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實驗小學 蔡雙治
有學者曾指出:“問題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是教育教學的核心基礎,學生需要利用理性的力量逐漸成為優秀的問題解決者。”因此,在開展數學教學時,教師要利用問題導學使學生充分了解學習內容,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
數學教學中,應用問題作為教學引導可以為學生的學習指引方向,使學生的學習具備較強的時效性以及針對性。以往的教學過于重視解決問題,忽視了問題提出的重要性。提出的問題可以是教師提前準備好的問題,也可以是在教學過程中的隨機生成的問題。
教師提出問題時需要明確“教什么”“學什么”。一個真正有價值的問題具備較強的指引效果。一方面,問題的提出可以引起學生的疑問,指導學生提出其他問題;另一方面,問題也可以成為學生積極學習的動力,促使學生不斷地分析和發掘其他數學內容。以《線的認識》這一課程為例,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在課前為學生展示幾張關于線的圖片,并提出問題:“以上這些線有什么特點?”有的同學集中注意力開始分析,有的同學開始積極查找教材。隨后,教師又提出問題:“一個點可以有多少條線?”部分學生提出:“那兩個點呢?”學生開始帶著問題尋找答案。這種問題導學的方式能使學生明確課堂的學習方向,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不斷的探究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
在開展數學教學時,教師提出問題后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使學生意識到問題的價值,針對問題學生需要保持從分析到接納的流程。小學教師應當指導學生提出高質量的問題,盡量引導學生避免二分式思維,推動學生不斷探究、分析。比如,教師在講解《正負數》這一課程時,學生不斷觀察、猜測、核驗,隨后得出結論,概念學習完成后,多數教師不再繼續下去,使學生的學習過程不知所然。由此,深度教學不可在教學后止于結果,應當繼續引導學生思考“整數與正負數的關系、正負數的運算等等”一系列問題,使學生不斷深入了解正負數的知識概念,活躍學生的學習思維,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上升。并且,這種教學方式的應用也使得學生更容易理解知識,豐富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和知識層面。
問題導學不僅需要學生提出問題、應用問題,教師也需要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反思。在開展數學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不斷的提問、反省等方式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反思問題作為高品質的思維方式,具備聯動、互動以及主動的特征。教師可以應用“頭腦風暴”的方式,首先將所有問題匯總,隨后對問題進行反思、核驗,并對零散的問題進行歸納,進一步推動學生探究數學知識,培育學生的反向思維以及追問能力。比如,在講解《旋轉與角》這一課程時,首先,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觀察各個圖形的角,包括角的大小、度數。在觀察中,學生逐漸發現,兩邊叉開越大角就越大。隨后有學生提問:“若是兩條線重合呢?”其他學生紛紛指出:“角是圍繞一個定點的兩條線構成的,若是重合則變為直角。”大家開始驗證這一問題,又發現鈍角是由直角和銳角組成的。對問題的反思、驗證為學生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數學知識使學生的理解更加深刻。
由此,教師需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追問,敢于提出問題,并對問題進行反思,進而促進學生思考能力的上升,保證學生的學效果,推動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問題加工的過程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問題導學需要教師在提出問題后指導學生加工問題,使教學內容更上升一個層次,通過問題加工,學生可以提出獨特的、有價值的問題。教師需要從以下方面進行引導:一是培育學生的元認知能力,二是引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比如,教師在講解《2、5 倍數的特征》這一課程時,首先,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得出最終結果。隨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問題反思,并提出“你是如何應用這個方式的?你為何要這么想?”等問題,這種問題的提出使學生開始反思結果,深度挖掘其他內容,推動學生尋找支撐知識的依據,為問題的提出提供了基礎,保證了問題的質量和教學效果。
由此,對問題加工后,學生的學習思維出現了創新,保證了教學的效果,推動了數學教學進度。并且,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時,問題加工可以保障教學知識內容的豐富性和創新性,促進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
問題導學教學方式以問題作為教育教學的基礎,促進了學生掌握問題的學習方向,使其深度探究具體的數學教學內容。教師在這一過程中需要重視學生提問如何與教師提問相結合,進而保證教師與學生的教學互動,引導雙方共同思考、共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