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之勇 余燕 馬金友 朱惠麗 柳東陽 胡東方
摘要 ? ?實驗教學是動物組織胚胎學課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受新冠疫情影響,實驗教學主要以線上教學為主。本文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對線上教學平臺、教學手段及考核措施等環節進行了改革探索,構建了“課前預習—直播講解—繪圖—翻轉課堂”的線上教學模式,制定了“預習評價+課堂考勤+實驗報告+切片認知”的考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 ?動物組織胚胎學;實驗教學;線上教學;新冠疫情
中圖分類號 ? ?G642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20)22-0226-0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 ?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urse of animal tissue embryology. Affected by the COVID-19 epidemic, 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mainly online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yllabus,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reforms of online teaching platforms,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asures, constructed an online teaching model of "pre-class preview—live explanation—drawing—flipped classroom", formulated the "preview evaluation+class attend-ance+experiment report+slice cognition" assessment model and had achieved good teaching results.
Keywords ? ?animal tissue embryology; experimental teaching; online teaching; COVID-19 epidemic
動物組織胚胎學課程是一門古老的顯微形態學學科,是全國各農業高等院校動物醫學、動物科學、動植物檢驗檢疫及水產養殖等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主要研究的是動物機體各器官組織在顯微鏡下的微細結構。實驗教學主要通過臨床操作進一步驗證理論知識,加深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因此,實驗教學是形態學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非疫情期間的實驗教學主要通過三步進行:教師通過Motic數碼顯微互動實驗平臺對相關結構進行講解、學生自己觀察并繪圖及教師隨機抽取學生進行考核等。然而,新冠疫情發生后,線上教學的開展對理論授課影響不顯著,卻對實驗教學的開展影響非常大。本課程小組在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手段的基礎上,對線上教學平臺、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及考核措施等環節進行了改革探索,保障了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 ? ?線上實驗教學平臺的選擇
本課程選擇了釘釘直播課堂和微信平臺相結合的線上教學平臺。釘釘直播課堂用于實驗教學授課及實驗考核,微信平臺運用于課下交流和推送教學資源[1]。
2 ? ?線上實驗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
本課程依據2017年制定的動物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大綱,在不影響實驗教學內容的前提下,課程小組對實驗內容進行了重點、難點排序;重點、難點內容細致講解,一般內容啟發式講解,減少了學習過程中因知識點偏多致使圖片混淆造成的學生學習倦怠感。
3 ? ?線上實驗教學方法的實施
3.1 ? ?課前預習和理論內容復習
在每次實驗課前,課程小組均會把本節課需要觀察的主要器官或者組織按照顯微鏡使用方法,從低倍到高倍依次拍出典型的組織結構圖片,并利用圖片編輯軟件對組織結構中的細微結構進行標注。例如,分別用4倍、10倍及40倍物鏡拍下胃壁的相關結構,采用不同顏色的標注筆分別標出圖片中的微細結構(圖1)。這種有標注的組織結構圖清晰注明了圖片中細微結構的名稱,保證了學生對相關結構的掌握。
每次上課前2 h,利用微信和釘釘平臺推送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教學資源和已標注好的組織結構圖,幫助學生課前預習。同時,有針對性地就上節課理論內容提出2~3個問題,讓學生提前準備答案。上課后,按學號隨機抽取學生回答,促進學生課前對理論課內容的復習。
3.2 ? ?直播講解和答疑
線下教學是學生自行操作顯微鏡進行組織切片觀察,按從低倍到高倍的步驟,可以很全面地了解組織的整體結構和局部細微結構。線上教學沒有相應條件,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本課程小組充分利用現有資源(Motic數碼顯微互動實驗平臺),借助于釘釘會議視頻工具,面對學生進行直播講解(視頻自動保存)(圖2),并進行現場答疑。講解時,以重點器官為主,從低倍向高倍逐步展示(潛移默化地規范了學生對顯微鏡的正確操作)。例如,在進行消化系統的實驗教學中,講到“胃”這個器官時,可以在靠近攝像頭處,讓學生近距離用肉眼觀察玻片上組織外觀,學生都能發現胃壁上突出了一些皺襞,此時可以靈活聯系到牛肚;然后,將切片放置于顯微鏡載物臺上,先利用4倍物鏡,整體觀察胃壁的四層組織學結構,可以隨機抽取學生回答問題,也允許學生提出疑問;然后轉到10倍物鏡下,進一步觀察胃壁四層組織學結構(重點講解與食管四層組織學結構的區別),并觀察胃黏膜層的三小層結構;繼續轉到40倍物鏡下,細致觀察胃黏膜上皮細胞、胃小凹、固有層內的內分泌細胞,此時可以把自身產生的胃酸不會腐蝕自己胃黏膜的原因進行分析講解,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是直播課,不存在有些學生面對面不敢發言的情況,所以課堂氛圍很濃厚,提出的問題也比較貼切生活,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也比較好。另外,本課程小組也為學生準備了研究創新實驗,如自制血涂片等。這種釘釘會議視頻直播講解方式的優點不僅在于高度模擬了線下教學,與學生達到了互動效果,而且因為講解視頻自動被保存,學生可以反復觀看學習,保證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2]。
3.3 ? ?課堂繪圖
講解完畢后,學生現場課堂繪圖。本課程小組在課前已經針對相關器官拍攝了30張高清圖片,打包發到了釘釘群文件里。在學生了解了本次實驗課的內容和繪圖作業之后,讓學生隨機選取不同器官的各一張圖片或者在釘釘講解過程中學生對組織器官的自主截屏進行繪圖并標注出對應的結構名稱。課下,由學習委員收齊后,拍照打包發到教師的郵箱內,教師對每位學生的作業批改打分。在下次實驗課中,對繪圖作業進行講評,篩選出優秀作業在微信平臺展示,并聲明學期末將匯集優秀實驗報告,編輯成冊[3],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認真程度。
3.4 ? ?翻轉課堂
每次下課前10 min,是翻轉課堂時間。選擇5位學生,隨機從提前準備好的5張典型的、本章節重要器官或組織不同位置的圖片中各抽取一張,由該學生在釘釘課堂上向全班學生及教師進行講解,根據講解情況打出相應的分值,作為切片認知考試成績。這種方式既活躍了課堂氣氛、鍛煉了學生的應變能力[4-5],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動力。
4 ? ?線上實驗教學考核方式
課程考核是檢驗教學效果的最直接、最基本方式,是高等院校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一環,是衡量一個學生成績是否優秀的重要憑證。合理的考核制度更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6],為此,結合網上教學特點,制定了適合當前教學的考核模式,且在第一次上課時就強調了平時成績的考核方式和計算方法。每次課前10 min,均會要求學生在釘釘直播上打卡,上課前隨機點名提問上節課理論內容或標注原版圖片中的結構名稱并打分,在課堂上設置幾個問題按學號隨機選擇學生回答,進而保證了學生的出勤率;在每次實驗教學講解完畢后,留出大部分時間讓學生課堂完成繪圖作業(從30張提前準備好的圖片中選取或者學生自主截屏),本學期實驗課共有24個學時,需要完成12次實驗報告,根據實驗報告質量打出相應分數;在下課前10 min,采取翻轉課堂的方式,隨機選擇5位學生進行切片認知并評分。因此,最終的實驗成績等于預習評價×20%+課堂考勤×20%+實驗報告×40%+切片認知考試成績×20%。新穎的考核方式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無論是考勤、作業質量還是對知識點的理解、掌握均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5 ? ?結語
教學改革是優化實驗教學的一個主要途徑,如何在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問題及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科研素質,一直是組織胚胎學實驗教學的主要目標。近年來,隨著先進儀器的不斷出現,組織胚胎學的實驗教學手段也在不斷更新。例如,數字掃描顯微成像系統可以在幾秒的時間內快速將多張獨立小圖拼接成全屏單張大圖,并且隨時可對圖片進行銳化和顏色調整。因此,只有教師大膽地對實驗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及時利用先進的教學儀器提高教學深度,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自學意識、轉變學生對實驗課的學習態度,從而提高整體教學效果,為社會培養出優秀的高素質人才。
6 ? ?參考文獻
[1] 劉華珍.“雨課堂”在《動物組織胚胎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9,47(11):187-188.
[2] 黃凌凌,王金花,方曉燕,等.網絡環境下組織學實驗教學微課的設計制作與應用[J].解剖學雜志,2019,42(1):89-91.
[3] 馬云飛,滕可導,常建宇,等.動物組織胚胎學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3,26(4):239-241.
[4] 馮昕煒,石長青,艾克拜爾·熱合曼.翻轉課堂在動物組織胚胎學部分章節教學中的應用與評價[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9,40(5):90-92.
[5] 張國榮,王文奇,付雙.多元化組織學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索[J].解剖學雜志,2019,42(1):87-88.
[6] 馮昕煒,艾克拜爾·熱合曼,廖秋萍,等.動物組織胚胎學實驗課教學與考核方式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8,43(10):27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