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楊 慧
我們常說要科學合理地創設幼兒園環境,幼兒園環境創設應是整體而多元的,那究竟應創設幼兒園的環境呢?
環境是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有效資源。我們要立足于觀察,以兒童的視角為幼兒創設一個能讓幼兒自己主導,能滿足幼兒需求,并能讓幼兒不斷獲得探索經驗的環境。
創設環境要從幼兒的興趣出發,一個幼兒喜歡的環境可以促進幼兒生發出不同的游戲興趣和行為。
教師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低結構材料,多種用途的材料能幫助幼兒實現活動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能觸發幼兒的不斷思考,為幼兒提供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踐操作的機會。
幼兒學習具有復雜性,我們要注重領域間、目標間的相互滲透和融合,要使游戲能深入、高質量地開展,使幼兒的創造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合作溝通能力等在游戲中得到綜合發展。
教師同樣是幼兒園環境的主角,我們也應該為教師創設良好的工作環境。
考慮到教師之間的專業技能水平存在差異,我們可以在園所環境中創設有幼兒核心經驗的提示或教師用語的提示,讓教師能快速便捷地獲取幫助,更好地為教學服務。如在一些專用教室、戶外場所等地張貼二維碼,教師通過掃描二維碼即可觀看指導幼兒開展游戲的視頻資料,隨時了解游戲內容。
幼兒園環境不僅僅是教師工作的環境,也是交流分享的環境。在這個環境中,教師可以就教育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相互溝通。創設有信息記錄展示的空間,并提供各類書籍,便于教師查閱信息,記錄并分享信息,以便更便捷、更有效地解決問題。
教師是一個容易產生職業倦怠的職業,在創設環境時不僅僅要關注到教師工作的需要,也要關注到環境的美觀性和舒適性,如環境的色彩是否溫馨、辦公室的設備是否舒適等。讓教師感到舒適與自在,從而更好地釋放壓力。
創設幼兒園環境的另一個重要參與者就是家長。我們要讓家長能分享和接收有關教育的信息,同時也能了解到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從而更加認同教師的教育行為。
在幼兒園,家長接觸比較頻繁的空間需要用心布置,以引起家長的關注,如幼兒園的入園口、大廳、接送幼兒的通道等。空間可以展示家長參與活動的照片、活動的過程等,讓家長感受到幼兒園的活動不僅僅是教師和幼兒的活動,也同樣需要家長參與進來,家長的參與會給幼兒園的教育錦上添花。只有最大限度地發揮家園合力,才能更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除了日常告知幼兒的學習情況,展示一周活動等之外,我們還應給家長灌輸先進的教育理念,將一些課程故事、教育故事等內容,用家長能理解的方式展示出來,讓家長能直觀地感受到教師科學的育兒觀,并靈活地運用于日常生活中。
我們可以創設家長留言板、家長信箱等設施,便于家長與教師之間的及時溝通。另外,家長接待室能夠讓教師面對面地與家長溝通各自的想法。同時,教師也需要及時回應家長,保證溝通的有效性。
幼兒園的環境空間非常有限,我們應從幼兒、教師和家長三位一體的角度去思考幼兒園的園所環境創設。除了能讓不同的角色都有被尊重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讓教師、家長獲得具有指導意義的教育方法與措施,最終讓幼兒獲得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