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楊青青
敘永縣,隸屬四川省瀘州市,位于四川盆地和云貴高原過渡地帶的中低山區 ,總面積2977平方公里。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 ,四季分明 ,降水充沛 ,日照偏少,曾是四川省油茶重要產區,油茶栽培歷史悠久。同時,油茶是該縣歷史上重要的傳統林業產業,是山區農民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之一。2014年,國務院、省政府先后出臺《關于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將油茶列入木本油料發展產業之一,為油茶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指導性意見。為進一步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切實把油茶產業打造成為特色優勢產業和綠色富民產業,同年,縣委、縣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四川烏蒙山雨陽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龍頭企業,把油茶產業列入雨陽公司農業產業化示范重點投資項目,作為生態園生態種植和特種加工的主導產業,為全縣油茶產業基地的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撐、示范作用和種苗保障,帶動全縣油茶產業發展。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把油茶產業作為扶貧產業全力推進,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主體”的原則,出臺了《油茶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確保油茶基地新造一片成林一片。截止目前,全縣油茶種植基地面積已達8.6萬畝,初步掛果3.8萬畝。
(一)規劃先行。2014年,為快速推進油茶產業建設,縣政府組織編制了《敘永縣30萬畝油茶產業化發展規劃》,分三步走,規劃到2020年建成油茶產業基地30萬畝,為油茶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在實施過程中,根據我縣自然條件及土地資源的實際,結合油茶發展品種的唯一性、特殊性,本著穩妥、可行的原則,縣政府逐步調整了油茶產業發展規劃。規劃到2025年,實現新建油茶基地15萬畝,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區和南部山區,包括敘永、落卜、兩河等15個鄉鎮。
(二)龍頭帶動。一是龍頭企業自建基地。龍頭企業向規劃區農戶租用土地,付土地流轉費,建設核心示范基地。建設資金由企業自籌,享受政府有關油茶產業的扶持政策。二是訂單保底發展。通過政府引導,農戶或專業合作社為主體建設油茶基地,農戶或專業合作社出地、投勞、管理,投產后龍頭企業按保護價收購。基地建設種苗由龍頭企業組織按成本價提供,并提供技術服務,種苗價格由物價部門核定后。種苗款由龍頭企業先期墊付50%,政府補助50%。龍頭企業墊付的種苗款在種植戶基地投產后交售果品的收購款中逐年扣除。政府補助資金在整合涉農項目資金和財政支農資金中解決。

育苗基地管護現場

種植戶油茶采摘

油茶高產種植示范基地
(三)多元投入。一是整合資金投入。按照“統籌規劃、相對集中、用途不變、渠道不亂、各負其責、各記其功”的原則,整合林業、農業、財政、扶貧、發改、水利等部門的涉農項目資金專門用于油茶產業基地建設的種苗費補助。縣財政、林業、農業等部門整合涉農項目資金5000萬元,用于油茶基地、園區和油茶加工廠建設。二是縣級財政專項投入。建立油茶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發展期內,縣財政每年安排2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油茶產業發展。三是金融支持投入。支持金融企業給予貸款支持,政府給予擔保和貼息,鼓勵社會資金投入油茶產業。四是社會投入。龍頭企業作為油茶產業發展主體,累計投入資金近1億元,用于基地、園區和油茶加工廠建設。

茶果剝殼晾曬處理
(一)經濟效益。按照公司與農戶簽訂的回收保底價和當期產果的最低標準測算,初果的前三年,平均畝產1500斤計算,農戶每畝每年收益為3000元,第8年起進入盛果期,第12年起進入豐產期,綜合測算,每畝年產3500斤,農戶每畝年收益達7000元。與傳統種植的農業作物無可比性,與經濟作物相比,優勢也比較明顯。
(二)生態效益。油茶樹適用能力強,發展油茶生產,有利于水土保持,綠化荒山 、坡地,保護地方生態環境;同時油茶屬花果同株作物,觀賞性很強,帶動鄉村旅游產業發展。
(三)社會效益。在已建成的8.6萬畝油茶基地,蓋全縣18個鄉鎮2117貧困戶,10027人,其中:47個貧困村,985貧困戶,貧困人口4531人;非貧困村1132貧困戶、5496貧困人口。帶動貧困戶發展油茶基地2.16萬畝,占全縣油茶總面積的25.1%,掛果投產后,可為貧困農戶年增收6000余萬元,將有效帶動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一)穩步推進基地發展。基于油茶品種的唯一性、特殊性,本著穩妥、可行的原則,放緩基地建設推進速度,每年按新建油茶基地1萬畝的速度推進,到2025年建成油茶基地15萬畝。廣泛籌措資金,積極爭取國家扶持,縣上整合涉農項目資金重點支持油茶基地建設,集中打造連片萬畝油茶示范片3個,建立種苗基地200畝,采穗圃200畝,力爭建成全省油茶產業示范園。
(二)強化大田管理。按照“三分建七分管”的原則,以龍頭企業為主導,對已建成的產業基地做好后續跟蹤,落實管護責任制,在集中連片的區域要設立管護標牌標識,鞏固基地建設成效。通過政府引導,由縣農業、林竹部門加大基地間套農作物的項目投入和技術指導,通過以短養長方式轉變農戶耕作習慣,增強農戶對油茶基地的自主管理意識,實現以耕代撫。
(三)加速推進加工廠建設。相關部門做好油茶加工廠建設的服務指導工作,盡快進行設備安裝調試生產,實現產業鏈的延伸,增強農戶發展油茶積極性,確保我縣油茶產業的健康穩定持續發展,力爭在今年10月底建成投產。
(四)加大科技培訓和科研合作。以龍頭企業為主體,引進專業技術人才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培訓和科技人員全過程技術服務,切實提高油茶集約經營管理水平。開展科研院所合作,加強與四川省林科院、四川農業大學、湖南省林科院、中國油茶開發中心等交流對接,針對性學習栽培豐產技術、油茶提取及深加工等技術,更好地運用新科技成果促進油茶產業發展。
(五)積極探索謀劃三產發展。充分運用金桂生態油茶農業產業園的區位優勢,突出油茶獨有的“花果同樹”特點,發展鄉村生態旅游產業。同時,建立油茶科普推廣展示中心,廣泛宣傳普及油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