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亦敏 譚杭飛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進入防控常態化,各地各級各類學校有序開學復課,“不安排近距離、有肢體接觸、對抗類的運動項目”等指導意見的提出,讓體育課堂變得既熟悉又陌生。面對課堂教學中組織形式的改變、共用體育器材的限用、教學內容的限學,挖掘和開發個體體育器材,物盡其用是體育教師急需探索的課題。筆者根據《中小學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的指導意見,利用紙球這一自制器材,安全、有序、有趣、有效地開展體育課堂教學,幫助學生“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煉意志”。
一、利用紙球緩解兩“荒”
(一)紙球緩解了教師的“器材荒”
按防疫要求,不同班級、年級交叉使用如籃球、壘球等公共體育器材時,需要做到“即用即消”。而對于一線體育教師來說,很難有充足的精力和時間來及時完成消毒工作,從而容易造成體育課堂無器材可用的現象。而紙球制作簡便,只需將報紙揉成圓球(球類教具制作時可在報紙內裹進海綿,以減輕球體重量),再裹上氣泡膜或海綿,貼上寫有名字的標簽,最后用透明膠帶纏繞成球形(圖1-1、圖1-2)。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設計制作不同大小、形狀的紙球,做到人手一個,甚至多個(圖1-3)。紙球在技巧、跳躍、投擲、球類、體能等多種內容教學中都有用武之地,實現了“一材多用”。簡便、多用的紙球可以有效緩解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公共體育器材消毒不及時而產生的“器材荒”,為有效開展體育課堂教學打下基礎。
(二)紙球緩解了學生的“心理荒”
在經歷了一個因疫情帶來的超長假期之后,學生由于長時間的居家生活、學習,返校后出現了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復課后,廣播操、健美操成了很多學校體育課堂的主流內容,缺少交流、缺少比賽、缺少強度,無法有效調節學生的不良情緒。筆者利用自制紙球設計并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團結合作、挑戰自我、享受樂趣,加之針對性的引導,有效舒緩學生焦慮的情緒。
二、利用紙球在玩樂中習得技能
(一)紙球在跑類教學中的應用:定向折返跑比賽
練習方法:學生4人一組,縱隊排列,組間比賽。教師把紙球擺成統一圖案(三角形、直線、正方形等),小組討論跑動線路。游戲開始后,每組第一名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進行定向折返跑,完成任務后返回至起點,下一名學生出發,先完成的小組獲勝。游戲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圖形和折返距離的變化(圖2-1、圖2-2)。
教學建議:讓學生小組討論,尋找出最短跑動線路;跑到一個點后按具體要求觸碰、繞圈、拋接紙球。
(二)紙球在技巧類教學中的應用:滾翻傳送帶
練習方法:學生4人一組,組間比賽。游戲開始后,第一名學生腹部夾球前滾翻,完成后把球放入呼啦圈內,前者離墊后下一名學生繼續練習,整組學生完成后,呼啦圈內紙球多的小組獲勝(圖3)。
教學建議:提醒學生,游戲不比快,而是比誰在前滾翻時團身緊,能把紙球安全運送入呼啦圈,如滾翻過程中紙球掉落,則不能放入呼啦圈內。
(三)紙球在投擲類教學中的應用:打靶比準
練習方法:學生4人一組,4個紙球,組內比賽。在距離投擲點6m處,1人手持小體操墊做“靶子”。打靶開始后,每名學生有連續4次的“射擊”機會,擊中靶子得1分,完成一輪射擊后交換持墊學生,4輪比賽結束后,得分多者獲得“神槍手”稱號(圖4)。
教學建議:持靶者在一定區域內左右移動,速度自控,以提升難度和趣味性。
(四)紙球在籃球教學中的應用:3min極速投籃
練習方法:學生4人一組,組間比賽。每組1個紙球,紙球大小接近籃球。比賽開始后,第一名學生完成投籃并把紙球傳給同伴,第二名學生接球投籃,以此輪轉。3min后,進球多的小組獲勝。
教學建議:投籃時按序進行,如出現漏人,則本組成績為零進球,建立學生的規則意識。
三、利用紙球在趣味中增強體能
(一)速度素質練習
1.趣味九宮格
練習方法:學生3人一組,每人1球,兩組同場競賽。比賽開始后,各組采用接力的方式把紙球放入九宮格內,每個格子最多放置一個紙球,紙球放完后,接力調換本組紙球在九宮格中的位置,當本組的3個紙球形成直線排列時,則該小組獲勝(圖5)。學生在調換位置時,既要有利于本組的紙球形成直線,又要盡量阻止對方的紙球形成直線。
練習要求:前者越過起跑線后下一名學生才能出發,每次只能調換1個紙球。
2.極速投擲
練習方法:2人一組,縱隊排列,組間比賽,組間側平舉橫隊排列。比賽開始后,第一名學生聽到教師口令后快速投出紙球,出手后迅速跑出就近搶球,搶到后跑回起點遞給下一名同伴,第二名學生接球后快速投擲并搶到紙球回到起點,按第二名學生到達順序判定名次(圖6)。
練習要求:設置目標線,紙球投出后如第一落地點沒有超過目標線,則需撿回紙球后重新投擲。撿球時可就近搶球,以先碰到紙球為標準。
(二)柔韌素質練習
1.胯下“8”字撥球
練習方法:個體挑戰,兩腿左右開立。學生在保持兩腿伸直的狀態下,利用紙球進行胯下“8”字撥球練習,30s時間內,完成2個以上胯下“8”字撥球。可改變兩腿間距、開立方向進行練習(圖7)。
練習要求:練習過程中,紙球必須始終貼地滾動。
2.坐位體前屈傳接球
練習方法:個體挑戰,坐位體前屈姿勢準備,在體側放置若干數量的紙球,在體前安放置物圈。游戲開始后,學生雙手取球放入體前置物圈,30s時間,置物圈內紙球數超過4個即完成任務。可根據學生的柔韌素質調整置物圈與腳的間距(圖8)。
練習要求:坐屈放球時兩腳處于伸直狀態,需雙手持球放入置物圈,拋入無效。
(三)力量素質練習
以夾球搬運為例。
練習方法:個體練習,坐姿準備,在體側放置若干數量的紙球,在身體另一側安放置物圈。練習開始后,學生雙腳夾住1個紙球放入置物圈內,30s后置物圈內紙球數超過4個即完成任務(圖9)。
練習要求:鼓勵腳不落地完成任務,允許在搬運過程中腳落地2次。紙球如在搬運過程中掉落,可夾起后繼續搬運。
(四)反應能力練習
以多人多球拋接為例。
練習方法:3人或以上一組,小組合作挑戰,學生間距2m以上,一組多個紙球,同步拋接,在拋接過程中紙球不能落地,也可以安排一名負責攔截紙球的學生,類似于足球的“搶圈游戲”。可以成功連續拋接5次以上即完成任務(圖10)。
練習要求:可以從拋接1個紙球開始練習,熟練后再增加紙球的數量。也可通過拉近學生間距、增加拋接次數、單腳站立拋接等方式來提高游戲難度。
四、“紙球”教學注意事項
(一)緊抓安全,加強防護
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體育教學活動應盡量安排在室外空曠通風的場地進行,學生之間保證一臂以上間距,避免扎堆聚集。教師課前需要詢問和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態,并做出相應安排;建議學生課前帶好吸汗巾并在運動過程中及時增減衣物。
(二)關注學情,精準教學
開學復課的初期,體育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為提高學生機體抵抗能力和免疫力,可以利用“紙球”開展力量、柔韌、靈敏等體能練習,運動量由小逐步增大。隨著學生體能的恢復,再循序漸進地進行投擲、跳躍、球類等技術練習,技術教學過程需要從簡單到復雜,從小幅度到大幅度,從發力小到發力大的適應過程。
(三)尊重個體,分層教學。
由于“居家運動”期間,學生自控能力和家庭氛圍的影響,學生之間的體能狀況會出現較大差距,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安排上要區別對待,同一個練習內容、不同能力的學生可以有不同的學練標準。
(四)巧設競賽,趣味教學
對于學生來說,運動最大的樂趣就是競爭和表現。筆者在確保學生不近距離接觸的前提下,以比賽、展示的方式來開展教學活動。同時注重游戲難度的梯度建設,以保持學生的練習積極性、提升鍛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