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蔚
摘? 要:幼兒的主動性是兒童自身發展的需要,早期培養兒童這種主動學習及探索的能力,使他們獲得一定的啟蒙性知識與實際操作能力,對兒童以后的學習和發展將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幼兒;主動性;兒童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30-0093-02
On children's initiative
ZENG Wei? (guixiyang No.1 kindergarten,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Meilie District,Sanming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Children's initiative is the need of children's own development. It will play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children's future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to cultivate children's ability of active learning and exploration in the early stage,so that they can acquire certain enlightening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
【Keywords】Children;Initiative;Children
做為幼兒教育,它的對象是幼兒,學習、培養、發展的主體是幼兒,最終的教育也體現在幼兒身上。如何使幼兒的內在潛能最大限度地得到發展?筆者認為創設一個能允許兒童自己擺弄、操作的條件;教師保證兒童最大限度的學習、探索機會,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把自己的教育和幼兒的自我完善有機地結合起來,這些都可以提高幼兒提出的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好的理解、掌握所學的知識。
1.確立科學的教育目標,調動幼兒的主動性
(1)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實際水平來制定目標及相應內容。大、中、小三個年齡班都有自己不同的年齡特點,即便同一平行班,每個班與每個班之間也有不同的發展水平,所以,教師在制定目標時,一定要在充分了解幼兒的基礎上去進行。教師可以通過觀察、評價等方法了解全班每一名幼兒的發展水平,對幼兒在五大領域的發展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根據每位幼兒的特點有的放矢,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另外,幼兒的心理特點是感知籠統,不精確,主要依靠機械記憶,具體形象思維占主要地位,所以,從內容上要選擇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直觀形象,為幼兒熟悉、理解的,目標的制定重在為人生啟蒙、奠定基礎、開發智力。例如,同是認識交通工具的教育目標,在制定中不同年齡班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內容,在小班可以選擇認識公共汽車,中大班則可以選擇飛機、輪船等。因為小班幼兒年齡小,直觀形象性強,公共汽車日常生活經常接觸,活動中可以帶幼兒到馬路上觀察或乘坐汽車去感受,回來組織幼兒談話、繪畫、玩開汽車游戲等感知,從中會充分調動幼兒的主動性。
(2)注重幼兒的興趣需要。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要充分利用、珍視兒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點,誘發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做為教師應在教育活動中認真觀察幼兒的反映,調整教育內容,如“教師根據發展幼兒沿圓圈跑的目標制定出相應內容,在戶外組織游戲時,天上突轟隆隆飛來一架飛機,幼兒會不再去游戲,而抬頭來大聲歡呼,這時教師就可以轉移到這種突發的事情上來,及時調整內容,可以玩沿圓圈開飛機的游戲,從中也可以發展跑和平衡的動作,這樣幼兒會全身心投入到活動之中,發揮學習主動性。但這里必須說明,教育要依賴孩子的興趣需要,反之也要依賴于教育,教育要依靠兒童主動性,但兒童主動性又依賴于教育者的激發和引導,教師應在充分了解幼兒情況和發展需要的基礎上制定目標,選擇內容,才有充分發揮幼兒主動性。
2.靈活的運用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發揮幼兒的主動性
以往教育強調注入和以教師為中心,忽視兒童主動性的發揮,活動中教師講解演示多,兒童動手動腦少;教師直接干預多,間接指導啟發誘導少等。現在教育就是要改變這些由重知識輕能力轉向重視能力,由教師灌知識轉向幼兒主動學知識。《規程》第28條指出:“教育活動的組織迎應靈活運用集體、小組與個別活動的形式,為每個幼兒提供充分參與的機會,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求,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得到發展”。靈活運用三種形式,從中發揮幼兒主動性,其核心部分也就是幼兒在教師引導下積極主動地與周圍的人、事、物交互作用的過程。
(1)集體活動。全班幼兒同時圍繞一個教育內容進行的活動,教師應正確選擇內容和時機,以充分發揮幼兒主動性。如:根據小班特點,年齡小,具體形象思維越占優勢,在認識奶牛時,有條件可組織幼兒參觀奶牛場,幼兒興致極高,回來后你一言我一語踴躍發言,主動性充分調動。集體活動讓一個內容在很短時間內全體幼兒都能充分的參與學習,但也有弊端,如:因人施教,個別指導不夠,缺乏幼兒自主性和個性發展等。
(2)小組活動。是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操作材料的不同,就同一教育內容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進行的活動,它為幼兒充分參與活動,發揮主動性,教師充分觀察了解幼兒提供了便利條件。如:在認識秋天明顯季節特征中,教師可啟發幼兒講出與秋天有關的事物,然后教師介紹3個活動,讓幼兒選擇:用樹葉、種子等制作一幅拼貼畫;畫有秋天的圖畫;做泥工。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做出選擇后,個個全神貫注,間或和同伴聊幾句,或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創造出一幅幅情趣盎然的作品。這種教學,幾乎所有的活動都是以幼兒為主體,教師通過提供適當的材料、活動和引導,培養幼兒學習能力,從而調動發揮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
(3)活動區活動。活動區活動是全班幼兒在同一時間內根據各自的興趣及發展水平選擇不同的活動內容。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水平為其提供多層次的能滿足幼兒需求的材料。幼兒可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選擇,有較大的自主性和選擇性。在活動中幼兒是主人,教師不給予更多的限制,幼兒能充分展現其天性和內部世界,這樣就有效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而且每次活動都在原有基礎上增添新的內容和要求,使幼兒對活動保持新鮮的感覺和持久的興趣。
3.提供良好的情境與條件,激發幼兒的學習主動性
(1)學習氛圍的創造,是激發幼兒主動性的條件。首先,在環境布置中,教師要提供豐富的物質刺激,給幼兒探索的環境。如:認識冬季特征中,一方面組織幼兒到戶外親身感受,另一方面還可把活動室布置成冬天的世界,使幼兒一進入到環境中便產生學習的愿望,要盡量使環境布置可看、可摸貼近幼兒。環境要為目標服務,避免華而不實,還要注意科學性和藝術性,不要布置的太多太滿,要給幼兒留有一定的視覺空間與思維空間。
其次,在教育方法上多給幼兒創造動手動腦的機會,這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內部動機,培養其提出問題、主動探索和發揮創造的能力,教師準備豐富的動手材料,而且所提供的材料能引起幼兒的思考,避免為動手而動手的現象,使幼兒一接觸到材料便進入學習的過程,要盡可能的多種感官都參與活動。
(2)教師正確作用的發揮,是激發幼兒主動性的關鍵。首先,幼兒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取決于教師設置問題的質量。教師向幼兒提出問題,設置懸念,激發幼兒積極的思考。提問應是有啟發性、條理性、明確性,引導幼兒就問題進行爭論,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不同認識和看法,有助于啟發幼兒獨立思考,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其次,幼兒活動的積極主動性還體現在教育活動中敢于動口、動手、動腦,富于創造性,不因循守舊,敢于大膽創新。做為教師要正確對待給予引導,不要譏笑。如:一個孩子戴上爸爸的眼鏡想變成什么都懂的人。還有一個孩子偷偷往兔子窩里扔糖塊,他認為兔子總吃蘿卜會厭煩的。這些事看似幼稚,但這可以說是幼兒主動探索的開始。
最后,教師在活動時要引導幼兒從多方面尋找答案,讓幼兒從自身實踐中獲得某些成功的體驗,教師要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幼兒的失誤,給幼兒以嘗試錯誤的自由,這樣才能促使幼兒學習積極主動性的發揮。如:在一次種蠶豆時,幼兒問教師是大頭向上種還是小頭向上種,教師故意說自己也不知道,請幼兒用兩種方法種。過了幾天,兩種方法種的蠶豆都長不出來了,教師又和幼兒一起把蠶豆挖出來,發現小頭向上的蠶豆是彎了一個:“V”型才長出來的,于是大家一起得到了正確的栽種方法。幼兒親自動手實驗,主動尋找答案,顯然比教師一味下結論,告訴幼兒如何種植,易于發揮幼兒學習的主動性。所以,教師要注意適時發揮作用,過早的表態,會對幼兒思維展開產生抑制作用。
要想充分發揮幼兒主動性,就要從精神上創造利于幼兒探索的氣氛,融洽親密的關系,允許幼兒說話,鼓勵幼兒討論、爭論,最大限度的尊重幼兒活動意愿。從物質上創設便于幼兒探索研究的環境,使幼兒能充分活動,發揮主動性,獲得表現自己能力的機會與條件。
參考文獻
[1]樊文娟.基于兒童視角的幼兒園主題環境創設策略[J].好家長,2017(26)
[2]趙玲.利用區域活動培養幼兒的學習品質[J].學前教育研究,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