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始杰
摘? 要:隨著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多的農村優質生源和農村優秀教師進入城市學校,城鄉學校教育差距進一步拉大。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農村高中學校校舍建設、配套教學設施方面日趨完善。而農村高中在教育信息化變革方面起步晚,發展相對滯后,尤其是課堂教學仍以傳統教學模式為主,是教育信息化的短板。因此,信息化條件下課堂教學方式的變革已經成為農村高中亟需面對的問題。
關鍵詞:農村高中;信息化;課堂教學;變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30-0017-02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s in rural high school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formatization
YIN Shijie? (tianjiabing middle school,Linxia Coun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With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more and more high-quality students and excellent teachers from rural areas enter urban schools,and the educational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schools is further widened. With the support of national policies,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high school buildings and supporting teaching faciliti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erfect. However,the rural high school started late in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and the development is relatively backward,especially the classroom teaching is still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which is the short board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Therefore,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formatization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for rural high schools.
【Keywords】Rural high school;Informatization;Classroom teaching;Reform
1.教育信息化對農村高中課堂教學的影響
(1)有利于縮小城鄉高中課堂教學差距。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關鍵環節,課堂教學信息化是學校信息化建設重要組成部分。每一次的教育教學改革,無論目標如何宏大、計劃如何周全,最后還是要落實到一節一節的課堂教學上來。我國幅員遼闊,城市高中學校普遍有規模,始終走在教育現代化與信息化改革的前沿。而廣大農村高中學校優質生源與學科教師流失多,加上農村在經濟、生產、文化等方面發展滯后的影響,農村高中課堂教學信息化程度不高,課堂教學效率低。當前農村高中利用教育信息化變革的契機,推進信息化課堂教學,是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縮小城鄉課堂教學差距的重要舉措。
(2)有利于促進農村高中課堂教學模式的變革。伴隨著我國社會與經濟的發展,教育經歷多次改革與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可喜的成就。但在許多農村高中,一直以來,教師習慣于只用一本書、黑板+粉筆的常規的課堂教學模式,整個課堂教師“滿堂灌”教學,學生只能被動接受。近年來實施的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使廣大農村高中教師的信息化課堂教學能力普遍得以提升。信息化對課堂教學的影響,不僅僅是簡單地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而是借助信息技術的發展引發課堂教學模式的變革。
2.農村高中信息化課堂教學發展現狀
(1)信息化課堂教學模式的認識不到位。在農村高中學校里,不論學校領導還是普通教師,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為了完成高考升學目標上,強調“領導苦抓,教師苦教,學生苦學”的三苦精神。學校領導對教育教學信息化變革的意愿不強烈,認識不到位,組織信息化相關的培訓只是為了完成上級安排的任務而已。大部分教師習慣與已有的工作模式,課堂教學還是被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主導,認為課堂教學中信息化教學手段的作用有限,對提高教學成績效果不明顯。還有一部分教師認為信息化教學一些觀摩課,競賽課作秀的手段,并不適用于常規的課堂教學中。農村高中教師對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的現象比較普遍,課堂教學信息化變革的積極性不高。
(2)課堂教學信息化設備使用不當。農村高中學校存在一個比較普通的問題,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投入少,課堂教學的信息化設備少,管理粗放,利用率低。一部分學校的多媒體設備、網絡教學設備損壞嚴重,教師在課堂上使用信息化教學顯得力不從心。一部分學校又把各種設備空置在一旁,僅作為領導查看、參觀展示的擺設品。這種由于管理不當而導致的信息化教學設備的閑置與浪費,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村高中課堂教學信息化的變革進程。
(3)教師信息化課堂教學能力不足。農村高中教師信息化教學理論基礎薄弱,網絡教學資源的整合,多媒體課件制作水平差,即使如課件與短視頻的播放等這些最基本的信息化技術輔助教學手段,很少應用在教師平時的課堂教學活動中。農村高中老教師占比高,雖然許多老教師已經積累了豐富教學經驗,但教學理念相對滯后,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手段掌握的不多,在課堂教學中很少使用。即便是年輕教師,課堂教學經驗不足,課堂教學中對信息化設備的應用操作不夠嫻熟。
3.解決現階段農村高中信息化課堂教學現狀的幾點建議
教育信息化是當今信息社會對學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課堂教學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組成部分。根據農村高中的學校課堂教學信息化發展情況,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經驗,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轉變傳統觀念,樹立信息化教育理念。在農村高中學校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過程中,無論是學校領導和還是教職工,教育信息化的理念是隨著信息化社會發展過程中逐步完善并形成的。只有將這些先進的教育理念注入到學校領導和教職工的頭腦中,才能讓學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設邁上新臺階。學校的發展方向與校領導的決策息息相關,首先,學校領導轉變思想觀念,制定出學校教育信息化發展的規劃與實施方案,完善學校的信息化教學設備。其次,作為教師,“黑板+粉筆”的傳統教學觀念一定要轉變,要積極探索并開展信息化課堂教學。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
(2)購置硬件設備,改善信息化課堂教學環境。農村高中學校的基礎設施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已經有了極大的改善,大部分學校擁有明亮寬敞的教學樓,標準化的物化生實驗室、微機室、多媒體教室等。相比較而言,師生經常上課的普通教室內,信息化教學設備較少,部分教室內只有一塊普通黑板。即使已經裝了多媒體設備的教室,大部分不能聯網,多媒體投影設備老化嚴重,正常使用的頻率不高。農村高中課堂教學模式的信息化變革,就需要在每一個普通教室內添置更多的信息化教學設備,并且加強管理與維護,讓這些教學設備物有所值、物盡其用。
(3)加強技術培訓,提高信息化教學設備操作技能。農村高中學校的教師普遍對多媒體設備的操作不熟練,課堂中應用信息化教學設備的次數少。學校管理層面缺乏信息化課堂教學推廣與應用的制度建設,對教師缺乏監督與激勵,也是影響教師信息化課堂教學能力不強的重要原因。因此對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培訓,除了注重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培訓外,還應注重培訓教師的信息化教學的應用操作能力。
(4)推進課堂應用,完善信息化課堂教學評價制度。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信息化是改進課堂教學的催化劑。在全面推進教育信息化的今天,農村高中更應該把握這個契機,完善學校課堂教學信息化的變革機制,加強管理和監督,落實信息化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評價方法,采取過程與結果并重的評價機制。對教學過程的評價關注問題探究、知識拓展、互助合作程度等方面。這樣使得對教學效果的評價更加全面、客觀,有利于促進教師積極性,讓信息化課堂教學真正進入農村學校,走近農村師生,服務于廣大農村師生。
近年來,農村高中教育教學改革的許多成就是通過教育信息化變革實現的。課堂教學作為農村高中教育信息化的短板,需要通過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設力度,合理配置信息化教學資源,建立切合農村高中實際的課堂教學評價激勵機制來解決。對教師而言,在教育改革的大環境下,自覺提升信息素養,努力提高信息化課堂教學能力,為農村高中學校的信息化、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董新.探討農村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J].新課程·中學,2016(12):127
[2]翟晶晶.農村教育信息化教學手段應用現狀及改進對策探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11):297-299
[3]龐小東.對農村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3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