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冰 昌琳
摘 要:本文通過對P2P、電商小貸、眾籌三種網絡融資模式及其風險控制比較分析表明:三種模式在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問題中既有同質性也有異質性。在改善借貸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降低融資成本;簡化授信環節、降低授信成本;無需抵押品等方面,三者有相同的優勢。三者主要區別在于貸款企業和網絡融資平臺的關系,相應的三種模式下在服務小微企業融資中也表現出各自特定的局限性。
關鍵詞:網絡融資;p2p;電商;眾籌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5.196
1 三種主要的網絡融資模式
1.1 P2P網絡融資模式概況
P2P網絡融資模式(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人人貸。指交易雙方通過個人對個人的方式,借助網絡進行沒有任何抵押與擔保的貸款融資活動)。P2P網絡融資平臺是最純粹的網絡融資的中介服務平臺。P2P網絡融資平臺的開設就是為了提供專業的網絡融資平臺以實現資金供需雙方的對接和交易。在P2P網絡融資平臺,注冊會員可以借助這一平臺發布資金需求情況和資金出借情況,借貸雙方可以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協商借貸金額、利息、時間等。P2P網絡融資平臺更像是一個網上商城,只是其買賣的商品是“錢”而已。在此過程中,平臺通過向借貸雙方收取一定的手續費而盈利。如國外的Zopa、Prosper等網站都是典型的P2P網絡融資平臺[1]。
1.2 Business To Business電商網絡融資模式概況
我國電子商務市場近幾年的發展在全球都處于領先地位,電子商務市場環境也日趨規范。在電商之間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為了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阿里巴巴、京東等大的電商企業相繼涉足供應鏈金融業務。2010年阿里小貸成立,打造“小貸+平臺”的融資模式,以平臺大數據作為資源庫,以支付寶作為資金周轉渠道,有銀行合作為平臺會員提供融資服務。2012年,京東與中國銀行北京分行簽署合作協議,打造京東供應鏈金融模式,為京東的供應商提供融資服務。
1.3 眾籌網絡融資模式概況
眾籌(即大眾籌資)是指項目發起者憑借互聯網平臺的社交網絡傳播特性,利用網絡平臺籌集資金,將大家的資金集中起來的一種融資方式;主要采取“團購+預購”的方式向網友募集項目資金。由于準入門檻相對較低,在支持小微客戶創業方面具有較強優勢。
2 電商網絡融資模式和P2P網絡融資模式的比較分析
2.1 兩者相似點
1)兩種融資模式都是基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下產生的,阿里小貸利用網絡平臺積累的交易數據獲得貸款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從而有效化解貸款風險。P2P則是直接構建網絡平臺,將傳統的線下融資直接搬到網上進行,小微企業在有資金需求時只需要登錄平臺注冊發布資金需求信息就可以。
2)均無需資金需求者提供任何形式的擔?;蚴堑盅?。對于電商融資模式,其依托于平臺的交易數據可以了解到貸款企業的真是財務信息,不需要抵押和擔保,符合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特點。其資金使用的靈活便利性與小微企業的資金需求特點“短、頻、急”正好相切合。而P2P網絡融資平臺,也主要是為客戶提供一種既無抵押同時又無擔保的小額貸款。
3)所需手續更加簡單。對于平臺上的商戶或者會員而言,可以在365天24小時申請貸款,對于曾有過貸款服務,且信用良好的客戶,在阿里小貸的審核可能相當快捷,最快當天即可放款。而P2P網絡平臺也是全年24小時為客戶提供融資服務。只要網絡暢通,企業可以隨時發布資金需求信息,等待出借人的有效匹配?;ヂ摼W的應用,大大提高了融資服務的效率。
2.2 兩者區別
1)兩種融資模式的機制是完全不同的。雖然兩者均是為需求者提供無擔保無抵押的信用貸款模式。但是阿里小貸數據庫中有著企業交易的所有記錄,其可以通過這些記錄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分析,進而有效的做出風險判斷。而P2P網絡平臺不同,其多是通過線下的實地調查或是依據申請者出具的資料來完成信息審核、評估風險。相對來說,前者獲取的信息更為系統真實,對風險的控制也就更有效果。
2)服務范圍不同。阿里的服務客戶僅僅包含其平臺上的商戶或者誠信通會員。雖然電子商務平臺上的商戶占了小微企業的一大部分,但是還有很多小微企業不從事電子商務,所以該部分小微企業無法享受阿里小貸提供的融資服務。而P2P網絡融資平臺則是面向全國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由于大多的P2P網絡融資模式是純信用貸款,其貸款額度一般限制在100萬元以內,這也使得其客戶更多為一些小微企業,并且P2P網絡平臺沒有對企業的所在地進行限制。所以,從服務范圍上講,P2P網絡融資模式比阿里小貸服務范圍更廣。
3)風控機制不同。阿里小貸對平臺反饋回來的企業數據分析得到相關結論后得到企業的風險評價,從而以最小成本控制貸款風險。而P2P網絡融資模式的貸款風險控制則相對薄弱,其普遍一是以高利息補償貸款企業的違約風險,增加貸款企業的違約成本;二是通過事先簽訂合同約定企業等額本息按月還款的方式來控制風險,最后可能通過上門要款等措施完成貸款的回收作為補充。如果系統性風險突增,大量貸款人無法還款,很容易導致平臺破產[2]。
3 眾籌網絡融資模式和P2P網絡融資模式的比較分析
3.1 兩者相似點
1)都是平臺式的商業模式,通過網絡平臺聯系投融資雙方。
2)投資者的選取范圍覆蓋廣。兩者都面向廣大投資用戶群體,小金額批量注資,最大限度發揮長尾融資效應。
3.2 兩者區別
1)借款人的準入門檻不同。眾籌的項目發起者必須先將自己的產品自己的項目創意最大程度的展現出來,才可能通過平臺的審核;而P2P平臺則更看重借款人的一些可證明自己還款能力的資質。
2)服務性質不同。眾籌是以項目發起者的身份號召投資者參與產品的生產、推廣等過程,從而獲得更好的反饋,促進項目的推廣銷售和項目設計決策。眾籌平臺在服務創業者融資的同時促進項目價值提升,而P2P平臺主做信息匹配、工具支持,僅將投資者的資金用于企業或個人的經營或消費,不參與企業運營決策和推廣。
3)回報方式不同。眾籌網絡融資模式主要服務于融資方,收益以產品和媒體內容為主;P2P網絡融資模式則主要服務于投資方,收益以利息收入為主。
4)風險點不同。眾籌模式中不能解決用戶收益,因為整個模式里面沒有人對收益進行保障;而P2P網絡融資模式風險由擔保公司承擔,用戶不承擔風險。有擔保公司的存在100%保障投資人本金,而且投資人的收益可以達到15%~20%,這里的收益和風險顯然是不對
等的。
4 對比結論
通過對比發現,對于制約小微企業融資難的三大問題,三種網絡融資模式都有一定的改善。優勢表現在改善借貸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降低融資成本;簡化授信環節、降低授信成本;無需抵押品等。三種融資模式主要區別在于貸款企業和網絡融資平臺的關系。以封閉式服務型為特征的電商網絡融資平臺主要服務與平臺自身的會員企業;開放式平臺型為特征的P2P網絡融資模式則不針對特定的會員企業,凡是有資金需求的企業只要能夠證明還款能力都可以在P2P平臺進行貸款;眾籌網絡融資平臺的服務客戶范圍則面向具備一定實力的創業者,平臺支持融資的同時帶動創業項目的推廣營銷。相應的三種模式下在服務小微企業融資中也表現出各自特定的局限性。
參考文獻
[1]楊韻,羅世華,陶冶.從建設銀行與阿里巴巴的競合關系看小微企業網絡融資[J].價值工程,2013,17:170-172.
[2]蔡少輝,伍燕珊.小微企業網絡融資平臺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4,28: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