who were suspected of breast cancer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8 to February 2019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ll patients underwent ultrasound and magnetic resonance (MRI) examinations,and th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were used as the gold standard. The specificity,sensitivity,probability of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 betweenthe two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missed diagnosis rate,and misdiagnosis rate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were 86.67%,95.00%,13.33%,and 5.00% respectively.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missed diagnosis rate, and misdiagnosis rate of MRI were 66.67%,77.50%, 33.33%,and 22.50%.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MRI(P<0.05). Conclusion Both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and MRI can diagnose breast cancer. But in comparison,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can improve the early diagnosis rate of breast cancer by combining the patient's tumor shape, ultrasound characteristics and color Doppler blood flow visualization indicators in breast cancer diagnosis,and can allow patients to be treated in time.
[Key words]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Breast cancer; Diagnosis; Application
乳腺癌多見于女性人群,是指乳腺上皮出現惡性腫瘤的疾病。該疾病具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的特點,早期并無明顯癥狀,而臨床多結合患者癥狀、體征、影像學、組織病理檢查進行診斷與鑒別,其中影像學檢查有X線、CT、超聲、磁共振成像(MRI)等[1]。影像學檢查乳腺癌的方式均有各自優勢,相較于X線、CT、MRI,彩超的利用價值更高,使用彩超檢查操作簡單,且無創傷,有較高的安全性,多數患者更愿意接受該法檢查疾病。此外,彩色多普勒超聲是近年來臨床檢查各種疾病的常用設備,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乳腺,能夠經過圖像清晰顯示腫塊的形狀、位置及性質等,更有利于醫師診斷[2]。本研究旨在分析彩色多普勒超聲在乳腺癌診斷中的應用,從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間本院接收的70例乳腺腫塊疑似乳腺癌患者進行超聲檢查,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間接收的70例乳腺腫塊疑似乳腺癌患者納入研究,且所有患者均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MRI檢查。患者年齡25~56歲,平均(40.50±3.49)歲;已婚37例,未婚33例;文化程度:初中、高中、本科及以上分別為11例、30例、29例。乳腺部位:左側36例(外下象限、內下象限、內上象限、乳暈處例數比8:9:10:9)、右側34例(外下象限、內下象限、內上象限、乳暈處例數比11:7:6:10)。本研究已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本次將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者納入研究;排除不同意參與、研究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1.2.1 彩色多普勒超聲? 本次選用深圳市歐維銳特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C3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系統進行檢查,檢查前指導受檢者取仰臥位,使其充分暴露乳房及腋窩,調整探頭頻率,將探頭參數設置為7.5~10.0 MHz。之后從內上、內下、外上、外下象限對患者進行斜面、橫縱切面呈放射狀的掃查,詳細記錄掃查情況。對疑似乳腺癌患者的病灶進行內部回聲、結構、大小、便捷、是否有包膜、內部鈣化、腋窩淋巴結等觀察,逐一做好記錄。同時,對患者進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檢查,觀察患者腫塊及周圍組織的血流動力特征,并按照Adler分級標準分類評定血流動力學。
1.2.2 MRI檢查? 使用德國生產的etom AVanto 1.5 T超導掃描儀。取俯臥位,使患者保持乳腺自然懸垂于相控陣的線圈中,并行軸位、矢狀面、冠狀面掃描。先進行T1與T2加權成像掃描,之后進行增強抑脂T1加權tra動態掃描。使用造影劑為3.5 mL/s的釓雙胺注射液,注入的同時使用等量生理鹽水注入沖洗,并行增強掃描,重復8次。最后測量數據與分析圖像,觀察病灶形態、內部強化特征、動態增強曲線類型。
1.3觀察指標
記錄診斷符合率、特異度、靈敏度、誤診以及漏診率。
1.3.1 病理檢查? 術中切除患者病變組織,送至試驗室檢查,或對其實施活檢操作。
1.3.2 彩超診斷的陰陽評價標準? 以Adler分級標準分類評定,無血流信號為0級;有少量血流信號,可探到1~2處小于1 mm的細小血管為1級;有中等量血流信號,可探到1條長度在腫塊半徑以上的大血管為2級;有大量血流信號,可探到4條大血管為3級。0~1級為良性病灶(陰性);2~3級為惡性病灶(陽性)[3]。MRI的陰陽評價標準:以檢測所得的形狀(圓形、橢圓形、不規則形)、邊緣(光滑、不規則、星芒狀)、內部強化特征(均勻強化、不均勻強化、環形強化、內部低信號分隔)進行評價。形狀為圓形、橢圓形,且邊緣光滑及內部均勻強化為陰性;不規則形、邊緣不規則或星芒狀、內部不均勻強化或環形強化提示陽性。診斷符合率=(真陽性例數+真陰性例數)/總例數×100%;靈敏度=真陽性例數/真假陽性總例數×100%;特異度=真陰性例數/真假陰性總例數×100%;漏診率=假陽性例數/真假陽性總例數×100%;誤診率=假陰性例數/真假陰性總例數×100%[4]。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彩超與MRI檢查結果
經過病理檢查,良性病變40例,乳腺癌30例(浸潤性導管癌、浸潤性小葉癌、乳頭狀癌、髓樣癌分別為12例、7例、6例、5例);彩超檢查出42例良性病變,28例乳腺癌,診斷符合率為91.43%;MRI檢查出41例良性病變,29例乳腺癌,診斷符合率為72.86%,經比較,彩超診斷符合率高于MRI(χ2=11.76,P<0.05),見表1。
2.2 彩超診斷與MRI診斷準確性比較
彩超的靈敏度、特異度、漏診率、誤診率依次為86.67%、95.00%、13.33%、5.00%;MRI的靈敏度、特異度、漏診率、誤診率依次為66.67%、77.50%、33.33%、22.50%;彩超診斷準確性高于MRI,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據了解,發達國家乳腺癌的發病率在女性惡性腫瘤疾病中的占比最高,我國乳腺癌每年的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乳腺癌病情容易進展并出現惡化,且在患者體內的病灶易出現轉移,晚期手術治療后,雖然患者的生存率可得到有效提高,但也會給患者生理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創傷[5]。而早期的乳腺癌因腫塊較小,加之淋巴結未轉移,所采取的保守治療后對患者創傷并不大;所以,及早發現并及時診斷治療,是改善患者預后、降低病死率的關鍵[6]。為及時發現乳腺是否出現病變,定期進行身體檢查是監測女性乳腺變化最有效的方法,彩色多普勒超聲在此檢查中可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是診斷乳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乳腺癌患者的典型聲像圖顯示有邊界不清晰、腫塊形狀不規則、回聲不均勻且供血多為浸潤性生長為主;而良性腫瘤則為供血少,多為膨脹性生長[7]。彩色多普勒超聲有較強的特異性、敏感性,其影像學圖像可清晰顯示解剖層次,并顯示出細小結構,將腫塊形態、內部血流情況及周邊情況顯映出來,其中彩色血流信息可清晰呈現腫塊周邊、內部血流狀況的圖像[8]。另外,彩超檢查方便、快捷、經濟實用、可重復使用,便于定期復查的患者接受及長期隨訪使用。
MRI的影像表現為病灶邊緣不清、形態不規則,呈蟹足樣改變。T1加權像良惡性病變均表現為等信號或低信號表現,在T2加權像中,乳腺均表現為高信號,信號欠均勻,良性病變也可以表現為高信號,但信號較均勻。而乳腺癌的DWI像呈高信號,ADC像呈低信號,ADC值降低,乳腺癌性病變、良性病變和正常乳腺三者的ADC值依次升高,MRS出現膽堿峰,動態增強掃描表現為速升速降型,時間信號曲線為流出型或平坦型。
在本次研究中,彩超診斷準確性高于MRI(P<0.05)。經過彩超檢查的惡性腫瘤患者與良性腫瘤患者的超聲圖像特點為:彩超檢查惡性腫瘤患者的形態不規則、低回聲及鈣化點、低回聲、后方回聲衰減、腋窩腫大淋巴結;當惡性腫瘤病灶較小時,其邊界會比較清晰,當病灶范圍變大,可能會出現如毛刺狀、分葉狀、成角狀等不規則形態;同時會有多個微小鈣化點,而良性腫瘤因與乳腺導管分泌有關,其出現的鈣化點會比惡性腫瘤大;大多數惡性腫瘤能夠擴大組織體積,進而形成豐富的血管分子,所以需要細分腫瘤的血流分級,避免誤診[9-12]。所以,彩色多普勒超聲在檢查時,首先是經二維彩超將腫瘤的位置、大小以及回聲特征確定后,再應用高頻探頭再次確定這些信息的數據,最后經過圖像清晰查看病灶的位置及其周圍組織的形態分辨良性或惡性腫瘤的特點,其高度的準確性給臨床辨別良性、惡性腫瘤的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據[13]。MRI與彩超相比,其可多平面、多參數及多序列成像,對軟組織有較高的分辨能力,但其在微小鈣化的病灶檢查中存在較大限制,其診斷的特異性較低,而彩超在微小鈣化方面的診斷價值較高,所以在單獨使用MRI的診斷準確性較彩超低[14]。
本次研究還得出,彩超診斷符合率(91.43%)高于MRI(72.86%)(P<0.05),這也表明彩超有著較高的使用價值,所以臨床常用該方式檢查乳腺癌。但是通過金標準可知,彩超檢查存在2例(5.00%)誤診、4例(13.33%)漏診的現象,究其原因,部分患者體內的病灶出現范圍過小、腫塊邊界不夠明顯、無明顯特征、無微小鈣化甚至是遠程轉移的現象,彩超在圖像顯示中并未查看到這些微小病灶特征,故而容易導致漏診。另外,該惡性腫瘤可能會存在與良性腫瘤特征(形態規則、邊界清晰、回聲均勻及后方回聲增強)相同,而彩超檢查時,會受到檢測部位深淺、聲束夾角的大小等因素的影響,造成特異性有所降低,所以檢查容易出現誤診[15-16]。所以,在彩超診斷乳腺癌的過程中更建議聯合MRI或其他檢查方法,以便提高該病的診斷準確率。
綜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聲與MRI均能夠診斷乳腺癌,但相比MRI,彩色多普勒超聲在乳腺癌診斷中可結合患者的腫塊形態、超聲特征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顯現指標提高乳腺癌早期診斷率,使患者及時獲得治療。
[參考文獻]
[1] 符兆海,盧伊玲. 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超聲彈性成像在乳腺癌診斷中應用效果比較[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22):241-243.
[2] 郁楊. 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超聲彈性成像在乳腺癌診斷中應用效果比較[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 2(8):171-172.
[3] 印峰. 比較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超聲彈性成像在乳腺癌診斷中的應用效果[J]. 中外醫學研究,2017,15(36):98-99.
[4] 田園,韓東籠,吳迪,等. 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超聲彈性成像在乳腺癌診斷中應用效果比較[J]. 山東醫藥,2016,56(26):40-42.
[5] 熊軍. 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及超聲彈性成像在乳腺癌診斷中應用效果比較[J]. 中國處方藥,2018,16(3):125-126.
[6] 王芳,劉曉紅,石新霞,等. 全視野數字化乳腺攝影聯合彩色多普勒超聲在乳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 西北國防醫學雜志,2017,38(7):441-444.
[7] 白雪,林溫文,馮欣宇. 超聲彈性成像與彩色多普勒超聲在乳腺癌鑒別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 癌癥進展,2019, 17(12):1432-1435.
[8] 孫海清,史發蘭. 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聯合彈性成像在乳腺癌腋淋巴結轉移中的診斷價值[J]. 醫療衛生裝備,2019,40(4):48-51.
[9] 黃雄,方淑娟,張娟. 彩色多普勒超聲聯合實時彈性成像技術對乳腺小結節的診斷價值[J]. 海南醫學,2018, 29(15):2131-2133.
[10] 郭碧萍,李艷寧,徐麗芳,等.超聲彈性成像聯合常規超聲評分對乳腺癌腋窩淋巴結轉移的診斷價值[J]. 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7,34(6):832-834.
[11] 李慧芳,劉景萍,鄭薇薇,等.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及彈性成像在乳腺癌腋淋巴結轉移中的應用價值[J]. 山西醫藥雜志,2016,45(5):510-513.
[12] 林啟明,汪建華,羅碧麗. 數字化X射線攝影技術與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對乳腺癌診斷價值的Meta分析[J]. 中國醫學裝備,2018,15(8):20-23.
[13] 潘清.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乳腺癌的臨床價值分析[J]. 現代醫用影像學,2018,27(4):1166-1167.
[14] 李丹明,關瑞芬,關齊好,等.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在婦女早期乳腺癌篩查中的應用價值[J]. 中國當代醫藥,2019,26(28):180-182.
[15] 張茜,么大偉. 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診斷致密型乳腺癌患者術后對側乳腺癌中的價值[J]. 現代腫瘤醫學,2019, 27(6):1043-1047.
[16] 蔡淑紅,蔣小明,單雅婷,等. 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J].中國當代醫藥,2017,24(36):84-86,89.
(收稿日期:202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