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潔
摘要:企業獲得的利潤,以及經營的情況能夠直接反映出該企業戰略以及管理方面的問題和缺失,從中可以看出該企業的經營模式是否能夠滿足產品長期、可持續盈利的目的。基于此,本文以某公司的經營戰略為例,對其進行分析,查找出該企業在經營管理方面存在的弊端和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和辦法。
關鍵詞:財務;企業經營;戰略管理
引言
在本案例中,該企業想要通過特許加盟店的方式,實行快速擴張的戰略,但是這種方式并沒有取得預期中的效果。該公司通過將高價設備出售給加盟店鋪,以此獲利,但這種戰略手段導致該企業在選擇加盟商時沒有充分考慮到企業品牌的長期發展,過于注重眼前利益,這就使得企業在快速擴張一段時間之后,企業財務數據中利潤出現下滑態勢。
一、企業經營戰略管理方面的典型問題
(一)特許權經營方面的問題
特許經營戰略的優勢就是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能夠以極低的成本實現企業的快速擴張,但與此同時,如果企業不能夠科學的利用這種優勢,特許經營戰略的優勢也可能會變成劣勢。經過對該企業2015年的利潤收入進行分析發現,其中有超過60%利潤都來自加盟店的盈利,也就是說加盟店的盈利情況與企業的運營收入息息相關,也能夠吸引到更多的加盟商,因此企業與加盟店鋪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但是企業與加盟店鋪的運營目標存在差異,當企業只考慮要提升銷售時,就會進行不合理的擴張,此時,加盟店的數量不斷增多,市場上呈現出該類產品和店鋪逐漸飽和的狀態,加盟店之間就會出現競爭關系,進而導致銷售額不增反降。該企業在2017年第一季度的銷售額較2016年增長了17.4%,但是同期平均每個店鋪的銷售額僅增長了不到0.1%,這就會導致新的加盟商逐漸減少。
(二)擴張速度過快引發風險
該企業在產品銷售的過程中通過差異化、低成本的經營使得該企業在行業中逐漸凸顯出來,通過讓顧客親眼看到產品制作過程的方式,使得消費者擁有了全新的服務體驗,使其在行業中突顯出一種差異化。但是在IPO之后,該企業則采用一種十分激進的經營管理戰略,決定要快速進行店鋪擴張,在2017年其加盟店鋪的數量翻至原來的3倍,其中很多加盟商賒欠該企業較大數額的設配、配方以及特許經營的費用,延長了該企業應收賬款的回收時間,賬款收回的可能性也隨時間的增加而降低,使得企業風險增加,甚至需要承擔巨大的經濟損失,隨后就會導致企業規模被迫縮減,在2017年第二季度的時候該企業在一個季度之內就收回了31家加盟店的特許經營權,企業整體利潤大幅下降。
(三)資金壓力
在該企業這種大幅擴張的戰略之下,新進的加盟店在短時間內數量暴增,使得該企業在運營資金方面承擔著巨大的壓力,在2017年,企業總資產收益以及股東分紅大幅降低,2017年的銀行負債陡增,企業被迫不斷籌資,長此以往,其負債數額不斷累積,截至2017年年末,企業負債率升至上一年的1.7倍。
(四)企業管理效率較低
企業管理在企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在企業擴張的過程中,更突顯出管理的重要性。由于擴張速度過快,導致企業的管理水平尚不能與其擴張速度相匹配,在此情況之下,不僅造成了企業在經濟方面的巨大壓力,也使得企業管理方面出現問題,低效的企業管理也無法保證企業在如此快速擴張的情況下能夠有序運營[1]。
(五)品牌價值下降
為了提升銷售,企業還將原本熱騰騰的甜甜圈,包裝好后運送至便利店和超市的貨架中,雖然通過這樣的方式銷售額有所提升,但是這樣的銷售方式明顯與之前的品牌定位有所不同,企業將甜甜圈原本新鮮熱騰的甜品定位成了日常方便食品,降低了產品的品牌價值,使其原本的產品形象受到損害,降低了消費者的信任度,該企業的產品不再能夠俘獲消費者的心,導致一部分客戶的流失,而且市場上類似的方便食品不在少數,這樣做反而降低了企業的銷售利潤。
二、經營戰略管理方面的整改建議
(一)完善特許經營發展
一方面,該企業需要改善目前通過新的加盟店鋪支付設備費用來獲利的現狀,這種通過加盟店鋪數量的增加不斷增加企業利潤的戰略手段,雖然能夠在一定時間內使企業獲利,但是長此以往市場會呈現飽和狀態,當同類產品在市場上出現供大于求現象的時候,市場上產品就會出現滯銷的情況,迫使企業通過低價促銷回收成本,這樣不僅會使企業形象和品牌地位遭受到一定的損失,也會使得企業逐漸失去市場地位。因此,企業需要改善這種運營方式,結束這種惡性循環,制定合理的特許經營發展戰略,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合理制定擴張計劃。另一方面,企業雖然與加盟商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對獨立的,但是二者之間也是息息相關的,加盟店鋪的質量不僅關系到品牌獲利情況,也關系到品牌的口碑以及企業的長遠發展,高質量的加盟商對于企業品牌形象和口碑的樹立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因此,企業在選擇加盟商的時候,還是需要進行嚴格的篩選,要選擇與自己品牌發展目標和企業的經營理念相符合的合作對象,加盟商需要認同企業的發展戰略和經營理念,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應該時刻將產品的品質放在首要位置,提高對消費者的服務質量,以此確保企業品牌的良性發展,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體驗。
(二)控制企業擴張速度
由于企業激進的發展戰略,在擴張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使得企業在運營管理的過程中,各個方面都呈現出疲態,其中主要的問題就是資金周轉以及企業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問題。而這些都是由于其發展戰略的不合理導致的。目前該企業在經營決策的過程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其擴張的速度過快,因此企業需要合理控制擴張的速度,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計劃。市場的需求并不是無限量的,一旦擴張速度過快,不僅會導致該產品在市場達到飽和狀態,而且加盟店鋪之間也會出現惡性競爭,雙重打擊之下,企業利潤自然會降低,甚至可能會導致企業負債累累,最終破產。因此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應該保持靈活的擴張速度,放緩擴張的腳步,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科學預測,合理的安排擴張計劃[2]。
(三)通過融資緩解資金壓力
由于迅速擴張使得該企業在資金方面存在巨大的壓力,為了緩解企業的經營危機,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增加融資,例如,可以通過銀行信貸、發行股票債券等方式進行融資,或者也可以通過租賃、出售企業內部現有的資產或者商業信用等籌集資金以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在企業制定融資戰略的規劃過程中,不僅需要考慮融資的多少,還需要結合當前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融資方式、途徑、成本等,科學合理的規劃融資方案,例如,在制定融資方案的過程中,需要盡量降低融資成本,為企業管理層提供準確可靠的財務數據和信息,使融資規模與企業當前情況契合,盡可能擴大企業利益。另外在制定融資方案的過程中,要時刻以企業的經營管理戰略為核心依據。最后,再通過產品的升級,吸引市場資金,使企業恢復良好的運營狀態,通過良性經營逐漸使資金周轉起來。
(四)提高管理效率
對于案例中的連鎖企業而言,由于各個店鋪受企業管理的程度較低,企業管理對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企業進行整改的過程中,一定要提高企業自身的管理效率。一方面,完善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實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加強企業內部溝通和執行的效率,進一步提升企業內部信息傳遞的準確性以及實效性,降低溝通成本。另外,還需要明確企業內部各個崗位職責和員工的工作內容,提升員工執行力。
另一方面,要加強企業中的財務管理。財務管理工作是企業管理過程中的重要部分,為企業的發展戰略的制定和相關決策提供重要依據。首先,在資金管理方面,在企業進行財務管理工作過程中,需要做好資金的流轉、降低財務風險,降低成本,提高企業受益。例如,企業財務管理需要做好企業資金以及負債的相關工作,并明確資金流動、負債以及受益等各個方面之間的平衡點,為企業中的資金流轉提供保障。其次,在制定企業戰略的過程中,要強化全面預算管理,通過在事前和事中進行控制,加強企業風險防范。在企業經營戰略管理的過程中科學合理的預算管理,能夠有效優化企業資金的配置,在企業內部進行全面預算管理,能夠加強對于資金的管理和控制,進而提升資金的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資金浪費,進而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有助于企業發展戰略的實現。再次,企業還需要結合目前自身經營管理的現狀,以及發展方向,建立適合企業自身運營、發展的成本核算方式,以此加強對于企業運營成本費用的控制,降低企業運營的成本消耗。在企業運營管理的過程中,科學合理的預算管理是實現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徑,通過對預算和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管理,能夠有效提升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水平,與企業發展戰略相吻合的財務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能夠有效提升企業經濟效益。最后,一個企業在運營管理的過程中,一定會存在各種各樣的風險,因此在后續整改的過程中,企業需要重視財務風險管理,通過有效的運營分析,降低企業在運營過程中的風險。在企業重新制定戰略目標以及規劃的過程中,應該加入財務風險管理相關內容,結合企業的現狀以及發展目標,制定科學合理的風險預警系統和相關防控機制,例如,企業可以根據財務風險評估的情況,結合當前企業的實際情況,將風險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五)產品升級
由于企業后期將品牌定位成為隨處可見的方便食品,改變了其在消費者心目中的位置,原來熱騰騰的甜品變成了貨架上冰冷的方便食品,降低了商品的價值以及品牌價值,使其原本在消費者心中形成的形象大打折扣,加之企業無度的擴張,使得市場呈現出飽和狀態。以上所有的問題,除了需要采取一定的經營戰略手段之外,最重要的還是確保產品的質量,畢竟企業經營的是產品,營銷手段上的千變萬化,最終都需要依靠產品質量才能夠留住消費者,因此產品的升級更新是整個企業經營發展戰略中的重點內容。
隨著消費者的飲食觀念不斷改變,而且市場對同類產品的需求有限,因此在企業產品形象受損、企業經營出現問題的情況下,需要重點改善的就是產品的質量、定位以及進行適當的創新,盡可能地迎合消費者的需求,重新吸引消費者的目光。隨著“低熱量”飲食觀念的盛行,一些女性消費者對于食物熱量的關注度逐漸增加,企業傳統產品的熱量較高,也會使一部分消費者望而卻步,因此企業應該開發新的低卡、低糖產品,以此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當然,傳統的產品也并不能就此取消,仍然有一部分消費者鐘情于甜食,通過對品牌產品的升級轉型,實現雙軌并行,以滿足市場上更多的產品需求,以此提升產品的銷售額,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3]。
結語
綜上所述,如果企業在經營戰略管理的過程中,出現一定的問題,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調整企業發展戰略,保存企業運營實力;其次,要強化企業的管理效率,確保企業的穩定運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確保產品的品質,在此基礎之上要迎合市場需求,對產品進行創新升級,這樣才能夠使企業穩定、可持續地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蔣凱霞.基于財務杠桿的企業發展戰略探究[J].會計師,2020(03):36–37.
[2]劉鵬星.財務戰略管理在企業戰略管理應用中的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24):195+200.
[3]王學厚.基于財務視角的企業經營戰略實證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0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