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波
【摘 要】西方資本經濟的發展加速了文化復興進程,在動蕩的社會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創作當中,使法國文壇迎來偉大的崛起。《基督山伯爵》正是這種背景下的產物,小說以通俗的寫作手法吸引了大批讀者的追捧,為文學事業的發展打下基礎,《基督山伯爵》成為文學史上的一座高峰,對文學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本文對《基督山伯爵》進行論述,就小說的敘事特點和藝術特色進行分析闡述。
【關鍵詞】《基督山伯爵》;敘事特點;藝術特色
中圖分類號:I106?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36-0181-02
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推動法國文壇的發展,使法國文學發展至鼎盛時期。作家大仲馬將巧妙的敘事手法和藝術特色融入《基督山伯爵》中,將“歷史變生動”,使《基督山伯爵》成為經典著作,深受讀者追捧。無論從什么角度出發閱讀這部文學作品,都能體會到故事情節構思與寫作手法的巧妙。《基督山伯爵》故事情節飽滿、敘事方法巧妙,寫作背景填充政治意味的描寫情節,劇情戲劇性轉變、跌宕起伏。
一、《基督山伯爵》故事梗概
《基督山伯爵》這部文學作品誕生于法國文壇繁榮時期,當時的法國正處于資產階級革命時期。作者根據當時的社會背景用巧妙的敘事手法為讀者帶來傳奇的故事,故事藝術特色鮮明,非常有代入感。
故事圍繞著主人公開始,主人公愛德蒙·唐泰斯是船上的一名水手,有一天船長在臨死前請求主人公幫忙送一封信給拿破侖,并將下一任船長的位置給了主人公。但是事情進展得并不順利,正當主人公沉浸在事業的喜悅中時,主人公未婚妻的哥哥和船上的伙伴嫉妒其可以得到船長的位置,勾結在一起設計陷害于他。于是,主人公在自己的婚禮現場被逮捕,檢察官在審理案件的時候迫于壓力,為了保住自己的職位將錯就錯地將主人公判入孤島的死牢中。萬幸的是主人公在牢獄生活中遇到了一名叫法利亞的神父,他不僅教授主人公知識,還告訴其藏寶地。主人公通過自己的努力逃脫牢籠的束縛,依據神父指示找到寶藏,利用這筆財富和學到的知識換了名字,以另一個身份踏上復仇的征程,最后經過精心的設計,主人公讓惡人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主人公離奇的經歷充斥在故事情節中深深吸引著讀者,無論是情節中蘊含的浪漫主義氣息,還是寫作結構和整體的敘事手法,都值得深入探究和思考。
二、《基督山伯爵》的敘事特點
(一)基于情節的敘事特點
作者通過作品為讀者展示了何為戲劇性,戲劇性是將人物的內心思想活動等心理因素通過肢體、臺詞表達出來,給觀眾直觀感受。特定背景下人物的內心活動通常具有指向性,體現作品的因果聯系,這都是戲劇性的淺層表述,其內在含義是內心活動產生到其行動經歷的過程。《基督山伯爵》并非戲劇,但是作者在寫作方式上采用人物對白的敘事手法,不像戲劇在同一場景爆發多次矛盾,但是寫作形式卻可以和戲劇舞臺創作相媲美,人物形象和場景能引起觀眾的內心共鳴。
“沒有沖突就沒有戲”是對戲劇最通俗的理解,無論故事中有多少人物形象,作者都力圖用對白撐起情節間的矛盾沖突。人物之間的對白方式更貼近現實,比獨白角度的客觀陳述更有張力。作品中幾乎沒有敘述的描寫方式,都是由對白來推動劇情走向。作者對不同性格特點的人物刻畫得十分細膩,將人物的善良、狡詐、忠誠等性格特點和內心本質通過對話的描寫方式展現得淋漓盡致。
一部優秀的作品,故事情節中的敘事特點是必不可少的,《基督山伯爵》廣受讀者歡迎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情節完整連貫、劇情緊湊,下面從三個方向進行闡述。
1.完整性
故事情節整體描寫得非常完整且劇情緊湊,沒有多余的拖沓情節。無論是從一開始主人公被陷害入獄,還是出逃后的復仇計劃實施甚至最后復仇成功,中間的情節都銜接得十分巧妙。通篇情節以對話為主要描寫手法將故事展現出來,用圍繞主人公相關的小分線將故事串聯在一起,有些情節沒有主人公卻與他有關,使作品具有獨特的魅力。
2.出奇性
情節中的出奇性帶給讀者意想不到的閱讀體驗,故事情節在發展的過程中帶著巧合性,推動著劇情發展,出乎讀者的意料之外又顯得那么合情合理,仿佛一切都是注定要發生的事情,比如主人公在復仇的過程中買下一對母女,而恰巧這對母女的仇人和主人公是同一人。劇情還富有傳奇色彩,牢獄生活中教給主人公知識和藏寶地點的神父被人稱為瘋子,可神父的真實身份是知識淵博的學者,主人公得到基督山的寶藏后,不再像被冤入獄前那樣無助,而是一躍成為人間上帝一樣的存在,將仇人玩弄于手心,這樣的情節離奇又不可思議,使得作品充滿神秘感。
3.曲折性
《基督山伯爵》中的情節描寫大起大落,前一秒還是天堂,下一秒便是地獄。比如故事初始篇章,主人公在訂婚宴上被同伴和愛人的哥哥聯手背叛導致入獄,牢獄中主人公居然在神父的指引下獲得大批寶藏,劇情跌宕起伏、描寫緊湊。
(二)基于人物形象的敘事特點
敘事作品的人物通常擁有兩種特征:行動元和角色。行動元指用人物推動故事情節發展,角色指的是人物的性格和外形特點。作者將這兩種特征運用得十分巧妙,故事中的人物不光有主人公這一派的復仇、推動復仇的行動元,還有被復仇一派的行動元,中間出現的一些人物與兩邊無關,但是又同時具備行動元和角色兩種特征,以此推動情節發展。
小說中人物的刻畫描寫非常到位,能夠通過文字表述就能想象到畫面,例如船主和水手丹格拉爾的語言神態描寫,丹格拉爾斜了一眼,眸子里閃現出仇恨的兇光,通過對水手的描寫就能看出其內心的怨恨和不滿。
三、《基督山伯爵》的藝術特色分析
(一)故事情節上浪漫主義氣息與現代性相結合
《基督山伯爵》是一本通俗歷史性著作,通俗歷史性的特點就是依據寫作背景的真實現狀,將作品中的藝術特色與現代性因素相結合,借助現實的社會背景使故事具有真實性[1]。《基督山伯爵》借助法國當時社會動蕩的背景,用當時流行的浪漫主義氣息與現實背景完美融合,給讀者展示出一個畫面宏偉壯觀的故事背景,故事參照當時法國的歷史背景,圍繞王室之間的復辟和斗爭背景下的統治展開。大仲馬通過將現實代入構想的方式,大筆墨譜寫情節、人設的特色,將浪漫主義氣息展現得淋漓盡致,充分體現了歷史性,對后期文學的發展有借鑒的意義。中國的多數文學藝術作品也受到《基督山伯爵》的影響,這種藝術特色與現代性結合的寫作手法更貼合實際生活,情節構思精巧,充滿奇幻色彩,寫法獨特給人新鮮感,滿足各階層讀者的閱讀需求,令讀者有代入感,是通俗小說閱讀量基數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二)故事整體情節構思完整
作者不同,在長篇小說故事情節上的構思也五花八門,對于故事情節的切入點有很大差別,有些作者喜歡將故事情節分散成多個分線進行描寫,將不同的多個分線情節穿插在一起;也有作者喜歡以主人公為引子,以主人公將不同的情節引出,情節呈遞進模式。上述的寫作手法都比較常見,特點就是突出故事情節的主次,層次鮮明,讓人一目了然[2],例如《克里斯汀》等作品。而《基督山伯爵》采用的是另一種結構的劇情構思方法,劇情雖然以主人公為主,但不是以人物形象為中心,而是以其經歷來推動情節發展,在情節中穿插回憶、倒敘等寫法,故事主旨依然是緊緊圍繞主人公的復仇計劃,復仇情節的描寫占據大半篇幅,與前期描寫的被害情節形成因果關聯,將故事情節串聯起來,使故事情節更加飽滿。復仇情節用多條獨立的線索描寫分線,分線之間缺一不可卻又互相獨立作用、互相推動,最后匯合在一起使復仇劇情清晰展現[3]。情節設定中有一處前后呼應的情節,故事前期一群森林中的強盜們平時做著仗義疏財的事,做事有自己的原則,類似《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在故事情節中,簡單地描寫了一下出場就結束了,但是在復仇情節的后期這群正義的強盜又以一種巧妙的形式再度登場,給讀者出乎意料的驚喜感。
(三)故事描寫方式細微緊湊
《基督山伯爵》這部作品中,大量筆墨都用來描寫對話情節。大量的敘述情節將故事情節刻畫得更加生動,也充分展現了人物性格,這種直觀的視聽感受更易打動讀者。故事中幾乎沒有敘述的方式,都是通過人物的對話將情節逐一展現,推動情節也交代往事。對話中別致的寫法讓故事充滿趣味性,豐富了故事情節的變化,使故事更有現實感,更貼合生活,為作品增添了幾分柔和性。
在第十九章的情節中,神父法利亞去世前和主人公有這樣的對白,大致意思是:感謝上天將主人公帶到他身邊,這成為他漫長歲月中唯一的安慰,盡管來的時間太晚了,但是你還是來了,感謝上天的贈予。訣別之際,神父祝福主人公未來的日子可以前程似錦。這段話生動地展示了神父善良的本質以及對主人公的感激之情,多數文學作品也有塑造對話的寫作手法,但是《基督山伯爵》是將這種對話寫作手法當作重點來描寫,以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緊湊劇情,使作品富有閱讀性。
綜上所述,雖然所處時代不同,但是《基督山伯爵》依然是一本經得起推敲的作品[4]。作品通過簡單的文學形式展現出離奇的故事、動人的情節,故事整體節奏的把握和人物的塑造相當完美,巧妙的寫作手法和藝術特色的融入,推動了歷史性小說發展模式的健全。歷史性的敘事特點和戲劇性的劇情反轉為作品增添了魅力,讀者在品閱時更能感悟社會現實,體會到主人公的真實心境,為后期文學作品的創作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壽琴.電影<基督山伯爵>與<瑯琊榜>復仇意蘊比較[J].昌吉學院學報,2019,(06):52-55.
[2]李英.作為原型的大仲馬小說<基督山伯爵>——詹姆斯·拉覺前理解的構建與反思[J].外語教育研究,2018,6(03):75-80+55.
[3]姜亞楠,羅長青.復仇與愛情的雙向性——人性視角下的<基督山伯爵>[J].景德鎮學院學報,2018,33(02):47-51.
[4]谷薇.<基督山伯爵>中的敘事特點與藝術特色分析[J].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30(0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