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英,陳文新
(1.濟南市濟陽區(qū)農業(yè)農村局,山東 濟南 251400;2.濟陽區(qū)新市鎮(zhèn)人民政府,山東 濟南 251403)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我國農業(yè)也得到前所未有的發(fā)展。雖然農業(yè)生產力不斷提高,但是還未達到預期的發(fā)展目標。為了增加農作物產量,提高農業(yè)效益,需要對土壤檢測工作加以重視,嚴格控制各個檢測環(huán)節(jié),為農業(yè)生產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給農業(yè)種植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促使耕作效率和質量提升。因此,在新形勢下,積極探索土壤檢測的有效路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植物生長過程中,土壤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其具備一定的肥力,與植物生長息息相關。在不同地區(qū),土壤類型不同,其所具備的養(yǎng)分也具有差異性,對植物生長有不同的影響。要想進行科學的種植,有必要對土壤進行相應檢測,不斷提高檢測的準確性,以有針對性的進行種植。
與此同時,土壤屬于一個多樣化的物質系統(tǒng),開展土壤檢測,也有助于為植物生長提供必要的基礎。土壤檢測工作具有系統(tǒng)性、復雜性特征,涉及的內容比較多,且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在實際檢測過程中,還存在多種影響土壤檢測的因素,若是不能及時將不良因素排除,將會加大檢測誤差,難以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對日后的植物種植工作開展是不利的。為此,應該注重提升土壤檢測準確性,要求相關檢測人員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在第一時間消除影響土壤檢測的因素,以保證檢測結果的真實性,為我國農業(yè)發(fā)展提供可靠的參考,促使其能夠蓬勃發(fā)展[1]。在提高土壤檢測準確性的基礎上,還有助于促使農業(yè)生產選擇性更多,在優(yōu)化農產品生產質量的基礎上,也可降低生產成本,進而實現理想的經濟效益,提高農民收入,改善其生活水平,促進社會進步和發(fā)展,穩(wěn)固我國農業(yè)大國的地位。
在土壤檢測過程中,溶試劑的配置屬于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最初始的步驟,對之后的檢測工作具有重要影響。因此,應該保證溶劑試劑配置的科學性、合理性。在實際配置中,需要對物質進行稱量,由于存在多種不確定性的因素,所以不可避免的會產生稱量誤差。要想最大限度縮小誤差,需要采用增量法等措施進行稱量。其中,最重要的是科學選擇電子分析天平,在秤盤上放置稱量,然后準確讀出實際顯重,再將相關物品放置到天平上,完成該環(huán)節(jié)之后,還需要準確的記錄天平的數值[2]。最后,需要對上述獲取的兩個數據開展相關的處理工作,以了解最終稱取的物品實際重量。此外,應該值得注意的是:配置中應該對使用水進行嚴格的要求,一是要保證所使用的水為純凈水,其等級達標,二是要做好容器的清洗工作,其清洗的次數不得少于3次,以免因為清洗不凈對稱量的精度造成不利影響,為溶液的配置質量提供保障。在配置溶液試劑工作完成之后,還需要將其完好的放入到相應的試劑瓶中,并合理的進行轉移,避免溶液濺出。
土壤樣品科學采集與處理也是土壤檢測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在開展此環(huán)節(jié)時,需要以相關的標準和規(guī)范為基礎,以促使檢測結果真實性提升。例如,在土壤樣品采集中,應該根據分散、等量等標準開展此項工作,促使其有序進行,減少不必要的問題發(fā)生。為了確保采集的有效性,需要設計多個取樣點,一般情況下不得少于十個。另外,還應該科學的對采集深度進行有效的控制,促使其一致,不得在肥堆、溝渠等部位進行取樣,容易降低采樣的科學性,會影響土壤成分含量的真實性。在完成土壤樣品采集工作之后,需要有效開展樣品的處理工作,要規(guī)范采取自然風干,并合理的進行磨碎、過篩,為之后的土壤檢測奠定良好的基礎,有利于提升檢測效率與質量。面對測定揮發(fā)性化合物,應該注重對其科學的保存,如可將相關樣土裝入廣口瓶內,避免對土壤成分造成不利影響。在土壤樣品采集中,也會遇到易分解的待測有機物樣品,此時為了降低其分解程度,最好將其放在低溫環(huán)境下,以保證相關檢測工作的完善性[3]。
為了實現對土壤樣品的有效保存,還需要制定相應的保存制度,以制度約束相關工作人員,使其做好相關的保存工作,加強對土壤樣品管理的重視度。在進行實驗室分析之前,就需要強化對待測土樣的保護,應該保證其成分不變。這就需要防止實驗室內出現交叉污染等不良現象,為土壤樣品保存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以免其受到不良影響,干擾土壤檢測工作高效進行。
檢測儀器質量高低直接關系著檢測結果,影響著檢測數據的精準性。為了有效進行土壤檢測工作,應該注重檢測儀器及測量器的選擇,對其精度進行全面的考慮,確保其和檢測樣品項目相符,以減少檢測誤差。在使用檢測儀器及計量器之前,還需要做好相關核查工作與校準工作,為實際檢測工作開展提供有利條件,以提高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同時,在檢測儀器長期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對檢測儀器設備造成不良影響,所以還需要定期對其進行維護和保養(yǎng),以促使其性能完善、功能齊全,始終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tài)當中,進而實現預期的土壤檢測效果。在土壤檢測前,還需要對檢測環(huán)境與條件進行分析,確保其能夠達到相關標準與要求,嚴格執(zhí)行檢測條件規(guī)定,以推動土壤檢測工作高效進行。
在進行土壤檢測時,對檢測質量的控制也是至關重要的,是提高檢測結果精準性的重要路徑。為實現該目標,檢測實驗室應該立足實際,制定完善的控制質量計劃,以此為依據開展相關的質量控制工作。在實際檢測環(huán)節(jié),可采取多樣化的方法,如人員比對、盲樣檢測等,以確保檢測質量,提高檢測結果的科學性。
為有效落實檢測儀器質量檢查工作,應該建立健全的檢查制度。在檢查過程中,一旦發(fā)現不合格的儀器,需及時進行改進和處理,以為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保駕護航。此外,土壤檢測屬于一項精密度高的工作,對相關器材要求十分嚴格。因此,在進行土壤測量工作時,應該保證所使用器材的質量,對其進行全面的檢測,若是發(fā)現異常情況,應該及時進行處理,確保其可達到相關的檢測適宜標準,避免因為其精度誤差影響檢測結果。
實驗室是土壤檢測的主要場所,其環(huán)境條件在一定程度上也對檢測結果產生著影響。主要是因為當環(huán)境變化時,容易導致土壤內含物質發(fā)生改變。如,空氣質量的變化。所以,為了進行有效的檢測,減少檢測誤差,需要積極進行實驗室檢測環(huán)境的優(yōu)化,對實驗室中的濕度與溫度進行嚴格的控制,促使其在合理范圍之內,以免影響土壤檢測結果。
除此之外,檢測人員的操作行為對土壤檢測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因此,還應該加大對檢測人員的培訓力度,促使其嚴格按照流程進行操作,保證操作的科學性,有助于降低人為操作導致檢測誤差加大現象的發(fā)生,對確保檢測結果準確性具有重要意義。另外,還需要強化素質教育,促使其技術素養(yǎng)逐漸增強,以更好的開展土壤檢測工作,以負責的態(tài)度開展相關的檢測工作,提高操作水平,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為了提高土壤檢測的準確性,需要積極開展原始記錄的檢驗,以便對相關信息進行核對。如,檢測過程信息、檢驗結果信息。同時,原始記錄也能夠為檢測數值信息的追溯提供重要依據,對檢測結果的真實性、可靠性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土壤檢測人員應該提高對原始記錄檢驗的重視度,加大對原始記錄的保護力度,確保其全面、真實、完整,為后續(xù)的檢測分析工作開展提供良好條件。另外,還需要認真標注樣品的時間、名稱、儀器濕度等數據,以在檢測結果查驗過程中,為其提供相關的數據[4]。
在各種記錄的檢驗工作中,應該進行全面的記錄,為提高相關數據的價值,可將其繪制成相應的圖形或者表格,一是可及時對數據進行分析,提高分析效率與質量,二是能夠為相關查閱者提供便利性,對最終結果準確度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做到原始記錄科學歸檔,能夠為日后農業(yè)生產做出科學指導,對土壤檢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總而言之,土壤是植物生長的基礎,與農業(yè)發(fā)展息息相關。因此,應該有效開展土壤檢測工作,采取多種措施提升檢測的準確性,不僅要借助一定等級的純水配置溶液,科學添加土壤質量控制樣,而且還需要積極改善實驗室環(huán)境,及時排除不穩(wěn)定性因素,合理校對測量器具,為實際檢測工作開展奠定基礎,以確保土壤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推動農業(yè)又好又快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