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浩(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科技學院)
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是保障經濟發展的基礎,經濟在不斷發展增長的同時又會在一定程度上為自然環境及資源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人們在長期的經濟建設中并沒有重視到自然環境和生態保護的重要性,只是在自然地饋贈下大范圍的開采和利用。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后,開始實施一系列的措施進行環境保護工作,而不是像以往一樣毫無節制地使用生態環境。循環經濟的理念提出之后,人們就不斷探尋著循環經濟理念,希望能依靠這一理念來解決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主要生態與環境問題。
循環經濟理念的提出讓人們意識到了,可以根據生態規律來進行經濟活動,是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方式。將原本單線的經濟生產結構改變為循環型的經濟生產結構。實現了經濟閉環的同時將經濟發展流程重構,參考生物鏈的循環方式,從新組成新的經濟發展模式。這樣一來就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保護了生態環境,讓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共同進步。循環經濟的提出是工業化以來經濟結構可持續轉變的一種全新的發展方式。
一直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都是以環境犧牲為代價的,得益于得天獨厚的環境條件,我國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但是企業在建設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危害,進而引發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在科學的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被提出后,國家積極開展環境保護工作,將環境保護視為國家建設的頭等大事。為了適應國家政策,大小企業紛紛關注企業環保,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經營成本。在循環經濟具體實施之后,企業對生態的強烈污染得到了治理和約束,卻因為多出的環保性操作,讓企業多出了許多經營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環境管理成本。
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使得企業不得不主動凸顯自己的競爭優勢,將自己的產品進行良性包裝,從實際的角度出發讓產品更有規劃性和設計性。進而博得消費者的注意力,獲得市場占有率。但實際的市場發展隨著競爭力的提高帶來了巨大的產能過剩的問題,因此,企業想要獲得更多的認可與關注就不得不從生產速度和產品價值等方面入手。在循環經濟的作用下,企業環境管理成本提高。受限于巨大的成本壓力,部分企業容易在市場成本競爭中失去成本定位方向。
企業的競爭終究還是產品的競爭,產品質量直接關系著企業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基于循環經濟進行企業成本管理,就要對企業生產過剩和廢棄的生產資源進行再次的合理運用,成為企業生產的新的資源。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需要具備更高的產品生產技術水平,同時具備更加雄厚的生產成本。但是在實際的經營狀況之中,企業會過分注視眼前既得的經濟收益,忽略掉循環經濟理論的實際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質量管理成本。
企業的發展依賴于人才的操作,人才是企業生長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點之一。企業的一切生產活動和重大決策的執行都需要有人才作為執行基礎。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下,企業對人才擁有大量的需求,因此,企業對人力資源的投入也會因此而提升,隨之而來的就是企業對人力成本控制能力的持續下降。在循環經濟的作用下,企業又必須增添一部分具有高素質的人才來維護循環經濟理論在企業中的運行。這樣一來就為企業帶來了全新的人才壓力。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會對周圍的自然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此時便要對環境進行責任上的管理,在此期間形成的成本就是企業的環境管理成本。為了更好的進行環境成本管理,就要從企業的生產方面入手,降低生產過程中為周圍環境帶來的危害,降低環境影響。在經營過程中要提高企業自身的環保責任心,堅持在環保的條件下進行經濟生產。基于循環經濟的作用,企業必須要支付一定的環境管理費用,將環保理念貫徹到日常的經濟生產之中。跟隨國家的各種環保和經濟建設方針,將環境成本管理融入到企業整體的成本管理工作之中。樹立正確的環境管理觀念,科學合理的展開環境成本管理工作。
企業的成本管理需要根據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變化去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基于循環經濟的管理模式,企業要對自己的產品市場擁有足夠清晰的定位,之后再通過各種成本管理工具,讓產品能夠屹立在市場之中。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企業首先要在產品的生產工藝上不斷精進,提高產品質量,讓產品可以擁有較高的使用價值。讓消費者可以在擁有更多產品選擇方向的同時更加認可產品。其次要在產品生產成本和最終定價上作出良性處理,深化產品的性價比,盡可能在控制價格的同時提高產品質量,進一步加強企業的成本管理。
我國一直以來都是在以環境為犧牲品發展經濟,在有了一定的實力水平和經濟基礎之后,才開始日漸重視起環保的重要性。因此在循環經濟下的企業成本管理開展時間要相對較晚。對此,企業可以借鑒國內外已經相對成熟的成本管理辦法,在各個行業、各個學科統一開展成本管理學習。企業成本管理模式要側重于管理與經營,將多種管理方法融入到企業的成本管理之中。企業在進行成本管理工作時要擁有一定的效益思維,一切的工作都要以市場需求為主,跟隨市場需求展開工作,利用產品的質量、品質和多樣化來爭取市場空間,進而幫助企業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擴大市場份額。
如今企業成本管理工作已經向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在不同時期企業都會有具有針對性的成本管理方案。基于循環經濟理念,企業應當將環境保護作為成本管理的重點內容,走全面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在發展企業經濟的過程中要以更為豐厚的經濟收入為主要導向,選擇適合企業生產經營模式的成本管理方案。面對先進的、全新的成本管理辦法也要積極嘗試,并在不斷的試探中勇于創新,探尋適合自己的方案方法。除此之外,獎勵機制的實施也是保障循環經濟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發揮強大作用的有效手段之一。獎勵機制的投入使用會讓企業員工具有更加濃厚的積極性面對企業成本管理工作,并有利于企業成本管理創新。
企業成本管理工作需要公司上下不同層級的職能共同完成,從管理的角度上出發,每一級別都擁有不同的成本管理任務,通過對成本進行評估的方式來完善成本管理工作。想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要從監督機制的建設入手,讓企業的內部管理不斷優化,這樣一來就能夠從源頭上把控企業經營成本,實現更科學有效的成本管控。其次要實現封閉督辦制,讓企業的每一項制度都能夠落實到位。企業的成本管理要以督辦曝光臺的各項信息為基準,該平臺專門負責成本管理工作的各項事宜。同時負責成本管理的一切后續工作。
循環經濟下的成本管理工作較為復雜,工作難度較高。在進行成本管理的過程中極易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降低管理效果,因此就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具備良好的管控意識和更為專業的素養與能力。同時還要善于觀察和學習,讓企業成本管理能夠適應循環經濟理論,正常運行。了解企業在實際發展中的各種情況,讓成本管理工作更加具有針對性。企業在面對成本管理工作者時要意識到工作人員在成本管理中的重要性,為提高員工積極性做鋪墊,定期展開培訓計劃,加強循環經濟理念在工作人員心目中的印象。
成本管理工作不僅僅是物質成本,還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人的成本。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主動關注人的管理,可以加強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利用企業的文化,在員工之間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進而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首先要在企業經營過程中注重以人為本的核心經營理念,讓員工處于一個溫馨良好的氛圍里完成日常工作,這樣一來可以使得企業獲得良好的隱性成本,進而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其次,基于循環經濟的企業成本管理需要有專業的人員進行控制與管理,在企業內部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循環管理理念深入人心,進而加深循環經濟下的企業成本管理。
綜上所述,基于循環經濟的企業成本管理是當前我國企業成本管理研究的主流方向,符合我國國情和經濟發展態勢。本文針對循環經濟下企業展開成本管理工作出現的各種問題,提出了一些解決思路與設想,希望對企業成本管理研究提供借鑒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