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qū)實驗小學 莊月蓉
《最喜歡的水果》一課貼近學生生活,生活化、趣味化較濃。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走進學生心靈,引領學生開展活動,讓學生動起來,在活動中經歷統(tǒng)計過程,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過程,不知不覺構建統(tǒng)計知識,展現(xiàn)知識美,展示心靈美。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人們集中于某個對象并具有特定感情色彩的心理狀態(tài)。
1.體驗統(tǒng)計方法。學生明白了舉手、站隊、投票三種方法都可以來統(tǒng)計數據。
2.體驗分類方法。分類是統(tǒng)計知識的基礎。教師以一幅無序的水果圖引導學生進行同類事物歸類,小孩子憑借生活經驗懂得把同一種水果放在同一個盤子里,也為后面的行動做好引子。
3.體驗排列方法。教師又讓每個小孩子選擇喜歡的水果,并要求小孩子排隊。小孩子在教師的引導下,懂得同類水果放一起也就是站的時候喜歡同一種水果的小朋友應該站一排。每個小生命在活動中自由選擇,有序地正確地站在相應的隊伍里。
4.體驗數數方法。在教師的引領下,孩子們明白了數數的一般方法,要么1個1 個數,要么2 個2 個數,要么3 個3個數……
5.體驗列表方法。列表法是統(tǒng)計的一般方法。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懂得表格的含義。
本課教學重點是象形統(tǒng)計圖的形成。教材直接呈現(xiàn)小明調查小朋友喜歡吃哪種水果的統(tǒng)計圖。學生是第一次學習統(tǒng)計,生活中也很少接觸到統(tǒng)計的概念和統(tǒng)計的過程,如何讓學生建立統(tǒng)計觀念尤其關鍵。教師緊扣目標把準教學起點,通過一系列的經歷統(tǒng)計的調查活動,化靜為動;以一幅排列雜亂的水果圖開展活動,化無序為有序。活動中學生經歷了對數據的收集及簡單分析的全過程,建立了如何進行統(tǒng)計的表象,形成了初步的統(tǒng)計意識。
活動一:以全班為單位。
從對訪談的分析中筆者得出這樣的結論:一些英語學習者的英語水平之所以低下,與英語學習大環(huán)境、教師、學習內容和學習者個人的素質(包括性格、情商等)這幾個因素都有關系。盡管教師和學習內容這兩個因素的作用不可忽視,但是學習者個人因素起了很大作用,學習動力的嚴重缺乏或不成熟的情商(不清楚自己哪個階段應該干什么以及較弱的情感控制力)造成了他們的英語學習現(xiàn)狀。C男和C女都認為英語學習是一個負擔,都決定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后放棄英語學習。
1.提出問題:用什么方法能一下子知道咱們班喜歡吃哪種水果?
2.引出統(tǒng)計方法:怎么站隊?你也站起來,我也站起來,怎么能一下子就看出來?
3.學生有序站隊:喜歡蘋果的站一排,喜歡梨的站一排。
4.經歷數據收集:怎么數?怎樣才能不重復、不遺漏?
活動二:以小組為單位。
1.明白活動要求。
2.整理數據:各小組長匯報,展示填表結果。
3.繪制象形統(tǒng)計圖:按小組行動,每組成員選擇喜歡的一個水果上臺有序地貼在相對應的位置。
4.互動反饋:以全班為單位,說說喜歡哪個小組貼的統(tǒng)計圖?
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生動活潑、主動發(fā)展的活動中,與教師積極互動,機智而不失時機地思考著,大方而不拘小節(jié)地交流著,開心而不由自主地構建著,真正實現(xiàn)心靈一次又一次的相約與碰撞。
陶行知先生說:教學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有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動心的深處。教師要以豐富的情感、富有個性的教學風格、準確到位的課堂語言,呵護著幼小心靈,激勵、喚醒、啟迪孩子思考,為他們構建統(tǒng)計知識架起樂于參與、樂于釋放、樂于收獲的心靈相通之橋。當學生面對排列無序的水果時,教師簡約的語言“用什么方法能一下子就知道喜歡哪種水果”指引學生思考的方向;當學生對用站的方法回答得模糊時,教師啟迪的語言“喜歡吃蘋果的小朋友站在自己的座位上,喜歡吃桃子的也站在自己的座位上,能一下子看出來嗎?”指引學生重整思路、重理方法。當孩子提出問題“香蕉比桃子少幾個?”時,教師激勵的語言“這個問題好不好?想把這個問題送給誰來回答?”指引學生互動互助,共享資源。教師以自主的個性魅力,開放了課堂,增進學生心靈的互動,架起學生心靈交流之橋。
評價是檢驗教學的手段。教師在評價孩子對知識掌握程度時,從能認識統(tǒng)計圖、會看統(tǒng)計圖提問題、會從一組無序的數據信息進行簡單整理、畫成統(tǒng)計圖入手,使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及時處理信息,構建系統(tǒng)化知識,初步納入統(tǒng)計知識體系。教學中,教師要安排合理、有層次的練習,使每個孩子綻放出美麗的心靈花。
練習一:評價認識統(tǒng)計圖的能力。
1.欣賞懶羊羊排列的統(tǒng)計圖,強化統(tǒng)計圖知識。
2.填寫統(tǒng)計表,強化統(tǒng)計表知識。
3.解決統(tǒng)計問題,強化統(tǒng)計的分析與應用。
練習二:評價處理信息的能力。
1.用統(tǒng)計方法整理一組無序的電腦圖片,檢驗學生整理數據的能力。
2.用簡單圖形代替實物進行統(tǒng)計,實現(xiàn)形→物一一對應的轉換,檢驗學生靈動的統(tǒng)計方法。
每個孩子在以上兩個指向性練習和教師的引領下,輕松而又快樂地完成任務,臉上溢滿笑容。
總之,本課教學中教師引領的核心在于激趣、引疑、誘思,學生樂在其中,興趣盎然,每個心靈都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