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今全球化趨勢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各國家之間的經濟、文化、政治交流密切,和諧才能共融,合作才能共榮。2013年9月提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并逐步完善“一帶一路”倡議,這是中國大國外交的一個突破性的舉措,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中國以開放包容的全球化貿易模式為世界經濟提供了新的動能。“一帶一路”已成為現國際合作的重要平臺,為促進沿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繁榮社會開放貢獻了中國智慧。為世界各國提供了合作共贏的新平臺,為各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樹立了典范。
【關鍵詞】“一帶一路”? 貢獻? 全球? 經濟發展? 中國智慧
引言:“一帶一路”是實施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戰略的偉大創舉。作為一個開放、高效的國際合作平臺,“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秋提出以來,實現了從理論創想到創新實踐的重大跨越,進入全面推進務實合作的新階段。
一、“一帶一路”的國際反響
(一)“一帶一路”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新動能
“一帶一路”倡議弘揚了古絲綢之路和平友好發展的精神,著力于促進促進世界經濟要素、資源高效配置,共同打造共贏的區域經濟合作局面。而“一帶一路”的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秉承的思想,正是通過利用各國的比較優勢、在“共商共建共享”和自愿原則的基礎上,使許多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價值鏈中找到其適合的角色與位置。這一治理智慧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肯定。
很多國家的政要學者對“一帶一路”的經濟促進作用評價非常高、對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優勢互補的發展重視。他們認為 “一帶一路”倡議對促進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一帶一路倡議的全面實施將加強地區國家間的互聯互通,對地區及全球經濟增長做出重大貢獻,并造福于當地百姓。“一帶一路”是連接歐亞經濟合作的獨特品牌,也是刺激沿線國家經濟發展的有效手段和 新動力。“一帶一路”的“巨石”工業園項目幫助白俄羅斯企業進入由中國帶動的全球產業鏈,創造了就業。中國援建肯尼亞的蒙巴薩的蒙內鐵路正式開通后,貨物運輸時間從原來10多個小時縮短至4個多小時,物流成本降低 40% 以上,鐵路建設拉動了肯尼亞國內生產總值1.5%甚至2%的增長。不僅如此蒙巴薩的蒙內鐵路的開通還為肯尼亞帶來了很多新鮮的就業機會,激活了肯尼亞的經濟潛力,中國的幫助實現了肯尼亞基礎設施革命性的變化。
(二)“一帶一路”為世界提供合作共贏新平臺
“一帶一路”倡議努力尋找與沿線國家的利益契合點,分享中國機遇,積極尋求與沿線國家的合作共贏,實現共同繁榮。俄羅斯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中的重要合作伙伴,與中國的農業合作由來已久,涉及農產品貿易、農業投資和農業科技合作等領域。2014 年,西方國家開始對俄羅斯進行連續經濟制裁,加上全球石油價格下跌、盧布貶值等不利因素,俄羅斯國內經濟發展出現明顯下降趨勢,為了應對西方國家的制裁、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及開拓新的出口市場,俄羅斯開始重視發展國內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加工,注重農業領域的科研投資,并且不斷加強與中國在農產品貿易和農業投資等領域的合作。從2011年起,中國連續7年成為俄羅斯的最大貿易伙伴,中國企業對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到140億美元。2016年中 俄進出口貿易額約700億美元,其中農產品進出口額約40億美元,占中俄貿易總額的5.7%。卡西姆港燃煤電站是由中國電建集團控股投資建設、2017 年底投產發電的。卡西姆港燃煤電站可大大緩解 “中巴經濟走廊” 動力不足的燃眉之急。巴基斯坦前總理說:“這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和經貿合作領域獨一無二的典范,是巴基斯坦未來長遠發展的希望所在,也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與巴基斯坦‘2025年遠景規劃的完美之作。”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發布的《亞洲競爭力2018年度報告》顯示,2017年,“一帶一路”倡議的紅利集中顯現,夯實了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社會基礎。
(三)“一帶一路”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中國智慧
我國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上提出:“共商合作大計,共建合作平臺,共享合作成果,為解決當前世界和區域經濟面臨的問題尋找方案,為實現聯動式發展注入新能量,讓‘一帶一路建設更好造福各國人民。”這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本質。
“一帶一路”建設之所以能引起相關國家的強烈興趣,關鍵在于它為世界各國開辟了合作新路,并努力解決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共同問題。因此,“一帶一路”建設不僅助推“中國夢”的實現,還將助力沿線國家實現現代化,為世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歐亞非大陸各種古老文明迎來了共同復興的曙光,世界各國也獲得了共贏發展的可能。
從文明角度看,世界歷史上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常常伴隨著“文明代差”。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文明代差”逐漸消失,制度的競爭開始在另一層面演繹國際關系的運行規律,并直接考驗文明的創新與韌性。不同于過去西方只著眼于西方問題,中國只著眼于中國問題。現在各國共同面對一些全球性問題的問題,尤其是可持續發展問題,都在為此進行改革,整個世界處在改革變動之中,或者說處于“全球大覺醒時代”。在這一時代背景下,中國不僅要探討中華民族如何實現偉大復興,而且要探討中華民族如何“為人類做出較大的貢獻”。
二、結語
“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為中國、沿線相關國家乃至世界經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積極開拓和沿線國家合作共贏的新平臺,體現了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智慧和大國的世界擔當。[6] 不難看出,只有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加強國家之間共商、共建、共享,才能促進世界和諧發展、共同繁榮。
參考文獻:
[1]張春俠. “一帶一路”: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J].中國報道,2018(7).
[2]馬偉光. “一帶一路”倡議對沿線國家及世界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J].經濟觀察,2020(20):15-16.
[3]殷淼. 一帶一路對全球經濟貢獻巨大?[N].人民日報,2017.
[4]王恒,王征兵. “一帶一路”戰略下中俄農業合作現狀與潛力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 2020(14):225-228.
[5]鐘實. 一帶一路為世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J].時局,2020:14-16.
[6]梁玉杰. “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的國家形象傳播[J].青年記者,2020(14):31-32.
作者簡介:周楚玥(1998-),女,漢族,中國,本科,研究方向:國際會計與金融,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