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倩 于凱 繆玉剛 劉英智 孟祥謙
摘要 ? ?根據小麥條銹病在山東省煙臺市的發生特點,通過采取防治中心隔離、防治藥物儲備、防治藥物輪換、防治監測普查等防控措施,提出了相應的防控對策,以期為防止小麥條銹病的大面積擴散提供參考。
關鍵詞 ? ?小麥條銹病;發生特點;防控措施;防控對策;山東煙臺
中圖分類號 ? ?S435.121.42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20)22-0105-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小麥銹病是一類古老的病害,發生歷史久遠,我國栽培小麥已有4 000~5 000年歷史,據推測,其存在時間大體上與小麥栽培歷史相同。世界上關于小麥銹病流行危害的最早記載是公元前700年古羅馬時代。我國在1836年《馬首農言》中和1846年《齊民要術》中有小麥銹病發生的記載,稱為“黃疸病”[1]。
小麥條銹病是小麥3種銹?。l銹、葉銹、稈銹)之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小麥病害之一,也是對小麥生產影響最大的一種大區流行性病害,有發生范圍廣、蔓延速度快、危害損失大等特點[2],主要發生在我國的河北、河南、陜西、山東、山西、甘肅、四川、湖北、云南、青海、新疆等地。2020年3月25日,江漢、江淮、黃淮南部和西南麥區11個?。ㄊ校?75個縣(市、區)見病,發生面積884 666.66 hm2,是近10年來同期發生面積最大、程度最重的一年。4月6日,濟寧市魚臺縣查見小麥條銹病,發病中心面積15 m2,病葉率平均4.6%,最高15.8%,品種為淮麥33,見病時間比大面積流行發生的2017年早14 d,較常年早1個月左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見病最早的一年。最北已擴至河南夏邑縣以北,較常年提早1個月。煙臺市地處山東半島東北部,東連威海,西接濰坊、青島,南鄰黃海,北瀕渤海,與遼東半島對峙,與大連隔海相望。2020年5月2—3日相繼在萊州和牟平發生小麥條銹病,5月19日在福山發生。2020年,全市小麥條銹病累計發生面積約 10.65 hm2,累計防治面積約34 869.33 hm2。5月20日后,全市范圍內再未查見小麥條銹病危害,防控工作取得突出成效[3]。
1 ? ?小麥條銹病在煙臺的發生特點
2020年5月2日,在萊州市土山鎮洼子村與雷埠馬家村發現小麥條銹病,較常年早15 d左右,以往進入灌漿期才會發生,這種早發、重發的趨勢,對山東省農業生產構成嚴重威脅。5月3—4日,土山鎮其余村莊發現新增發病點約6.67 hm2。據市專家技術督導小組5月3日圍繞現場以北2 km調查,每塊田地均發現小麥條銹病葉,萊州累計發生面積8.13 hm2。5月3日,牟平區植保人員普查武寧街道浩家莊村東麥田,發現1處發病中心。發病中心小麥種植品種為煙農999,面積40 m2,輻射周圍面積17.53 hm2。5月19日在福山區發現小麥條銹病,發病點2處,面積共2.04 hm2,種植品種分別為煙農15、煙農999、煙農572。
2 ? ?采取的防控措施
2.1 ? ?防治中心隔離
當前在防控策略上應掌握以下原則,一是發病中心要封鎖控制;二是當田間平均病葉率達0.5%~1.0%時,組織開展應急防控,最大限度降低病害發生程度。一旦發現發病中心,立刻進行封鎖防治。條銹病主要隨高空氣流傳播,在發病中心銹孢子也能因田間農事活動隨工具或衣物等進行人為傳播,因而麥田一旦發現發病中心,應做好標記,盡量減少人為活動,避免銹孢子大面積擴散蔓延,選用對路農藥一般噴霧2~3次即可控制。
2.2 ? ?防治藥物儲備
4月3日,煙臺市農業農村局與市財政局聯合印發了《關于下達2020年鄉村振興重大專項資金預算指標的通知》,確保中央救災資金及時撥付到縣。省撥財政救災資金分配額度通知縣(市、區)后,各縣(市、區)相繼制定方案,部分縣、市啟動應急物資政府招標采購程序,資金使用包括物化補助、社會化服務、采購防控藥劑等主要方式,積極做好小麥重大病蟲害的藥物儲備工作。
2.3 ? ?防治藥物輪換
萊州市在使用省2020年撥發的己唑醇實現土山鎮條銹病防治全覆蓋的基礎上,將2018年度項目余下的部分苯甲丙環唑農藥也用于土山鎮條銹病的防控,并開展了不同藥劑防效試驗。從田間調查的情況來看,在小麥條銹病發生前或者初期,噴施己唑醇預防效果較好,但在條銹病發生嚴重時,要改用戊唑·咪鮮胺或者苯甲丙環唑,這2種藥劑對條銹病病菌均有良好的治療作用,而己唑醇沒有明顯的治療作用,只能用于預防。
2.4 ? ?防治監測普查
煙臺市、縣、鄉三級聯合,繼續采取多種形式,通過農業信息網站、公眾號、微信群等繼續發布病蟲情報,進行小麥條銹病預警。各縣(市、區)繼續利用電視講座、微信群、電話、明白紙、大喇叭等多種方式督導各鎮街、村開展小麥條銹病監測防控,提醒大家不要松懈,繼續開展雨后普查,準備好應急應對保障措施。加大對電線桿、樹木下方、長勢好的麥田等漏防區和特殊環境的調查,一旦發現發病中心,立刻進行封鎖防治。
3 ? ?防控對策
3.1 ? ?提高防治意識
煙臺市農業農村局、市農技推廣中心均圍繞小麥條銹病等重大病蟲的監測與防控工作下發多份文件,中心黨委高度重視,多次就小麥條銹病防控工作進行專題研究。自4月10日起啟動小麥條銹病每周專報,病蟲害發生相關情況及時報告當地政府,服務防控決策。4月27日,煙臺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組成小麥條銹病等重大病蟲害防控專班,成立2個重大病蟲害監測防控指導小組,分片包干深入田間進行指導;5月1日中心組織人員到牟平、萊山、福山進行田間普查。借鑒德州齊河縣在小麥條銹病防控中實行“鄉鎮行政領導首問負責制”,建立鄉鎮、管區、村三級包保責任制,強化黨委領導,壓實行政責任,加快防治進度。
3.2 ? ?開展田間普查
充分調動鄉鎮農技人員、農民技術員、農業示范戶以及農資經銷商、社會化服務組織、種植大戶對每塊麥田進行田間普查。各縣(市、區)在做好系統調查基礎上,有序組織植保技術人員進村下地,全面開展田間普查,確保不漏一田,做到早發現、早防治,保障煙臺市夏糧生產安全。若發現發生病點和病情,第一時間將發病情況報送至市農技推廣中心植保站。
3.3 ? ?加強監測預警
市農技中心植保站在省站發布預警當日,立即發出預警,啟動條銹病日報制。全市8個智能化監測預警站全部啟動,密切關注條銹病在濟寧、菏澤等南方城市的發生和發展動態,結合氣象變化,及時組織專家會商分析,科學研判煙臺市發生趨勢。根據小麥條銹病等重大病蟲害發展情況,嚴格信息上報制度。病蟲害發生、防控相關情況及時報告當地政府,服務防控決策。同時,廣泛發布預報警報,指導防控工作有序開展。3.4 ? ?強化科學防控
根據2020年5月1日起施行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依法落實防控責任??茖W制定防控方案,全面實施“帶藥偵查、打點保面”和“統防統治,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相結合的防控策略,采取“發現一點、防治一片”的預防措施,及時封鎖控制發病中心,嚴防病情擴散流行[4]。用好中央和省農業生產救災專項資金,積極爭取地方財政投入,整合其他涉農資金,保證防控開展需要。關鍵時期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或對服務組織補貼的方式,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提高防治效果、效率、效益。
3.5 ? ?做好指導服務
各縣(市、區)加強農藥等防控物資調度,搞好供需對接,打通運輸環節,保障三唑酮、戌唑醇、烯唑醇、氟環唑等對路藥劑供應,做到點對點銜接,確保及時進店入戶。同時,通過電視、廣播、微信、抖音、明白紙等傳統、新型媒介加大宣傳,加強對基層農技人員、專業化防治組織和農民的技術指導,提升種植主體防控意識。在防治方法上,通過帶藥偵查、打點保面、防控發病中心等措施,做到早期預防,強化對條銹病發病中心的防控,堅決遏制了病害大面積流行,確保了煙臺市夏糧豐收。
4 ? ?參考文獻
[1] 李長松,李明立,齊軍山.中國小麥病害及其防治[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3-4.
[2] 陳曉云,姜紅霞,馬云,等.隴南市草地貪夜蛾監測防控措施初探[J].中國植保導刊,2020(2):83-85.
[3] 賈小平.徽縣小麥條銹病菌源地綜合治理對策與措施[J].中國農技推廣,2018,34(9):61-63.
[4] 劉影.阜南縣小麥條銹病流行規律及防控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19,25(1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