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永貴, 呂樹鳴, 吳 迪, 呂金麗
(六盤水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貴州 六盤水 553100)
六盤水市海拔最低581 m、最高2 900.3 m,大部分屬北亞熱帶云貴高原山地季風濕潤氣候區,小部分屬溫濕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和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立體氣候特征明顯。大部分地區年日照時數1 200~1 600 h,年降水量1 200~1 500 mm,無霜期230~300 d,日均最低溫度16℃以上長達6個多月,土壤以黃棕壤和黃壤為主,質地疏松,富含有機質、硒、磷、鉀等,pH值5~7,適宜辣椒生長且錯時種植供應時間長。六盤水人素有“以白菜、蘿卜、酸菜煮豆湯或煮干酸菜蘸辣椒水為肴”的生活習慣,辣椒需求大。特別是近年來,在各級各類精準扶貧項目推動下,辣椒種植已成規模,辣椒制品不斷創新,使辣椒已發展成為六盤水市脫貧攻堅的一大產業。為六盤水市辣椒產業發展規劃制定與廣大種植戶辣椒高效栽培提供參考,介紹六盤水市辣椒種植發展概況與適宜六盤水市應用的辣椒高效栽培要點如下。
據1985年六盤水市農業區劃蔬菜種質資源調查,全市蔬菜計有14類,辣椒(茄果類)屬于其一。據1992年3月第一版《六盤水市志·蔬菜水產志》記載,辣椒栽培品種較多,早中晚熟品種配套栽種,重要栽培品種共有11個。
目前,六盤水各縣(市、特區、區)均有辣椒種植,2019年全市總計種植辣椒6 981.3 hm2,同比增長21.97%。其中:水城縣作為六盤水的辣椒產業大縣,2019年種植辣椒3 406.7 hm2,種植面積占全市總面積的48.8%;盤州市種植1 880.7 hm2、六枝特區和鐘山區種植1 287.8 hm2和406.2 hm2。2019年全市辣椒總產量177 174.5 t,同比增13.97%;總產值60 347.5萬元,同比增長32.83%。
辣椒喜溫、喜光、喜較干爽的空氣,不耐寒,根系生長緩慢且不發達,不耐旱也不耐澇。適宜pH值為6.2~7.5中性和微酸性、疏松、且養分均衡充足土壤生長。適宜生長的溫度為15~33℃,適宜種子發芽的溫度10~35℃(最佳為25~32℃),適宜苗期生長的最佳溫度白天為25~30℃,晚間為15~20℃。適宜花芽分化的溫度18~23℃。不同生長期所需水分有所不同,生長期內所需水分相對不多,但不同生長期所需水分有所不同。適宜生長的空氣相對濕度為60%~80%。對光照長短和光照強度的要求不嚴格,但成花期需要較強的光照,一般在20 000~35 000 lx時利于開花[1-5]。
六盤水種植辣椒,應當著重選擇以抗藥性強、豐產性好、耐熱耐寒性強,以及株型緊湊與掛果率高的優良品種。根據六盤水海拔、土壤、氣候特點,推薦種植線椒品種為川辣9號、川辣10號、香辣王1型和香辣王11型、辛香4號等;牛角椒品種為永利109、春椒9號等;甜椒品種為甜雜一號、黃貴人、超級甜椒等。
4.1.1 種子消毒 將辣椒種子用干凈的常溫水(自來水或井水)提前浸泡8~12 h后在55~60℃的溫水里浸泡15~20 min,倒出溫水只保留水面高于種子表面,慢慢加入自來水或井水使溫度自然冷卻至35℃左右,再用10%的磷酸三鈉溶液浸種25 min左右,之后用清水沖洗干凈[1]。
4.1.2 床土消毒 提前10~15 d騰茬,每1 m2苗床用40%多菌靈10 g加硫酸鋅10 g,拌10 kg細潮土,均勻灑于苗床表面,用釘耙來回淺劃,最后每1 m2用辛硫磷5 g兌水均勻灑在苗床表面,用釘耙翻10~14 cm深[2]。
4.1.3 配制營養土 選用種過豆類或蔥蒜類蔬菜的土壤,準備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土壤與有機肥按1∶1拌勻。營養土配制好后,2/3作墊籽土,1/3作為蓋籽土[2]。
采用小拱棚進行育苗,在苗床上鋪1~2 cm的營養土,播上消毒處理過的種子,然后蓋1.5~1 cm營養土[3]。
4.3.1 控溫控濕 播種至出苗期,溫度以28~30℃最適宜,濕度以土壤相對含水量70%~80%為宜,保證出苗率。
入庫河道河岸緩沖帶是指河岸區域生長豐富植被的區域,是河道與農田的過渡區域,對溶質運移、泥沙滯留、棲息地營造等均具有良好的作用。因此,河岸緩沖帶可看作入庫河道的自然屏障。在入庫河道生態建設中需結合河岸的斷面形式,設置適宜的緩沖帶,重點考慮緩沖帶的寬度、長度、破碎度、優勢植物種、植物分層數等。
4.3.2 低溫煉苗 當辣椒苗處于1葉1心至2葉1心期時,使辣椒苗處在3~7℃下3 d,每天6~7 h,能促進辣椒苗抵御移栽后常見的倒春寒[1]。
4.3.3 干旱煉苗 當辣椒苗2葉1心至3葉1心時,讓辣椒苗有萎蔫現象,第2天早上苗雖能成活但80%~90%的苗沒有露水才澆水。進行干旱鍛煉使其形成龐大根系,提高對干旱的抵御能力[1]。
出齊苗后的2~3 d用0.3%尿素與0.1%磷酸二氫鉀混合液噴施1遍,之后用清水澆1遍以避免燒苗。在完成干旱煉苗后隨澆水一并再施肥1次,施肥方法與施肥量與第1次相同[2]。
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清除殘枝枯葉和雜草。結合六盤水市土壤肥力配方施肥,每667 m2施優質腐熟農家肥3 000 kg左右,或用柳葉秋生物有機復合肥代替,每667 m2施用量為150~200 kg,配施氮、磷、鉀含量分別為15%的三元復合肥65 kg/667m2作為底肥混合施入25~30 cm的土層中,然后整地起壟[6]。
4.6.1 移栽前準備 移栽前1 d先將苗床澆1次透水,用1 000倍的病毒A、病毒K或高錳酸鉀溶液噴1遍[2]。
4.7.1 適時澆水 定植時澆1次水,過3~5 d后再澆1次緩苗水。“門椒”膨大時,結合追肥澆1次大水。后期根據天氣和地面干濕度決定是否澆水。澆水應選擇晴天的早上,澆水后注意通風排濕[2]。
4.7.2 科學追肥 移栽成活后,結合澆水每667 m2施尿素3~5 kg,磷酸二氫鉀1 kg。采第1次果后,每667 m2施尿素10~15 kg、硫酸鉀10~15 kg,隔15~20 d后再施1次[6]。
4.7.3 化控及整枝 當辣椒3~4葉時或初花期生長過旺徒長時,用多效唑、矮壯素或縮節胺等植物生長調節劑進行化控。為提高秋延后大棚辣椒的坐果率,可于上午10時以前用濃度為15~20 mg/L的生長素抹花,在生長盛期要及時去掉下部側枝[2]。
辣椒定植后一般經過50~60 d即可采收上市。如果當時價格合理,可以采綠椒銷售,最后采紅椒銷售。辣椒貯藏也是提高經濟效益的有效措施,貯藏的辣椒主要以中、晚熟品種為主,備貯的果實要求肉厚,色深有光澤而無病斑、蟲蛀、裂口等。貯藏辣椒可鮮椒儲藏,可干椒儲藏,根據市場需要調節。
六盤水辣椒苗期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蟲害主要有蚜蟲、潛葉蠅、卷球鼠婦等。移栽到大田后,遇高溫干旱極易發生病毒病。根據不同時期病蟲害發生規律,采取不同的病蟲害化學綜合防治措施。
4.9.1 苗床期 猝倒病用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聯WG有效成分1.0、1.5 g/m2、18.7%吡唑醚菌酯·烯酰嗎啉WG 0.8 g/m2或72.2%霜霉威鹽酸鹽AS 4.5 g/m2進行防治。立枯病可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64%的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隔5~7 d噴藥1次,連噴2次[2,6]。
4.9.2 大田期 主要病害為炭疽病和青枯病。如發病,可用 0.136%赤·吲乙·蕓薹10 000倍液+60%唑醚·代森聯水分散粒劑750倍液+0.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3 000倍液+康樸液鈣1 500倍液+康樸液硼1 500倍液;霜霉病及青枯病,可用0.136%赤·吲乙·蕓薹10 000倍液+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3 000倍液+0.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3 000倍液+康樸液鈣1 500倍液+康樸液硼1 500倍液進行防治[2,6]。
大田期蟲害主要為蚜蟲,發現蟲害,可清除田間及其附近的雜草,減少蚜源。或者使用藥劑防治,選用10%的吡蟲啉1 000倍液或1%蚜虱凈2 000倍液噴灑[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