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婉
摘? 要:中學階段是孩子成長的特殊階段,也是分水嶺階段。八年級正是決定孩子未來走向的關鍵時期,這正好是孩子自主意識、獨立意識形成的時期,還是孩子生理變化,性心理發育的特殊階段。關鍵時刻,更需要家長的細心關注、用心呵護、耐心引導,孩子在初高中階段的成長才可更為健康。立足案例數據,本文主要圍繞八年級這一時段孩子的心理特點和成長特征闡述其成因,論及家長在問題應對的基本方法。
關鍵詞:青少年;青春期;心理特征;干預引導
【中圖分類號】G7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30-0036-02
Pay close attention and care carefully
——Parent child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in adolescence
TANG Wan? (Fujian Zhangpu No.1 Middle School,china)
【Abstract】Middle school stage is a special stage for children's growth,and also a watershed stage. The eighth grade is the key period to determine the future trend of children,which is just the period of forming children's self-consciousness and independent consciousness,and the special stage of children's physiological changes and sexual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t the critical moment,parent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take care of them and guide them patiently. Only in this way can children grow up healthily. Based on the case data,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in Grade 8,and discusses the basic methods for parents to deal with problems.
【Keywords】Adolescent;Adolescence;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Intervention and guidance
相關研究資料表明,當前我國青春期青少年的行為問題檢出率接近百分之十五,特別是在人際關系的處理、個人情緒的控制、行為障礙與困難等方面的問題最為嚴重。其中,內心恐懼、神經衰弱、敏感焦躁、抑郁等問題的檢出率高達百分之二十。
反觀孩子的教養和陪伴對象—家長,則是經常會有抱怨和困惑,認為無法與孩子溝通交流,孩子叛逆、不聽話,也不知道孩子整天都在想什么,不理解孩子的行為,走不進孩子的內心等等。這些都是家長面對青春期孩子的一些常見問題,其中叛逆是最突出的一點。然而,這個時期的孩子卻也常常認為大人、老師不理解自己。這樣的隔閡是家長在處理與孩子關系的過程中面臨的核心問題。那么,面對這些問題,如何正確看對,如何有效化解,如何避免問題惡化蔓延呢?
首先,凡事皆有成因。面對問題,由果朔因,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在成年人的思想觀念中,青春期孩子的某些行為習慣是很不可思議很難被理解和接受的,這樣的現象在我們的社會中普遍存在。因此,青春期孩子的各種成長特征和心理特點則是家長們應該認真學習和研究的。
青春期是孩子人生成長過程中關鍵也是特殊的階段,孩子由童年走向了成年,期間伴隨著性發育和性成熟。孩子要面對的是生理和心理的劇烈變化,孩子的社會化表征將越來越明顯。大部分孩子青春期的時間一般在10-12歲之間,個別孩子會提前,也會延遲。
然而,這個時期的孩子,他們所面對的還有學業的日益緊張、學習負擔的日益加重,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等問題(特別是小升初、初升高等敏感的時間節點)。綜合研究表明,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問題特點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方面
通過調查和日常案例分析,有超過一半的青春期孩子存在學習困難和障礙,最主要的問題是學習壓力大、厭學、注意力不集中、考試焦慮、知識接受困難等
2.人際關系方面
調查顯示,近四成的中學生存在人際關系的問題,體現在與家長、老師、同學的關系處理上,其中這個時期的孩子與家長的關系危機最為突出。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伴隨過于嚴厲的要求和不當的教養方式,同時缺乏溝通,親子關系惡化嚴重。
3.自我方面
研究表明,大部分的青春期學生在自我的認知上存在問題,如無法正確認識自己,定位自我,自尊過高,自信不足等問題較為突出。在自我行為控制上,不少學生日常情緒波動過大,消極的心理過多。
4.自制力方面
青春期孩子自我管理能力普遍較差,意志力薄弱。這個時期的孩子心理上的突出特點是成熟化傾向明顯,有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成熟長成大人了。因而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明顯地表現出成人的樣式。但是,其生理心理上的變化和未成型又讓他們在很多方面表現出自制力薄弱的一面,由內而外地顯示出各種各樣的矛盾沖突:
(1)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矛盾
基于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孩子的獨立意識日益強烈,他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表現出成人化的表征,比如,不愿他人特別是父母過多地干預和介入自己的生活,對于頻繁的話語嘮叨容易產生厭煩和抵觸的情緒。在對待社會生活中的各種事務時會有自己的判斷和理解,而且這種獨立的認識意識相當強烈,很難認可家長的意見。因此,在認識上顯得帶有沖動非理性的成分,甚至對傳統權威常常持有標新立異的意見,往往喜歡顛覆、解構,認識和判斷方面顯得過于偏激。然而畢竟受年齡限制,青春期孩子的社會閱歷、生活經驗不足,往往在某些事務的判斷和處理上受挫,加之無法實現經濟上的獨立,不得不轉而向家長尋求支持和幫助,在這一方面,又具有較強的依賴性。
(2)成人感和幼稚感的矛盾
這一點是就青春期孩子自身而言的,上文所提的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的變化,使其在個人行為、思維認知和人際交往等方面,都會產生很強的成人感,而囿于年齡和人生經歷乃至知識層次的局限,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在思想和行動上都存在較大的盲目沖動色彩,體現為孩子氣和幼稚性。
(3)開放性與封閉性的矛盾
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成人化轉向,讓孩子需要與他人平等交往。所以他們渴望有平等的人際關系,期待心靈敞開的交流,不過由于人與人之間的性格、環境、經歷等差異,往往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合適的傾訴對象,轉而對自己訴說,體現在個人日記、QQ心情、個人博客當中,而且往往加密,不輕易分享。含有強烈的自尊,渴望被知道被理解但是又害怕被他人了解的矛盾與糾結。
(4)渴求感與壓抑感的矛盾
由于這個年齡的孩子在性發育方面較為迅速,性特征表現明顯,因此,他們會表現出強烈的與異性同學接近、相處、交往的渴求,而且有意識地喜歡在異性同學面前表現自己,逐漸有了朦朧的愛情念想,恰恰這個時候又是學習緊張、學習壓力大、競爭劇烈的時候,再加上來自家庭和學校乃至社會輿論的影響與限制,使得他們對于這種渴求感必須有所壓抑和遮掩。
因此,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可以說是在矛盾糾結中慢慢發展而趨于成熟的,就是這么一個特殊而敏感的自然成長的過程。作為家長,應了解和理解孩子,多和孩子交流溝通,特別是引導和協助孩子做好情緒排解和學習生活安排以及人生對位和生涯規劃等。
家長必須立足于以上的認識做好孩子的教養工作,特別是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研究表明,左右青春期孩子人生走向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和諧、文明、開放、民主、包容、理解的氛圍較好的家庭,往往會使孩子保持良好的健康成長狀態,而爭吵、埋怨、冷戰、家暴、謾罵等頻繁發生的家庭環境則會嚴重干擾和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們必須從科學的角度真正理解孩子在青春期的種種行為,不可將教養的責任一味地寄望給學校和老師,而自己僅僅是提供物質上的保障。只有用心關注、細心呵護,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只有理解和溝通才能讓孩子愿意敞開心扉對家長傾訴,才能幫助孩子解決困難,走向陽光,喚醒內心的真、善、美。
參考文獻
[1]孫亞芹.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解決策略輔導[A].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國際分校,2015:10-16
[2]孫佑海.中學生心理問題的研究與解決策略[M].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
[3]朱國慶.青春期:叛逆期或英雄期[J].現代教育,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