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橫梁街道明德小學 王 慧
美術教學可以增強小學生的審美能力,美化心靈,提高小學生藝術素養。目前,所有小學都設置了美術課程,但是不可忽視的是在一些地區,美術教學工作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尤其在農村環境下,美術教學工作的落實不太理想。因此,全面了解農村小學美術教學現狀,并實施有效的改革措施,提升其教學質量,促進農村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是一項艱巨而緊迫的任務。
1.美術教學觀念落后,無法激發學生美感。小學生對美術的認識處于初始階段,這個階段重要的不是要求小學生掌握多高的美術技能,而是要培養學生的美感,開發學生的美術潛能,激發其對美術的探索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審美意識。但是,部分教師缺乏現代化的教學觀念,認為美術教學就是教會小學生畫幾個簡筆畫而已,沒有充分的教學準備與完善的教學計劃,最多能讓小學生掌握一些基礎繪畫知識,但是無法激發學生美感及對美術的興趣。
2.美術材料匱乏,降低教學效果。農村經濟條件有限,多數小學沒有設立專門的美術教室、設備等資源,課堂教學中教師多依賴于教材、粉筆等基本材料,而且課時少,無法按部就班地依照教材進度,最后教師只能自由發揮,因此教師的美術思維及發揮效果受到了很大限制,降低了教學效果。同時,美術的學習需要耗費較多的資金和用具,很多農村家庭無法滿足學生學習美術的需求,學生的美術材料十分匱乏,制約了學生美術天賦的發展。
3.師資力量薄弱,工作積極性差。農村小學在組建教師隊伍時往往重視主科教師的招聘、培養,對于美術教師的要求較低,甚至沒有專業的美術教師,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美術教學水平。此外,學校對于教師的職稱評定、晉升等方面將更多的機會留給了主科目教師,美術教師缺乏機會。這些因素一方面造成了學校無法引進專業的美術教育人才,一方面打擊了美術教師的工作熱情,讓美術教師感受到被忽視、前途渺茫,從而出現積極性差、工作懈怠等情況,影響課堂教學。
1.結合生活,豐富美術教學材料與形式。美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其創造源泉終歸來源于生活。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積極創造,要善于從生活中選擇材料選擇表現對象。比如,蘇少版小學美術一年級教材中《走進大自然》一課,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從家中把不用的各種顏色的毛線或者布片帶到課堂中,用粉色的毛線制作成花朵,綠色的毛線制作成樹葉粘在白紙上,再用不同顏色的布片拼成小動物粘在紙上,還可以利用這些工具制作蘑菇、山川等。在動手操作過程中,既培養了小學生的想象力及創造力,又激發了小學生的美術表現與創造的興趣。在《玩泥巴》一課中,教師可以將常見的泥巴作為美術道具,指導小學生制作小汽車、小動物等。在《拼拼搭搭》一課中,教師可以讓小學生用牙膏盒、紙杯、布條等隨意拼搭出常見的物品,比如沙發、坦克等等。從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尋找不用的、簡單的材料制作更多美麗的東西,不僅可以有效解決材料匱乏的問題,還可以引導小學生學會發現生活中的美,鍛煉他們從美的角度觀察生活和創造生活的能力。
再比如,我們也要帶領小學生來到自然環境中,置身美景練習寫生也是培養學生對美的感知能力、對美術的興趣和提高美術表現力的重要途徑。小學美術中對春天景色的描繪,傳統教學中往往局限于教材,讓學生在室內參照教材的內容進行繪畫,脫離了真實的自然環境中的觀察與感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繪畫作品缺少靈魂,不利于學生美術素養的培養及長遠發展。學校及教師要加強對美術教育的重視,選擇合適的時間組織“春游”“秋游”等活動,為學生學習美術創造有利條件。
2.利用多媒體,豐富美術課堂教學方法。農村小學多數已經引進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多媒體可以通過畫面與聲音對內容進行生動的展示,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并且將教學內容更為形象地向學生傳達,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美術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先進的手段來豐富教學方法,改變以往只依靠畫筆和口頭表達授課的模式。比如,在蘇少版小學美術五年級的《套色紙版畫》,六年級的《中國青銅藝術》《現代建筑》《木板年畫》等教學中,僅憑教材說明,學生難以理解,拿出相應的實物讓學生觀摩也有困難,而且農村更沒有美術館可以讓學生們去參觀,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視頻讓學生們觀看這些藝術作品相關的發展歷程、實物欣賞、藝術精神等內容,既生動、逼真,又可以反復學習,而且可以給予學生畫面與音質的良好體驗,幫助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美術對于我國多個領域的發展有何等重要的作用。
3.多元積極評價,增進小學生學習興趣。多數小學生有表現自己并贏得關注和肯定的欲望,這種品質在小學生的世界里是非常珍貴的,教師需要保護他們這種心態并利用這種心態促使他們對美術產生興趣。以蘇少版小學美術五年級的《色彩的搭配與和諧》教學為例,在講解完基礎知識以后,教師可以布置課堂作業讓小學生完成,然后對其作業情況進行評價。不同的學生作業完成情況肯定會有差異,比如在葉子的配色中,用紅色、黃色、紫色、綠色的學生都有,葉子的顏色究竟是什么樣的呢?其實在冬季葉子是黃色,在夏季是綠色,而楓葉在秋季是紅色,教師可以通過這項作業拓展小學生對顏色的認知,并贊美他們“對生活的觀察非常細致,非常棒!”同時,對于作業中出現錯誤的學生,教師不要急于批評,可以從其他方面給予肯定的評價,比如“學習態度非常認真”或者“想象力十分豐富”等,提高小學生自信,增強其對美術的興趣。
農村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需要依靠強大的師資力量,這需要通過政策上的支持吸引更多美術人才到農村學校任職,比如提高農村小學美術教師薪酬,為其晉升設立優惠條件等。同時,也可以聘請其他學校的優秀美術教師來農村小學指導、交流。更重要的是,對于現任的美術教師,學校要為其提供學習培訓與深造的機會,提高教師授課水平。根據當前的教育發展的形勢,現代化教育媒體對美術課堂教學的促進作用是積極的。但是,在進行美術教學時,傳統教學中美術教師一般對拿畫筆繪畫的技能比較精通,而對一些現代化的軟件并不了解,技能比較片面;同時在進行美術作品的呈現時,采取的也只是最為簡單的圖片展示。學生對此只能靜態的觀察,無法更全面地學習美術技能。針對這類情況,學校可以聘請一些不僅有專業繪畫技能,而且還精通PS、Flash等軟件運用的教師充實教師隊伍,他們一方面會給學生帶來全新視覺的美術課堂,也會引領著其他美術教師實現專業跨越。
學習美術可以引導小學生體驗美好的事物,引導他們發現美、感悟美,用美術的方法傳播美、贊揚美。但是受農村教育觀念及經濟狀態的影響,美術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面臨著較多困難。小學美術教師需要努力克服農村環境下的各種阻礙,承擔起專業責任,通過合理的方式爭取多方面的支持,采取科學的手段推動農村小學美術課堂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