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凱 張文君 史麗杰 劉慧軍 王瑞榮
摘要 ? ?本文從復種模式,馬牙蒜品種選擇、播種、配方施肥、田間管理、病蟲草害防治、適時收獲,秋白菜品種選擇、整地施肥、播種、田間管理、病蟲草害綠色防控、適時收獲等方面詳細介紹了馬牙蒜復種秋白菜栽培技術,以期為種植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 ? ?馬牙蒜;秋白菜;復種;栽培技術;吉林樺甸
中圖分類號 ? ?S633.4;S634.1 ? ? ? ?文獻標識碼 ? ?B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20)22-0062-0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樺甸市位于吉林省東南部,旱田耕地面積約12.67萬hm2,種植玉米、大豆、高粱、馬鈴薯、灰蘇子等作物。為進一步提高廣大農戶的經濟效益,樺甸市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經過多年試驗,總結出馬牙蒜復種秋白菜栽培模式,并進行了大面積推廣。該模式增效顯著、技術容易掌握、農事操作簡便,一般馬牙蒜產量30 t/hm2、秋白菜產量52.5 t/hm2,合計平均產值約7.5萬元/hm2,值得推廣。現將馬牙蒜復種秋白菜技術介紹如下,以供種植者參考。
1 ? ?復種模式
馬牙蒜復種秋白菜,采用壟作方式,壟距以60 cm為宜。在壟上種植2行馬牙蒜,行距10~15 cm,株距10~12 cm,保苗27.75萬~33.00萬株/hm2。入伏后,及時收獲馬牙蒜,適時播種秋白菜,株距33~40 cm,保苗4.2萬~5.4萬株/hm2。
2 ? ?馬牙蒜栽培技術
2.1 ? ?選擇優良品種
選擇優良品種是獲得高產優質馬牙蒜的關鍵。白皮馬牙蒜是吉林省優良的農家品種,適應性廣、耐寒性強、產量高、辣味較淡、生長期適中、不易抽薹,適用于腌制青蒜和作青蒜苗栽培,在當地大多數種植這一品種。選擇蒜種標準:一是選擇大小適中、外層蒜瓣大小整齊一致、充分成熟的蒜頭;二是選擇無病蟲害、具有本品種特征特性、沒有機械損傷的蒜頭[1-2]。
2.2 ? ?配方施肥
施肥原則為以有機肥為主,配方施用少量化肥;以底肥為主,追肥為輔。底肥一般施入腐熟的農家肥30.0~37.5 t/hm2、磷酸二銨300 kg/hm2、硫酸鉀150 kg/hm2、尿素300 kg/hm2。將底肥均勻撒施于老壟溝內,然后旋耕起壟。
2.3 ? ?播種
在土壤化凍以后,當耕層5~8 cm地溫穩定通過3~5 ℃時即可播種,一般在3月25—30日。土壤墑情好,即可播種;如果土壤墑情嚴重不足,應先澆透底水,再播種[3]。播種方法:將蒜瓣直接插入土中,覆土厚度2 cm左右,然后鎮壓保墑[3]。用種量為825~900 kg/hm2。
2.4 ? ?田間管理
2.4.1 ? ?澆水。春季易干旱,水分管理是關鍵。應經常保持土層濕潤,當土表露干土時,要及時澆水。根據土壤墑情,在蒜頭膨大期要澆足水,直到蒜頭收獲。
2.4.2 ? ?沖施氮肥。發現脫肥及時追施速效氮肥,結合澆壯苗水,沖施尿素150 kg/hm2左右;6月中下旬,用磷酸二氫鉀2.25 kg/hm2兌水750 kg/hm2進行根外追肥。
2.5 ? ?病蟲草害防治
2.5.1 ? ?病害防治。病害主要是葉枯病。葉枯病發病嚴重時整個葉片萎蔫,甚至嫩莖枯萎,進而影響產量和品質[4]。一般在5月中下旬發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 500 g/hm2兌水600 kg/hm2左右噴霧防治,噴霧1次即可。
2.5.2 ? ?蟲害防治。蟲害主要是蒜蛆。蒜蛆對偏重發生的地塊,可結合整地,施用草木灰600~750 kg/hm2于壟溝內,能有效控制蒜蛆發生。在生長中后期,若蒜蛆危害嚴重,則用50%辛硫磷乳油1 200~1 500 mL/hm2兌水750 kg/hm2澆灌根部。在收獲前15 d左右,禁止施用任何化學藥劑。
2.5.3 ? ?草害防除。一是化學藥劑封閉除草。用90%乙草胺1 500~2 250 mL/hm2,兌水450~600 kg/hm2,在播種后至出苗前進行土壤封閉防除雜草。做到噴施均勻,不重噴、不漏噴。二是生育期除草。在馬牙蒜生長中后期,禁止使用化學藥劑除草,人工及時拔除雜草。
2.6 ? ?適時收獲
一般在7月中旬開始收獲,將蒜頭上的泥土清理干凈,除掉老葉,按10~15 kg綁一捆,及時上市出售[5]。
3 ? ?秋白菜栽培技術
3.1 ? ?品種選擇
選擇抗病、耐寒、結球性好、耐貯藏、產量高、生育期80~90 d的中晚熟秋白菜品種,如冬儲28等品種。
3.2 ? ?整地施肥
馬牙蒜收獲后,在前茬壟溝內施入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15.0~22.5 t/hm2、磷酸二銨450 kg/hm2、硫酸鉀225 kg/hm2、尿素300 kg/hm2。基肥施入后,結合耕耙使基肥與土壤混合均勻,然后起壟,壟距60 cm。
3.3 ? ?適時播種
整地結束后及時播種,播種深度1~2 cm,每穴播種8~10粒,一般用種量為1 500~2 250 g/hm2。
3.4 ? ?間苗、定苗、補苗
3.4.1 ? ?間苗。為了防止白菜幼苗擁擠徒長,出苗后應及時間苗。一般采用2次間苗。第1次間苗在幼苗“拉十字”期進行,每穴留4~5株;第2次間苗在真葉長出3~4片時進行,每穴留2~3株。
3.4.2 ? ?定苗。真葉長到6~8片時,間成單株定苗,定苗一次完成。定苗要掌握“四留四去”原則,即去歪留正(留下壟中間的白菜苗)、去小留大、去劣留優、去雜留純。
3.4.3 ? ?補苗。由于干旱等因素苗情不好時,發現缺株要及時補苗,補苗最好在澆水后或下雨時進行,取多余的苗補栽。一般不補播,這是由于補播延遲了幼苗生長,會導致品質差、產量低。
3.5 ? ?中耕培土
結合間苗進行3次中耕,分別在第2次間苗后、定苗后和蓮座中期。中耕按照“頭鋤淺、二鋤深、三鋤不傷根”的原則進行。凡高壟栽培的,還要遵循“深耪溝、淺耪背”的原則,結合中耕進行除草培土。培土就是將鋤松的溝土培于壟側和壟面,以利于保護白菜根系,并使溝路暢通,便于排灌[6-7]。
3.6 ? ?水肥管理
“有收無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說明水肥管理在秋白菜栽培中是最關鍵的技術環節。水分、養分管理要“看苗、看天、看地”。
3.6.1 ? ?幼苗期。白菜幼苗期根系不發達,吸收水肥的能力較弱,此時又處于高溫季節,因而要根據氣候變化,及時供給足夠的水分和養分。在定苗后,結合澆水,追施提苗肥,一般追施尿素105~120 kg/hm2。另外,對一些弱小的幼苗,應偏施1遍氮肥,促使其生長趕上大苗。追肥時,化肥不要施于土表,應挖溝埋施,以增加肥效;同時,應施在距根5 cm遠的地方,以免燒根。施肥后,及時澆水。
3.6.2 ? ?蓮座期。蓮座期是根系大量發生和葉片生長驟增時期,也是形成碩大葉球的基礎時期。因此,蓮座期一定要滿足對水分、養分的需求。一般此期追施尿素90~105 kg/hm2,也可追施優質商品有機肥15 t/hm2。同時,蓮座期也是霜霉病的易發期,霜霉病的發生需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露地栽培溫度無法控制,但濕度可通過澆水來控制[8]。因此,蓮座期澆水要適當,做到土壤“見干見濕”。蓮座期中期可澆1次大水,然后深中耕1次,即第3次中耕,中耕后控水蹲苗10~15 d。蓮座期秋白菜尚未封壟,追肥應深施,以提高肥效。
3.6.3 ? ?結球期。此時期若缺水,不僅包心慢,而且結球不緊實,容易發生“干燒心”現象。因此,結球期水分要勤灌、淺灌,一般隔8~10 d灌一次水。收獲前7~10 d停止灌水。此期追施尿素150~225 kg/hm2。
3.6.4 ? ?包心期。噴施蕓薹素,促進包心,提高產量。用0.01%蕓薹素105~150 mL/hm2兌水450 kg/hm2,葉面噴施。
3.7 ? ?病蟲草害防治
3.7.1 ? ?病害防治。秋白菜病害主要有軟腐病、霜霉病、病毒病和白斑病等,一定要注重防治,避免造成減產[9]。采用化學藥劑防治,在收獲前15 d左右禁止施用任何化學藥劑。
(1)軟腐病。本地主要易發病害,從蓮座期到包心期均可發生。主要癥狀是在發病處呈現水浸狀微黃色病斑,后逐漸擴大呈褐黃色或淡黃色而腐爛,易塌幫、脫幫,并且散發臭味[10-11]。防治方法:一是從苗期到蓮座期均可噴施枯草芽孢桿菌,用枯草芽孢桿菌1 500~2 250 g/hm2兌水225 kg/hm2噴防,或者用枯草芽孢桿菌3 000~3 750 g/hm2兌水1 500 kg/hm2灌菜根;二是在發病初期用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噴防,每隔7~10 d噴1次,連噴1~2次。
(2)霜霉病。主要癥狀是葉片正面形成大量多角形病斑,病部在濕度大或者有露水時長出白霉,嚴重時病斑增多促使葉片萎蔫變黃干枯,造成減產。防治方法:一是適時晚種;二是藥劑預防,在蓮座到團棵期噴施保護性藥劑,用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1 000倍液進行預防;三是藥劑治療,出現中心病株后開始噴施藥劑,用58%甲霜靈·鋅可濕性粉劑500~1 000倍液進行防治。
(3)病毒病。主要癥狀是出現花葉、皺縮、抽筋、壞死、畸形等現象。防治方法:在發病初期噴施2%寧南霉素300~500倍液,或者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1 000倍液,或者用1.5%植病靈Ⅱ號乳劑1 000~1 500倍液,或者用83增抗劑100~150倍液,隔7~10 d噴施1次,連噴2~3次。
3.7.2 ? ?蟲害防治。蟲害有黃曲條跳蟲甲、蚜蟲、菜青蟲、甘藍夜盜蟲、地蛆。采用化學藥劑防治,在收獲前15 d左右禁止施用任何化學藥劑。
(1)黃曲條跳蟲甲防治。黃曲條跳蟲甲防治是在幼苗出土后,發現危害及時施藥,可用90%敵百蟲可溶性粉劑800~1 000倍液噴霧防治。
(2)蚜蟲防治。在幼苗期注意防治,可用10%吡蟲啉2 000~2 500倍液防治。在收獲前,天氣回暖,此期蚜蟲易發生。一旦有蚜蟲危害,用2.5%溴氰菊酯3 000倍液進行防治。
(3)菜青蟲和甘藍夜盜蟲防治。在幼蟲3齡前,施用新型生物農藥BT乳劑,一般用100億活芽孢/mL BT乳劑3 000~3 750 g/hm2兌水600~750 kg/hm2噴霧。生物農藥作用慢,應提早噴施,每隔7 d噴施1次,連噴2次;或用2.5%溴氰菊酯3 000倍液進行防治。
(4)地蛆防治。在8月上旬至9月初,用90%敵百蟲800~1 000倍液灌根[12]。
3.7.3 ? ?化學藥劑除草。在播種后至出苗前,用33%施田補乳油1 500~2 250 mL/hm2兌水600~750 kg/hm2噴霧進行土壤封閉除草。噴霧要均勻,不重噴、不漏噴。播后盡早施藥,避免幼苗出土時產生藥害。
3.8 ? ?收獲
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做到既不過早砍收降低產量,也不砍收過晚遭受凍害。樺甸市秋白菜一般在9月底至10月初開始收獲。收獲后應及時上市銷售。
4 ? ?參考文獻
[1] 武寶華.撫寧縣發展青蒜種植獲高效益[J].河北農業,2000(3):28.
[2] 劉洪瑞,徐文玉.栽大瓣蒜種能多產苗[J].新農業,1987(13):31.
[3] 魏德永.伏天生產蒜苗技術[J].河北農業科技,2002(7):16.
[4] 米娜媧爾.大蒜生理病害與蒜種貯藏的關系[J].新疆農業科學,1985(4):29.
[5] 張春生.低溫處理蒜種提高蒜苗產量[J].河北農業科技,2003(7):11.
[6] 王海光,張美榮.夏季白菜軟腐病綜合防治技術[J].農業新技術,2004(2):14-15.
[7] 宋鐵華.白菜軟腐病識別與防治[J].現代農業,1990(10):19.
[8] 王謙.白菜病害的發生及防治[J].現代農業科技,2008(21):137-138.
[9] 陳麗,安德榮,張鈺銘.防治白菜軟腐病的藥劑篩選[J].西北農業學報,2005(2):109-111.
[10] 陶光陽.白菜軟腐病防治方法[J].農家科技,2009(3):12.
[11] 曾祥彬,孫立忠,李智慧.秋白菜軟腐病的防治方法[J].農村科學實驗,2002(8):25 .
[12] 程云波.秋季白菜防地蛆[J].農家參謀,2005(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