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雅華
(福清市龍田鎮人民政府, 福建 福清 350315)
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為加快城鄉統籌,提升人居環境,補齊農村民生短板,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越加重視“三農”問題,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環境綜合治理、便民服務等不斷加大資金投入,村集體資金量大幅增加,各種村級建設項目不斷增多,涉及的利益關系更加復雜,任務更加艱巨,問題也層出不窮,加強相關建設項目的資金管理愈發重要。近年來,圍繞農村集體“三資”(集體資金、集體資產和集體資源)管理,村級財務管理制度已日趨完善,但一些突出問題仍需解決,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以期為進一步規范農村集體建設項目資金管理,促進項目更好落實,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參考。
大部分村干部文化水平不高,接受法制教育、廉政教育較少,認為只要不把集體的資金放進自己的口袋就行,無視工程建設項目管理制度,對財務紀律懂得不多,認識不到位,完全按個人的粗淺理解開展工作,將一些不符合財務規定,不允許報銷的費用通過工程增量、更換名稱、內容等方式從建設項目資金中列支,擠占、挪用項目建設資金。
村干部對支出審核把關不嚴,村集體財務監督小組沒有充分覆行其職責,對資金支出沒有發揮應有的監管作用,導致以下問題:一是建設項目支付未實行銀行轉賬,直接以現金支付。二是白條支付,沒有使用稅務部門正規的完稅發票,僅憑現金付出憑證進行支付。三是不按工程進度預付工程進度款或不按合同約定履行預留質量保證金。
一是部分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流于形式。為節約村財,部分村拒絕對工程項目進行預算、結算等手續,項目建設工程直接由村兩委自行組織施工,在無資金管理、無預算的條件下,工程建設按發生的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等費用支出入賬,工程實際造價的真實性難以確定。二是村級工程驗收程序流于形式,支出隨意性大。工程結算單價依據不充分,驗收記錄只有項目名稱、地點、驗收人等簡單信息,對工程項目的具體內容不進行核實登記,工程量增加引起合同價款增加也未履行應有的程序進行增量,而工程量減少卻依舊按照原簽訂的合同價款進行支付。
由于群眾管理意識淡薄,大部分村民不懂財務知識,平時又忙于生計,對集體事業關心不夠,對財務公開關注不多,民主監督基本流于形式。部分村在財務公開的內容、方式、時間等方面不規范,對一些實質性的內容公開不明細,公開無形之中成為走過場。
一是每年定期組織代理會計、報賬員參加業務知識培訓,圍繞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規定、工程建設項目實施流程、招投標流程以及財務收支報賬流程實務操作等內容進行培訓,提高財務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二是定期對村兩委干部、村務監督小組成員進行財經法規、制度培訓,圍繞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規定、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等制度進行培訓,提高村干部、村務監督小組成員業務及政策水平,讓其充分掌握政策法規,依法依規管理農村“三資”,提高監管能力。三是政府制定出臺相關激勵政策,吸引財務管理相關專業人員到村擔任干部或負責財務工作等,培育優秀的農村“三資”管理隊伍。
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可為完善農村集體建設項目資金管理提供有力支持。以福建省福清市為例,其先后在2012年和2016年制定了《福清市農村集體資產資源及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2020年制定了《福清市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財務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等。相關文件一是明確了工程建設范圍,50萬元以下由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可選擇采取公開招標、詢價等方式;50萬元以上(含50萬元)400萬元以下可采取小規模工程非招標方式簡易抽取辦法或委托有相應資質的中介機構組織公開招標;400萬元以上(含400萬元)須委托有相應資質的中介機構進入福清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組織公開招標。二是明確了工程建設項目流程,詳細制定了實施工程建設項目流程并制作流程圖、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工程竣工驗收制度等。三是明確了追加建設資金的范圍,詳細制定追加建設范圍以及實施追加建設資金的流程。
一是在農村財務計算機網絡監管系統中設置工程建設管理模塊,將村集體重大事項報告單、村集體決定財務事項會議記錄單、合同、招投標材料、合法有效的開支票據等材料進行圖片掃描并上傳至農村財務計算機網絡監督系統。二是市主管部門要構建村銀對接資金管理結算一體化平臺,報賬員可通過村銀直聯系統對工程資金支付在線上提交申請,鎮會計委托代理服務中心負責人、鎮項目主管部門負責人、鎮分管領導等相關人員可直接在網絡平臺上對資金能否轉出進行審核、監督管理,有效杜絕不規范、不合理的財務支出。
村集體除每月定期在村務公開欄、鎮政府微信公眾號上全面公開由代理會計提供的銀行存款日記賬、村報賬員提供的現金日記賬、各項資產、各類資源、債權債務、收益分配等內容,還應對工程建設項目進行專項公開,對工程項目的資金來源、采購方式、承建方式、預算、預算審核、結算、結算審核、實際開支費用、驗收等內容進行詳細公開。所有公開材料均由村財務負責人、村務監督委員會財務監督小組長簽名(蓋章)后公開并對所公開材料進行拍照留底,同時代理會計要將公開圖片掃描上傳至農村“三資”網絡監管系統,實現市、鎮、村三級共同監督,加大村級財務的公開透明度,使工程建設項目在各級有關部門和群眾監督下健康運行。
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集體建設項目不斷增多,做好村集體工程建設項目的管理對提升項目資金使用效益,維護好集體經濟組織和群眾的切身利益以及促進農村和諧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級政府應不斷提高基層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完善財務制度、監督機制等,使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等“三資”管理步入規范化、合理化,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