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山



國際田聯系列“軟式器材”的創新開發為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提供了新的教學理念及方式方法,“軟式器材”的應用讓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和訓練更加安全、高效。“軟式器材”的應用能有效激發青少年參與田徑運動的興趣,發掘和發展少年兒童的走、跑、跳、投等基本運動技能,增強體質,培養和造就堅強、勇敢、拼搏、競爭的精神。在開展田徑運動教學、訓練過程中,對“軟式器材”的應用是千變萬化的,筆者積極創新拓展彩帶軟球在小學生投擲練習中的應用方法,讓更多學生參與到練習或游戲中來,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投擲技術概念,發展投擲能力。
一、器材介紹
彩帶軟球由球體和彩帶兩部分組成,球體部分是以“網球”為原型,由環保塑料發泡材料制成,直徑為70mm,重量約50g;彩帶部分的長度為60cm,由三種醒目的顏色組成,每段分別長20cm。彩帶軟球設計合理、新穎美觀,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彩帶軟球是田徑投擲類器材,適合小學階段一至六年級學生使用,能較好地發展小學生的投擲能力,并且有較強的安全性(圖1)。
二、教學應用
1.正面向前肩上投遠
練習目的:建立正確的投擲技術概念,基本掌握肩上投擲用力順序,發展上肢的力量、靈敏、協調素質。
練習方法:練習者兩腿前后開立,右手持球,手臂后引;左臂自然前抬。蹬地發力,向前轉髖,轉肩軸成“左收右擲”鞭打出手(圖2)。
注意事項:練習時維持身體平衡,學生分組集中練習,有序回收器械,培養學生的安全訓練意識,避免相互誤傷。
2.正面向前拋遠
練習目的:建立正確的拋球技術概念,基本掌握拋球用力順序,發展上肢的力量、靈敏、協調素質,提高運動感知。
練習方法:兩腿前后開立,右手持球,手臂向下后方引;左臂自然前抬。蹬地發力,以肩為軸“左收右拋”迅速出手(圖3)。
注意事項:練習時控制好出手方向。教師需有序組織教學,避免誤傷。
3.區域投準
練習目的:發展上肢的力量、靈敏、協調素質,培養多向思考能力。
練習方法:在距離投擲線一定距離外用標志桶設置投擲區域,一般為一、二年級距離5m,三、四年級距離6m,五、六年級距離7m。練習者可采用投或拋的形式,將球投或拋至規定區域(圖4)。
注意事項:投擲區域可根據場地情況和學情安排大小,練習時距離由近到遠,培養學生自信。
4.互拋接球
練習目的:提高學生的移動控制能力,發展靈敏、協調素質,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練習方法:練習者兩人一組,一名學生可采用投或拋的形式將球向上投或拋至隊友區域,另一名學生預判彩帶軟球運行軌跡,移動中接住球尾或球體,然后交換練習。建議兩名學生相距3~4m,每組學生間距4m(圖5)。
注意事項:移動中控制好身體重心,避免下肢交叉步等絆倒。教師合理安排練習區域,避免相互碰撞。
5.自拋自接
練習目的:提高學生的移動控制能力,發展靈敏、協調素質,培養自主鍛煉意識。
練習方法:練習者可采用投或拋的形式將球向上投或拋,然后預判彩帶軟球運行軌跡,移動中接住球尾或球體(圖6)。
注意事項:移動中控制好身體重心,避免絆倒。選擇空曠區域練習。
6.投靶瞄準
練習目的:鞏固正確的投擲技術概念,進一步掌握肩上投擲用力順序,發展上肢的力量、靈敏、協調素質。
練習方法:用黑板等設置一個靶心直徑約60cm的“靶”,靶高約1.5m,投擲線與“靶”的距離約5m。練習者站在投擲線后,原地肩上將彩帶軟球投向靶心(圖7)。
注意事項:練習時距離可以由近到遠,負荷循序漸進。
[供稿單位:田聯陽光(北京)體育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