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金 麟
高鼻羚羊
別稱:賽加羚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哺乳綱
亞綱:真獸亞綱
目:偶蹄目
科:牛科
屬:高鼻羚屬
種:高鼻羚羊

大家聽過最多的應該就是素有“高山精靈”之稱的藏羚羊,近年來因為眾多保護措施讓藏羚羊已經從“瀕危”下調至“近危”級別,然而它的近親物種高鼻羚羊依然處在“瀕危”狀態,也是牛科高鼻羚羊屬下唯一的物種。通過考古調查,在更新世地層發現了目前已知最古老的高鼻羚羊化石,經過久遠的物種進化,現在和古老化石中的高鼻羚羊外形并無很大的差異,這說明高鼻羚羊有可能是第四紀冰河時期后幸存的動物之一。
高鼻羚羊體長1米-1.7米,高鼻羚羊中等體型,尾長7.6-10厘米,肩高75-80厘米,體重36-69千克。高鼻羚羊的背部呈黃褐色,臀部、尾、腹部均為白色。高鼻羚羊在不同季節里,它的毛也是不同的。夏天的毛較短,且平滑;冬天的毛較長,顏色淡且濃密。
雄性高鼻羚羊是有角的,角長20.3-25.5厘米,呈淡琥珀色,并且基部約3/4具環棱。鼻骨高度發育,鼻部較大并向下卷曲,這也是它的顯著特征,鼻梁很挺,鼻內布滿毛、腺體和粘液管。它每個鼻孔里面都有一個具有粘膜的囊,可以使吸入的空氣加熱并變得濕潤,這也與它靈敏的嗅覺有關。高鼻羚羊的顯著特征,符合當下流行的“大眼睛高鼻梁”的審美追求,這也使它躋身于“高顏值”羚羊的行列了。

高鼻羚羊主要生活在荒漠或半荒漠草原地區。根據季節進行棲息地的遷移,每年的秋季,他們會組隊成群遷徙到南部較暖的山谷草原。在第二年的5月左右,組成5-6只至20-30只的群體再遷回夏季的棲息地,其遷移行程可達250-400公里。冬季多在白天活動,夏季主要在晨昏活動。
高鼻羚羊非常擅長奔跑,并且速度極快,被牧民稱為“長跑健將”,時速可達每小時100公里。即使是剛出生5-6天的幼體,奔跑的時速也可達30-35公里。高鼻羚羊有著非常靈敏的嗅覺、視覺,因此他們會憑著嗅覺來察知天氣的變化,憑借視覺可以見到1公里以外的敵害。
高鼻羚羊是“素食主義者”,主要以草類及低矮的灌木為食。取食植物種類和范圍比較廣,包括許多有毒或含鹽堿的種類。極耐渴,在取食青草季節能長期不飲水,只在缺乏青草的干旱情況下才尋找水源。
高鼻羚羊是“一夫多妻制”家庭。之所以是一雄多雌婚配制,是因為性別比例大約是1∶4 。它們發情期的開始于11月下旬,發情期間雄性高鼻羚羊的鼻子會膨脹起來,它們也不會進食,并且雄性高鼻羚羊之間還會進行激烈的斗爭,死亡率頗高。在通常情況下,每頭雄羊帶領5~8頭雌性羚羊,雌性羚羊孕期大約150天左右。經過長達5個月的妊娠期,就會迎來4月份的繁殖高峰期,每胎產1-3仔,一般一胎產下2仔。幼羚1個月后就可以食草了,雌性歲末(約8月齡)就可以進行繁殖了,雄羚則第二年才成熟。高鼻羚羊的獨特性表現在生育同步和躲避行為,在群體內雌性羚羊經常聚集成群進行產仔,不光在空間上聚集在一起,而且在時間上也是同步的,所以它們的繁殖期大致保持在同一時間段內。高鼻羚羊的繁殖力很強,當年生下的幼羚85%左右都加入繁殖,老羚羊96%參加繁殖。在可繁殖條件充足的情況下,高鼻羚羊的增長率可以達到60%-80%。
在過去,高鼻羚羊的數量是很多的,就是因為羚羊角作為名貴藥材,長期遭到人類大量的捕殺,所以在許多地區已經瀕臨滅絕,中國新疆地區也已經很久沒有見過高鼻羚羊了。IUCN紅色名錄在1996年時將高鼻羚羊列為易危,在2000年時成為低危,2002年起就成為極危。
中國的野生種群已經滅絕,已引種回國,在甘肅和新疆半散養,為恢復野外種群進行實驗和研究。高鼻羚羊現存兩個亞種,分別是俄羅斯亞種和蒙古亞種。俄羅斯亞種在一戰結束時不足1000只,幾乎滅絕,二戰結束時就恢復到了大約9萬只。在1960年時,數量猛增至130萬只以上,但是之后的數量就處于一直下降的狀態。之前分布在新疆西北部地區的高鼻羚羊可能屬于蒙古亞種,經過大量的調查,很多人都認為其亞種野外已經滅絕。此亞種廣布于40、50年代的蒙古西部的湖泊周圍,也有人曾推測,在我國新疆西部的邊境地區還可能有極少數的蒙古亞種殘存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