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青海民族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很多企業財務采用的是電算化方式,使得相應的財務數據量較為龐大,很多數據信息的儲存在無形當中,且不同企業所采用的財務軟件之間有著很大差異,這使得稅務稽查工作質量難以得到有效保障[1]。在企業會計電算化發展的背景下,為有效保障相關稅務稽查工作的效率與標準,就需要在稅務稽查工作中應用數字化稅務查賬系統。與傳統的稅務稽查工作相比,數字化稅務查賬系統能夠有效稽查相關企業的財務信息,大大提升了稅務稽查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一)稅務稽查更加全面
數字化稅務查賬系統在稅務稽查過程中,主要從會計賬戶余額方向、報表分析、會計科目、記賬憑證、納稅申報以及指標分析這六個方面設置相應的查賬模型和涉稅指標,并以此來對相關企業的稅務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和檢查。這一系統還能很好的對接多種財務軟件的數據,能夠有效解決現場檢查過程中稽查人員對不同類型財務軟件不熟悉的問題,同時,還能夠有效保障相關數據的真實性與可靠性[2]。在稅務稽查工作中采用數字化稅務查賬系統,能夠清晰展現稽查工作中建案、稽查文書以及底稿歸檔等流程,并且能夠被充分應用在相關工作中。相應的專家經驗庫與法規庫在共享相關稽查方法后,能夠有效提高稽查工作中審計的質量與效率,并進一步促進相關工作流程的規范化,促進底稿的標準化,讓稅務稽查工作更加專業。
(二)提高稅務稽查效率
在應用數字化稅務查賬系統后,稅務稽查工作時間大大縮短,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數字化系稅務查賬系統能夠對相關企業稅務情況進行專業的查詢和分析,對于企業稅務趨勢與結構,以及相應的會計科目和企業報表等都能夠實現有效的分析和檢查。在傳統的稅務稽查工作中,對于一家中型企業稅務的稽查工作,通常需要四個人且至少兩周時間才能完成,但采用數字化稅務稽查系統后,利用相應的軟件進行檢查,只需要兩個人在兩天之內就能夠完成稅務稽查工作,且在較短的時間內,還能夠挖掘出更多的一點,大大提高了稅務稽查工作的質量[3]。系統中相應的指標分析與模型計算等功能,能夠讓稽查工作中更加準確找到相關線索,且模型查賬的結果在顯示的同時,相應的模型分析目的、方法以及計算公式也會實時顯現出來,在稽查人員進行分析后,進一步保障稽查結果的準確性。系統中相應的模型有著很強的擴充與共享能力,稽查人員能夠按照自身的稽查經驗以及相應的政策要求等來定義系統稽查指標,并設置相應的查賬模型,且所定義的指標與設置的模型能夠隨意的導出導入,有利于內部交流,實現稽查部門內部資源與知識的高效共享。
(三)節省稅務稽查人力資源
通過應用數字化稅務查賬系統,相應的稽查工作就能夠大大節省人力資源,同時,在調閱相應的稽查結果時也變得更加方便。傳統稽查工作中,在稽查工作完成后,稽查底稿往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歸檔,且大量額紙質文件使得相應的歸檔工作量很大,在應用數字化稅務查賬系統后,相應的軟件能夠在稽查稅案中就實現對相關稽查底稿進行實時的編號處理,并建立相應的索引,同時,在完成稽查工作后,就能夠對稅案中相應的文件和電子數據進行備份處理,實現電子化稅案處理,大大提高了稅案相關底稿文件的存檔效率,且調閱也變得更加方便。
(一)稅務評價不客觀
當前,數字化稅務查賬系統能夠導出的相關企業的總賬數據,目前還無法轉換相關企業ERP 當中的固定資產模塊、應收付模塊以及存貨等其他數據。在企業ERP 相關數據流程設置過程中,往往企業相應的財務數據更多的是來源與企業ERP 系統內部的傳遞,而相應的數據在系統發生模塊與傳遞過程中都可能被相關人員進行加工和處理,因此,數字化稅務查賬系統所采集的如果是已經加工處理后的企業財務數據信息,這就會使得相應的查賬分析變得毫無意義,進而也就難以客觀、全面的評價納稅人的稅務信息。
(二)稽查人員任務重
隨著稅務稽查流程的多樣化發展,這使得相關稽查人員的任務變得更加繁重。在實際稽查工作過程中,相應的稽查流程以及稽查底稿編制工作較為繁瑣,且相關稽查工作也不夠規范,同時,由于數字化稅務查賬系統的應用不充分,使得當前稅務稽查工作中依然存在大量的紙質文件與底稿,使得相關稽查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很大,完成底稿歸檔往往要花費很多時間。隨著稅務稽查工作的多樣化需求,目前稽查工作人員數量難以應對越來越繁重的稽查任務,且有些稽查人員對于稽查工作認識不足,對相應的稽查工作流程不夠了解,在稅務稽查過程中,只能提供統一的稽查工作底稿,難以適應目前稽查工作對于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
(三)稽查軟件不統一
在稅務稽查工作中,由于稽查軟件的不統一,難以滿足稽查工作的多樣化需求,使得相應的稽查工作時間變得較長。稅務稽查工作中相應的財務軟件不同意,就會導致數字化稅務查賬系統難以順利的導出相應的會計數據,為保證相關數據的無障礙導出,還需要在計算機中安裝相應的財務軟件來完成業務數據查詢工作,但在這一過程中,為避免與其他稽查任務時間發生沖突,就會使得相應的稽查時間變長。
(四)數據采集存在爭議
當前,大多數企業的電算化系統中數據的傳遞流程都是自行設置,其中的電子記賬憑證與紙質原始憑證基本上處于分離狀態,這就使得數字化稅務查賬系統難以查詢電子賬中沒有顯示的相關交易信息,目前在合同單據與發票的稽查工作中依然處于較為被動的狀態。同時,由于數字化稅務查詢系統在采集相關企業數據時,并不需要在企業中安裝相應的軟件,這就使得企業可能無法知曉自身數據已經被采集,在企業不知情的情況下,或許所采集的企業賬套數據難以作為有效的處罰依據,關于這一問題還有待商榷。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給傳統稅務稽查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挑戰。為有效提升稅務稽查工作效率,當前在稅務稽查工作中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數字化稅務查賬系統。通過對這一系統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查賬的透明度,同時也大大提高了稽查工作的深度和廣度。在稅務稽查工作中,數字化稅務查賬系統能夠進行有效的取證工作,并對相關稅務信息進行分析,對于存在的稅務疑點能夠及時提示相應的稅務稽查人員。數字化稅務查賬系統中相應的模型能夠針對不同稅種進行計算和分析,在此基礎上對同行業相關數據信息進行有效的評估和比對,進而有力驗證相關企業實物流、票據流以及資金流三流合一的檢查結果。當前數字化稅務稽查系統仍然需要進一步優化和完善。
(1)在稅務稽查工作中,在執行相關稽查任務之前要全面了解稽查對象的管理模式和經營模式,并且要充分掌握稽查對象企業ERP 相應的數據流程,實現對相關網絡數據傳遞的有效控制,掌握其核心數據相應的物理存放位置。
(2)數字化稅務查賬系統還應當注意做好與征管系統之間的對接工作,充分利用征管系統來對相應的基本信息、入庫信息、申報信息、開戶銀行、發票信息、減免信息以及水中堅定等進行有效收集,并將相關信息與數字化稅務查賬系統相應的數據進行比對和驗證。
(3)拓寬數據來源渠道,主動融入目前的大數據時代中,結合相應的第三方數據信息,促進稽查工作的高效發展。當前,在數字化稅務查賬系統中,應當加大對第三方數據的應用力度,同時還要不但加強對相應數據人才的培養。
(4)新《稅收征管法》當中增加了關于會計電算化的管理條款,相應的稅務機關可以按照這一條款內容設定操作性更強的數字化稅務查賬相關標準和流程。根據相應的條款內容,可以進一步明確數字化稅務查賬系統相應的查賬對象、方式、過程,稅務人員還能據此對企業相應的電子資料的保密責任進行界定,進一步規范稅務部門與企業相應的權利與義務,進而實現數字化稅務查賬系統的依法查賬,保障相關稅務稽查工作的順利開展。
推動數字化稅務查賬系統的應用發展,有利于促進稅務稽查工作的發展,確保國家相關稅收制度的有效落實,同時,還有助于改善稅務稽查環境,維護稅務部門的尊嚴和形象。當前,數字化稅務查賬系統在實際應用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但通過完善相應的稅務法律法規,做好稅務稽查工作,通過與相關征管系統數據的有效對接,拓寬數據來源渠道,能夠有效提升數字化稅務查賬系統查賬的全面性、準確性與客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