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英
(荊門市第二人民醫院,湖北 荊門 448000)
普外科作為救治患者最重要的科室,其護理質量對于患者的預后尤為重要。隨著醫療模式的逐漸發展和完善,人性化護理服務因其“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被廣泛應用于臨床護理中。本文就我院普外科護理中實施人性化護理的效果進行分析及研究,以期能夠進一步改善患者生活的質量,現作如下報道。
(一)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78 例患者均選自我院2016 年1 月~2017 年1 月普外科接收和治療的,本次的研究經我院倫理會批準同意,且本次所選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其中,行胃腸手術的患者31 例,行甲狀腺手術患者25 例,行肝膽手術患者14 例,行乳腺手術患者8 例。采用數字隨機法將78 例普外科均分為研究、對照兩組,每組39 例;其中,對照組男女患者的比例為22:17,平均年齡為(41±5.67)歲;患者平均體質量為(53±2.36)kg;對照組的患者行普外科常規的護理。研究組男女患者比例為23:16,平均年齡為(42±5.21)歲;患者平均體質量為(53±2.56)kg;給予研究組患者人性化的護理措施。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二)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普外科常規護理,如病情監測、飲食指導、心理疏導及健康教育等;而研究組患者則在對照組的護理基礎上,實施人性化的護理服務,具體方法如下。
1.為患者營造良好的病房環境:護理人員應為入院的普外科患者營造舒適、寧靜且輕松的病房環境,讓患者能夠保持愉悅的心情。同時,還應盡可能地保持病房的干凈、整潔,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2.規范護理人員的行為語言:護理人員姿態端莊、語言親切、態度和藹,能夠減輕患者的焦慮及緊張等情緒。同時,還應加大對護理人員專業技能的培訓力度,減輕患者的疼痛。
3.根據患者的性格差異,給予其相應的心理疏導。患者在行手術治療前和治療后均容易產生焦慮或恐懼等不良情緒,從而影響手術治療的效果及護理質量;因此,護理人員需分析和評估患者的心理,并根據其不同心理情緒,對其進行個性化的護理,幫助患者重新樹立起治療及護理的信心。
3.術前宣教:術前護理人員應做好相應備皮、備血及胃管等準備,同時,指導患者進行松弛、深呼吸等訓練;并向患者簡要介紹主治醫師,現代先進設備等,緩解患者心理緊張情緒、恐懼感等,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
(三)評定指標
術后應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并將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記錄下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對兩組疼痛效果進行評定;同時,發放我院自擬問卷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情況,并對調查結果打分:其中,分數超過85 分為比較滿意;滿意的分數為60~85 分;分數低于60 分為不滿意。本次發放的問卷有78 份,回收且有效的有78 份,回收率100%。
(四)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數據均可通過SPSS19.0 軟件處理,其中,通過“”來表示各項指標,而計數資料的檢驗主要采用x2,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一)護理后兩組疼痛評分和住院時間對比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疼痛評分和住院的時間,與對照組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具體見表1。
(二)兩組護理后患者的滿意度情況對照護理后,研究組患者護理的滿意度100%,與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79.49%,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2。
現如今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常用到人性化護理,此種護理模式主要是以患者為中心,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照料,加快患者康復,在此護理工作中充分關注患者的要求和意見,并對患者實施全面的護理。在臨床普外科護理中,護理人員要關注患者的特點,且有效的護理能夠讓患者更加配合治療,人性化護理在應用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徹底投身入工作之中,并落到實處,并樹立正確的人性化護理觀念,幫助醫護人員提升自身的崗位素養和技術素質,通過讓護理人員和醫師的相互督促,減少護理工作中差錯的發生情況[3]。
人性化護理服務是一種新興的護理模式,其提倡的是“以人文本”的護理理念,從患者的角度出發,給予患者全方位的護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性化護理也在不斷地進步和完善,其應用范圍以及服務內容不斷擴大。普外科患者多為手術患者,其心理負面情緒較多,因此,需要更專業的護理服務,疏導患者心理負面情緒,增強其治療的信心。此外,接受手術的患者,因手術切口會產生疼痛感,這也給護理工作增加了困難。人性化護理服務主要是根據患者不同的需求,給予患者生理、心理及社會等方面的護理,使患者感覺到關懷。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行人性化護理服務的研究組,其護理后的疼痛評分、住院的時間及護理后的滿意度,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 <0.05)。由此可見,在普外科護理過程中,行人性化護理,能夠縮短患者住院時間,緩解患者疼痛;此外,還能進一步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改善護患關系,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