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慧 劉宇煒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是以培養學前教育實踐型人才為主的專業科目,因此高職院校有必要突出實踐課程在學前教育課程中的基礎地位,應該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人才培養需要做到全方位、高質量。在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實踐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探尋符合他們對美的追求形式?這是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實踐教學價值所在。學前美術教育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它是培養少兒創造力及高尚品質的重要途徑。研究表明:在學前這一階段,孩子們想問題主要通過事物的聲音、顏色、形狀等,只要是自己能夠接觸到的東西都很好奇,這就為向他們進行美術教育提供了廣闊的世界。
一、美術課程實踐教學的價值
(一)美術教育可以開拓少兒對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現力。人人都喜歡美的事物,但每個人的審美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從小培養出來的。而孩子們在平時生活中接受美術教育的機會卻是很少,他們對美的感受很直觀,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他們喜歡樣子很奇特、顏色很鮮亮的事物。對孩子進行美的認識和啟迪,需要給孩子一個輕松、愉快的生活和學習環境,讓孩子對美好事物的感受和情感,通過創作表現出來,從中去體會快樂。在美術實踐教學活動中,老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感受力、理解力以及表現力。可以通過欣賞好的作品,去理解不同風格藝術所抒發的情感,去理解畫中所帶來的不同感覺。通過不斷欣賞的過程,培養了少兒的審美意識,提高了少兒的理解力。同時在生活中,少兒也可以通過感受生活,在生活中發現美、體會美,從而去理解美,在理解的過程中去表現美。
(二)美術教育能夠培養少兒的想象力。在美術教育的活動中,開始我們以培養孩子的想象意識為主,讓孩子明白什么是想象。有的家長和老師會讓孩子去學習簡筆畫,在學的過程中,只要求孩子形似;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去學習,就用一些獎勵的方式,讓孩了變成“學習機器人”;還有的孩子,在繪畫的過程中,只是簡單將東西畫出來,沒有自己情感的代入,缺乏想象和藝術夸張手段的運用。而真正意義上的美教,是讓少兒靠看、摸、聽、嗅等一些初級認識手段來了解事物,培養孩子的想象力。通過孩子的感受,讓孩子隨心所欲地畫出自己的想法,在生活的基礎上,讓畫更具有生命力。
(三)美術教育能夠形成少兒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個性心理品質泛指學前兒童心理特征、興趣愛好、能力、氣質和性格等,在某些情況下,可以通過實踐形成和發展。在學前美術教育過程中,繪畫是孩子對情感表達的主要方式。少兒畫總是隨心所欲地表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充滿想象。他們畫的抽象畫,繞線、圖形沒有規則,畫面雖然凌亂,但能充分表現他們的想法和情緒。孩子的早期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孩子的天性,多給他們一些自由表達和游戲時間。因此,在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實踐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能力,培養他們的感情?這是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實踐教學價值所在。
二、美術課程實踐教學的建設
(一)美術課程實踐教學的研究方向。在提升課程實踐性的過程中,美術教師應確保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的建設符合我國新時期素質教育的具體要求。例如,盡可能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的情況,倡導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美術學習,促進學生樂于探究且勤于動手等能力。另外,在提升課程實踐性的過程中,美術教師應當注重素質本位的教學觀念,提升課程中教與學的互動內容,促進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建設綜合性提升。
(二)美術課程實踐教學內容的選取。對于教學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對于美術課程的基礎部分,應當著重于引導學生進行美術欣賞,從而更好地看懂美術作品;加大簡筆畫在幼兒教學中的作用,對于景物、靜物、動物、植物的簡筆畫都應該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教學;兒童畫,首先要培養對兒童畫進行鑒賞的能力,并對油畫棒、彩色鉛筆等繪畫技巧進行教學;手工,在教學過程中對于紙工、布藝、廢舊物改造等,也應該進行相關的教學;環創,應當引導學生了解美術技能在環境設計中的應用,并對其進行詳細的掌握;玩教具的制作,應當給學生講解木料、塑料、紙品、布絨、軟陶等作為材料進行的幼兒園常用教具、簡單創意玩具的制作方法。
(三)美術課程實踐教學環境的搭建。職業院校應考慮把多功能畫室與學前教育專業共享,同時考慮專業課程的教學需要,增建實踐教學工作室,集陶藝、布藝、紙工等實踐教學和作品展示功能于一體,發揮有限資源的最優化作用。為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訓能力,學校還應該加強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為鞏固學生理論知識,增強學生勞動觀念,實現角色轉換,提高綜合素質打下基礎。
三、美術課程實踐教學的評價
(一)課程評價主體多元。美術實踐課程評價不僅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也是學生的自我評價,是師生間的相互評價。目前,學前教師在美術課程評價中占主導地位,往往教師的評價就是最后的評價。其實,學生的自我評價不僅能反映教師的教學水平,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自我評價來提高自己,發現自己的不足,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課程評價內容多元。美術課程評價的內容應該涉及各個方面,既要關注藝術知識技能,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情感體驗、審美體驗等方面。要從各方面對美術課程進行評價,才能客觀反映教師和學生的教學水平,達到教學相長。
(三)課程評價方式多元。美術課程評價方式多種多樣,在評價過程中應該重視觀察、談話、作品分析等。運用鼓勵性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信心。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標準,適當性的鼓勵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信心,激發他們的繪畫熱情。在教學中—般采取課堂作業和講授相結合,課堂作業的訓練對學生的進步起著很大作用。每個微小的進步都可以給學生以適當的鼓勵,讓他們在有成功感的同時,更加努力地學習。
總的來說,我們的美術課程實踐教學要符合專業的特點,不斷在美術教學理念、目標、內容、方法和評價上更新觀念。重視知識的傳授、能力的發展和個性的釋放。在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學中,不斷進行合理、系統、全面的美術課程設計,以適合新時代幼兒園美術教師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