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錦,唐 麗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
2020年初春,正是全國上下全力抗擊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但該時期也是番茄、辣椒、黃瓜及茄子等四川早春設施蔬菜生長關鍵時期。由于疫情,我省設施蔬菜生產中存在從業人員防疫措施不到位、從業人員少、農資和蔬菜流通受到限制等問題。本文介紹了該時期四川設施蔬菜生產管理的要點,供相關單位和從業者參考。
做好在設施蔬菜生產基地所在入口對進入該地區的車輛和人員嚴格管控,進入車輛應采用75%酒精或有效氯500mg/L消毒劑進行消毒處理,杜絕一切從疫區來的人員和車輛進入設施蔬菜生產基地,并配合好當地政府進行相關防控工作。
在生產環節,對在基地進行工作的從業人員,進入基地工作應有健康證明,每天測量體溫,體溫正常,洗手消毒后方能進入園區工作。
要求人員全程佩戴口罩,相互交流保持1m以上距離;工作完成后,對使用的農具進行消毒處理。使用完的口罩,統一集中處理,不得隨處丟棄。
在銷售環節,對運輸車輛、搬運工具及蔬菜周轉箱進行消毒,盡量采用現代信息通訊手段,進行非接觸式銷售管理,減少人員接觸,降低感染幾率。
疫情期間,川南及盆地大部分設施蔬菜在年前進行了定植,此時大多處于苗期——開花期坐果期;攀西區域在2019年秋季進行了定植,已進入采收期。因此應根據各地設施蔬菜生長階段情況,分別做好棚內溫度和濕度的調控,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控。
晴天,棚內溫度超過28℃時做好放風,通過打開大棚天窗或揭開部分大棚兩端的上部薄膜,調整大棚內溫度,16點左右關閉大棚;陰天,根據棚里溫濕度情況,濕度較大時在中午時段適當的打開大棚天窗,進行頂放風,降低棚內濕度。茄子和番茄適宜濕度為45%~60%,辣椒和黃瓜適宜濕度為60%~80%。如遇“倒春寒”,應做好保溫防寒工作。
對春季正準備進行定植的農戶,以配套應用膜下水肥一體化技術,采用銀灰膜進行覆蓋,不僅降低了大棚內的空氣濕度還可以趨避蚜蟲,改善了棚內的光照環境。
根據植株長勢、天氣及栽培方式來掌握澆水施肥量,掌握前少后多,勤澆少澆。宜在晴天8∶00~10∶00或13∶00~17∶00灌水,切忌大水漫灌。采用省工的水肥一體化技術進行施肥,提高水、肥利用率。根據土壤墑情及天氣情況,緩苗后至第1穗果膨大時,每隔7~10d隨水追肥1次;結果期每隔10~15d左右隨水追肥1次;追肥量視土壤養分和作物生長情況決定。施肥應遵循“生長前期輕施、結果期重施,少量多次施”的原則。由于疫情期間,用工短缺,推遲定植的農戶,可控制種苗水分、減少氮肥供給、適當間苗等手段防止種苗老化和徒長。
川南和盆地其余地區設施蔬菜目前正是營養生長逐漸向生殖生長轉換關鍵期,及時的吊蔓、打側枝及疏花有利于促進產量的形成。番茄適時打杈,每穗花序留果4個左右,生長中后期,及時摘除下部老葉和病葉;辣椒可以剪除門椒以下的側芽,在盛花期來臨前,用竹竿或繩子固定,防止植株倒伏;黃瓜在吊蔓同時去除卷須,減少營養消耗;茄子在門茄采收后應剪除下部老葉、徒長枝和過長的側枝,對茄形成后剪除下面腋芽。
一是加強植株管理,增加坐果穗數,延長生長期和采收期;二是調整果實采收期,減少損失??梢砸曇咔榈陌l展進行采收期的調整,以番茄為例,根據市場、交通運輸及用工情況調整采收期,可從轉色期適當的延遲到生理成熟期前收獲;三是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利用冷庫或氣調庫進行短期的儲藏,以應對疫情帶來蔬菜流通能力下降這一問題。
一是物理防控,利用大棚通風處覆蓋防蟲網,每20~30 m2懸掛1張黃板,安裝殺蟲燈等,減少蟲害的發生;二是在病蟲害發生前期或初期,做好預防工作,選用低毒、低殘留化學藥劑及時搞好病蟲害的化學防治;三是選用生物農藥防治;四是確保產品在農藥安全間隔期采收,確保產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