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大趙峪辦事處龍山小學 劉順霞
在小學數學新課改的要求下,小學數學教師應優化教學策略,改善數學教學現狀,通過采用優質的教學方法和實施方案,才能適應現今小學數學的教學要求。因此,本文將在分析當前小學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對引導式教學概念進行深入研究,把實際教學問題與引導式教學模式相結合,轉換小學數學的教學方向。
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傳統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陳舊,早已與現代教學模式脫軌。許多小學數學教師還保持著傳統的講授方法,在教學方式上采取“一刀切”的原則,忽略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課堂上,師生互動少,教學方式單一,導致學生缺乏動力。這種落后的教學方法已經嚴重違背了小學數學教學“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背離了新課改的目標,已不適應現階段的數學教學課堂。因此,引導式教學法應運而生,在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實現教學目標上具有積極意義。
引導式教學法,重點在于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啟發學生的思維,重點強調學生的主人翁地位。在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和互相交流的學習方式上,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和主動學習的能力,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欲望,為提高學生的數學實際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引導式教學法側重于對學生的引導。第一,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填鴨式教學造成的最大問題就是學生被動接受知識,不主動參與數學教學活動。但引導式教學更注重學生的自控和自主能力,扮演的僅是引導的角色,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到最后解決問題都由學生獨立完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設置適當的問題引導孩子主動參與教學的過程。第二,提升學習效率。引導式教學要求培養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積極性。當孩子產生興趣、主動學習時,對于數學課程內容的渴求會讓他們發揮超出平常的專注力,不僅比較容易記憶所學的知識點,也會提升學習的效率。第三,強化創造力。越是開放式的教學就越容易讓學生發揮創造力,因為沒有設限,沒有公式,也沒有標準答案,所以學生可以毫無限制地思考、想象和嘗試,長期訓練下來對于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有很大的幫助。
1.巧設情境,引導自學。小學生因為年齡較小,學習能力較弱。數學教師如果將抽象的數學知識以最直觀和簡單的方式呈現出來,在特定情境教學中創設合適的教學內容,不僅可以引導學生快速進入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創設的相關數學情境中自然而然地思考和分析數學問題,學生在情境中親歷學習過程,對數據分析能力的建立和解決問題技能的提高很有幫助。這樣既發散了學生思維,還有利于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除法》內容時,教師可以創設情境:“孩子們,喜歡探險嗎?你們20個人分成4個小組,要怎么分每組人數一樣多?”這時教師會發現孩子們在一陣討論之后得出每5人一組。但要求分成3組時,學生們就不知道怎么分了。此時,老師適時引如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在真實的生活化場景中,學生會覺得數學知識更加生活化,同時教學也在充滿趣味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進行。學生間的合作交流,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觀察和思考,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究和發現同時增強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2.問題分析與知識導入的方法。適時的知識導入是教師引導學生參加教學活動的過程和手段,是課堂教學的必要環節。為了更好地學習數學,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融入情境,發現數學問題,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喚起學生求知欲。
例如,在學習《認識四邊形》時,教師引導學生在教室這個活動范圍內,觀察教室里面的圖形,想象四邊形是什么樣的,并把自己心中的四邊形找出來,觀察四邊形有什么共同特征。通過觀察和對比的方式,探究四邊形特征。然后教師引導學生主動交流自己的見解和遇到的問題,讓問題的探究和新知的討論變得自然與簡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該情境教學中,既培養了學生的空間立體感又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3.新舊知識的合理銜接。小學數學的課程學習階段,知識都是具有較強的關聯性的,新舊知識互相融合。因此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先引導學生回憶鞏固已學過的知識,融入新知識,新舊結合,讓學習過程更具趣味性和簡單性,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會相應增強。
比如,在學習《平面圖形的面積》時,教師可以以之前學過的四邊形和圓形等知識來展開教學,在“折疊”“大小”等動手活動中,加深學生對四邊形的概念、計算公式等的理解,同時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打下基礎。在之前學習的基礎上,教師巧妙引入新知,開展教學活動,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和實際的情境教學結合起來,給學生提供了新的學習思路的同時又使教學在豐富的情境活動中展開,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
4.積極總結所學知識。及時總結是數學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面臨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闡述和解答,既提升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表現力,又激發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上,互動交流已有知識,會讓學生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師還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困難,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同時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及時開展實際有效的數學教學內容。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從引導和啟發的角度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在引導式教學的模式下展示給學生,不僅有利于學生實際參與到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來,逐步搭建適合學生的知識框架,還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加以利用,感受數學學習目的所在。采用引導式的教學方法可以極大程度上幫助教師們改善課堂教學中學生上課積極性不高,上課難以進入學習狀態或者不會活用所學知識的問題;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能夠幫助學生快速進入新課程的學習;通過將理論知識引入學生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問題,以教學來啟發和指導學生的現實生活,幫助學生完成自身全面發展中的數學邏輯思維等的提高目標。引導式教學模式既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同時也避免了課堂枯燥無味,讓學生充分享受求知的樂趣,對教師而言,唯一需要的就是及時、適時地引導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