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澤林
摘 ?要:數字運算是小學數學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學生最基礎的數學能力。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運算能力,才能夠進行高效的數學學習。其中,對于小學生來說,小數的除法運算是最具有難度的一種運算類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由于對小數的特點和性質了解不夠深入,因而難以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要從小數的特點和性質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出發,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進,讓學生進行深入高效的學習,提高學生對小數除法的掌握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數;除法;教學
小數除以小數在整個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屬于最有難度的內容之一。在學習中,學生普遍會由于對小數除法的意義、小數除法的計算法則、商不變的性質等知識點理解不夠深入而難以對小數除以小數進行良好的掌握。同時,在教學中,教師容易單純地進行概念講解,而不能輔助以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造成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難以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對此,筆者就從自己的教學經驗出發,談一談自己對于小數除以小數這一節內容的教學方法。
一、自主探究,掌握運算方法
小數除以小數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比較陌生的學習內容。它與學生之前接觸過的運算方式在原理上有著非常大的區別。同時,教師習慣于在課堂中直接將運算方法進行陳述,會讓學生產生很多的疑惑。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探究小數除以小數的方法,發現自己存在的疑難問題,之后由教師進行講解,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學中,筆者首先與學生進行了如下交流:“同學們,大家來試試小數除以小數應該怎樣計算?大家能想到什么巧妙的辦法嗎?”之后,學生根據筆者給出的12.8÷1.6的式子紛紛嘗試起來。在幾分鐘過后,筆者詢問學生:“大家想到辦法了嗎?或者有什么困難嗎?”學生普遍對式子中的小數點產生了困難。之后,筆者開始從學生的疑難問題入手,對學生提示道:“整數除以整數有什么性質呢?”當學生聯想到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的性質時,筆者就讓學生嘗試將12.8和1.6都變成整數來進行計算。學生成功地將式子轉化為128÷16,得到了8這個答案。之后,筆者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對整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進行了講解,學生很快消除了自己的疑難問題,得到了很好的掌握。
二、展開計算競賽,提高計算能力
小數除以小數的計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學生在運算的過程中經常會對小數點的移動產生失誤,或者由于計算經驗不足而造成計算速度十分緩慢。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訓練力度,引導學生展開計算競賽,相互交流計算心得,不斷鞏固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一些巧妙的算式讓學生感受小數除以小數的有趣性。
例如,筆者在學生初步掌握了計算方法后,就將學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組,布置給學生一定的計算任務,讓學生展開計算競賽。在進行16.2÷4.5,3.6÷2.4,8.74÷3.8一組題目的計算時,筆者與學生交流道:“大家用筆算,我用計算器計算,看看誰更快吧?!睂W生剛開始普遍認為計算器會更快。因而積極調動思維分別將16.2,4.5,3.6等數字擴大到相應的倍數,得出了計算結果。之后,隨著學生計算速度的提升,筆者再次提出用計算器和學生展開比賽。在進行7.17÷3.5,9.88÷0.26,0.48÷0.6一組題目的計算時,學生很快得出了答案。而筆者由于需要在計算器上按很多按鈕,因而計算速度雖然超過了學生,但沒有像上一次那樣差距大了。學生也從這次的游戲中體會到了小數除以小數的計算樂趣。之后,筆者又讓學生對6.82÷0.31,68.2÷0.031,6.82÷3.1一組題目進行快速計算。學生直接從6.82÷3.1=2這一式子中對其他兩組式子進行了口算,感受到了運算的豐富樂趣。
三、解決生活問題,進行綜合理解
在進行本課內容的講授時,學生普遍會對小數除以小數的學習目的產生疑惑,認為本課的學習缺乏足夠的實用性,從而無法對本課內容提高重視。對此,教師可以將有趣的生活問題引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嘗試運用小數除以小數的計算法則解決實際問題,體會本課內容應用的廣泛性和學習的重要性。
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就提出了很多有趣的數學問題來引發學生的思考。比如,筆者讓學生思考:“一個工人干了四天工作,其中請假半天,總共得到920.5元報酬,他每天的平均報酬應該是多少呢?”學生首先抓住請假半天這一要素,將工作時間轉化為3.5這一數字。之后進行了920.5÷3.5這一式子的運算,得出了工人每天的報酬平均是263元。又比如,筆者讓學生思考:“總共有82.41噸水泥。每輛車能拉4.1噸,需要多少輛車一次性能拉完呢?”學生列出82.41÷4.1這一式子,得出了答案為20.1。之后,筆者又讓學生思考:“生活中20.1輛車呢?”學生才明白這個題目的答案應該為22輛車。從而對小數除以小數的重要性獲得了深刻的認識。
綜上所述,小數除以小數這一節的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找出自己存在的難點,之后由教師針對學生的疑難之處展開講解,進而通過計算競賽和生活問題思考等活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加深學生的本課內容的理解。
參考文獻:
[1]王靈勇,金水敏.“學習單”讓分享與交流更有效——由“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教學引發的思考[J].教育科學論壇,2017(34):51-54.
[2]張洪祥.課堂的開放與收斂——以《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教學為例[J].教育科學論壇,2016(09):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