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雷應雪 蔡曉林 張文靜 楊麗
天彭牡丹歷史悠久,起于商周,興于唐宋,逐漸形成規模和養花、賞花風俗。在陸游所作的《天彭牡丹譜》中記載:“牡丹在中州,洛陽為第一;在蜀,天彭為第一”,“天彭號小西京,以其俗好花,有京洛之遺風”,“天彭之花遂冠絕兩川”,可見宋朝時期牡丹花在彭州地區的盛況。千百年來,天彭牡丹一直以和洛陽牡丹并列的姿態,成為國內最著名的牡丹賞花基地之一。明朝開始,菏澤牡丹栽培規模擴大,與洛陽牡丹、天彭牡丹成三足鼎立之勢。
牡丹是彭州的重要城市元素,也是彭州對外宣傳的一張名片,牡丹產業更是彭州文化旅游、經濟發展的特色產業。一年一度的牡丹花節已經連續舉辦了35屆,每年清明節前后,吸引大量游客涌進丹景山欣賞牡丹盛景。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牡丹產業由過去觀賞為主拓展至食用、藥用、保健、旅游等多個領域,牡丹產業欣逢盛世,顯現出巨大的開發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洛陽牡丹空前壯大,菏澤牡丹強勢崛起,國內牡丹栽培觀賞三足鼎立之勢發生分化,天彭牡丹逐漸勢微,影響力慢慢落后于洛陽、菏澤兩地,甚至蘭州、銅陵都有逐漸超越天彭的勢頭。


彭州市高度重視天彭牡丹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2016年開始委托四川農業大學對彭州現有栽培牡丹品種資源進行鑒定整理,并對彭州牡丹產業發展和資源保護培育提出建議。隨著十八大以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實,根據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要求,2018年彭州市啟動了天彭牡丹保育項目,在丹景山鎮石河村新建天彭牡丹保育中心,占地45.5畝。2019年彭州市財政局下達牡丹保育中心采購項目資金322.1萬元,完成牡丹保育中心設計方案和項目實施。2020年四川農業大學對天彭牡丹保育中心牡丹品種現場調研與資料分析,確認的天彭牡丹保育中心現有牡丹品種114種,其中天彭牡丹品種(含新品種)18種,外地品種96種。
天彭牡丹保育中心加強與大專院校合作,開展牡丹保護、培育方面的科研項目,調節牡丹花期、品種培育和養分管理,為基地培養實用型專業人才,為今后彭州市牡丹產業的推廣和發展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從而使理論研究與生產實踐有機結合。天彭牡丹保育中心今后的主要發展思路是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做到四季有花,站的住腳、留的住人,同時要抓好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綠化提升改造、逐步開展科研工作,培育出更多、更美的牡丹品種,展示給廣大人民群眾,要建成集天彭牡丹品種收集、研發、繁育、種植、推廣應用、觀賞游覽、休閑賞花為一體的綜合性基地,要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天彭牡丹產業發展,做靚天彭牡丹文化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