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召
(河南省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 南陽473003)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內分泌類疾病,其中2 型糖尿病(T2DM)占比高達90%以上,可引起多器官損害和功能障礙,導致一系列并發癥,影響身體健康,治療主要以控制血糖水平為主[1]。瑞格列奈屬于新型非磺胺脲類短效促胰島素分泌劑,能作用于胰島β 細胞,促進機體分泌胰島素,迅速降低血糖水平[2]。阿卡波糖是人工合成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能通過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延緩糖類吸收,平穩降糖,并減少并發癥發生,安全性高[3]。本研究旨在探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聯合瑞格列奈治療T2DM 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T2DM 患者146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二甲雙胍組和阿卡波糖組,各73例。二甲雙胍組男37例,女36例;年齡44~73 歲,平均(58.26±6.47)歲;病程1~12年,平均(6.25±2.45)年。阿卡波糖組男38例,女35例;年齡45~74歲,平均(58.95±6.34)歲;病程1~13年,平均(6.54±2.49)年。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符合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入組標準 (1)納入標準:均符合《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4]中T2DM 診斷標準;均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1 型糖尿病或其他糖尿病類型;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妊娠或哺乳期。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運動控制、飲食干預等常規處理。
1.3.1 二甲雙胍組 采用二甲雙胍(國藥準字H20051289)+瑞格列奈(國藥準字H20133037)治療,口服,二甲雙胍0.5 g/次,瑞格列奈1 mg/ 次,3次/d。以4 周為一個療程,連續治療12 周。
1.3.2 阿卡波糖組 采用阿卡波糖(國藥準字H20153002)+瑞格列奈治療,口服,阿卡波糖100 mg/次,瑞格列奈1 mg/次,3 次/d。以4 周為一個療程,連續治療12 周。
1.4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PBG)、糖化血紅蛋白(HbA1c)、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濟寧市潤煤工礦物資有限公司,型號:HF240-400) 檢 測 血 糖 水 平, 并 計 算HOMA-IR=FBG×空腹胰島素水平/22.5。(2)治療前、治療12 周后兩組抽取清晨5 ml 靜脈血,離心分離得到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進行測定血清空腹C肽、總膽固醇(TC)水平。(3)兩組不良反應(惡心、低血糖、腹瀉)發生情況比較。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空腹C 肽、TC 水平比較治療12 周后阿卡波糖組血清空腹C 肽水平高于二甲雙胍組,TC 水平低于二甲雙胍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空腹C 肽、TC 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空腹C 肽、TC 水平比較(±s)
TC(mmol/L)治療前 治療12 周后阿卡波糖組二甲雙胍組組別 n 空腹C 肽(ng/ml)治療前 治療12 周后7373 tP 0.88±0.070.89±0.090.7490.4552.05±0.211.74±0.1510.263<0.0016.74±0.326.82±0.301.5580.1215.23±0.156.15±0.2620.494<0.001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水平、HOMA-IR 比較 治療12 周后,阿卡波糖組患者FBG、PBG、HbA1c、HOMA-IR 均低于二甲雙胍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水平、HOMA-IR 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水平、HOMA-IR 比較(±s)
HOMA-IR治療前 治療12 周后阿卡波糖組二甲雙胍組組別 n FBG(mmol/L)治療前 治療12 周后PBG(mmol/L)治療前 治療12 周后HbA1c(%)治療前 治療12 周后7373 tP 9.50±2.419.42±2.350.2030.8395.26±1.185.88±1.243.0950.00214.36±3.5414.74±3.420.6600.5126.84±1.247.62±1.263.770<0.0019.52±1.219.47±1.130.2580.7975.58±1.256.15±1.322.6790.0084.36±0.564.24±0.521.3420.1822.42±0.353.25±0.4113.155<0.001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阿卡波糖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85%,低于二甲雙胍組的19.18%(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例(%)]
T2DM 的發病與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缺陷有關,是由于胰島β 細胞功能衰竭,導致胰島素分泌障礙,同時出現胰島素抵抗(IR)使血糖升高[5]。因此臨床應以改善胰島β 細胞功能,降低IR 為主要治療原則。
瑞格列奈可結合胰島β 細胞膜上特異性受體,通過關閉ATP 依賴性鉀通道,從而抑制K+外流,保證β 細胞去極化,開放Ca2+通道,使胰島素分泌增加。且該藥吸收好、起效迅速,同時能促進胰腺細胞分泌胰島素,降低血糖、血脂水平,改善IR 作用[6]。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12 周后阿卡波糖組FBG、PBG、HbA1c、HOMA-IR 均低于二甲雙胍組(P<0.05),提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阿卡波糖聯合瑞格列奈降低T2DM 患者血糖水平的效果優于二甲雙胍聯合瑞格列奈。分析其原因為,二甲雙胍屬于一線降糖藥物,能延緩胃腸道對葡萄糖的攝取,提高胰島素靶器官的敏感性,提升葡萄糖利用度,降低血糖水平;但對IR 作用較小,降壓作用迅速,且與胰島素雙重作用易發生低血糖現象,療效欠佳。而阿卡波糖能競爭性抑制細胞膜上α-葡萄糖苷酶活性,減慢分解、吸收腸道內多糖、蔗糖的速度,降低血糖水平,同時避免胰島素水平大幅度波動而導致低血糖的發生,減輕IR 程度,與二甲雙胍比較,更加安全有效、效果更優[7];且與瑞格列奈聯合應用可共同提高葡萄糖利用率,促進胰島素分泌,同時減緩葡萄糖吸收,減輕IR,能更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穩定[8]。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12 周后阿卡波糖組血清空腹C 肽水平高于二甲雙胍組,TC 水平低于二甲雙胍組,阿卡波糖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85%,低于二甲雙胍組的19.18%(P<0.05)。空腹C 肽與胰島素均由胰島β 細胞分泌,因此C 肽、胰島素摩爾量一致,但C肽不易降解,其水平能準確反映胰島細胞功能;且阿卡波糖能抑制肝臟糖異生,促進肝臟合成脂肪酸,減少脂肪分解,從而降低TC 濃度。上述研究結果說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聯合瑞格列奈治療T2DM能改善胰島細胞及血脂水平,減少不良反應。綜上所述,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聯合瑞格列奈治療T2DM能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島細胞及血脂水平,減少不良反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