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城東中學 楊映專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夠全面貫徹核心素養的相關內容,不僅僅能夠使得學生掌握扎實的課程知識內容,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生活場景中,對于他們的未來學習與成長都具有非常顯著的正面影響。但有相當一部分數學教師對于核心素養的認知水平不算高,同時也沒有掌握核心素養融入教學體系的正確方法。基于這種情況,本文嘗試探索核心素養在高中數學體系中的融入策略。
高中數學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在進行數學課程知識學習以后能夠形成較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并掌握科學認知的方法,將自己在課程中學習到的各類知識技能充分應用到實踐生活過程中,對于學生的未來學習與成長有較好的正面促進作用。結合高中數學教學的基本情況來看,核心素養的基本內容主要可以分為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與交流、建模能力與反思、團隊協作與分工、直觀認知與空間想象、數據分析與知識提取等。通過這些素質模塊的綜合提升,學生就能夠在高中數學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相對完善的核心素養體系。
在當前我國高中數學教學體系中,進行核心素養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具有顯著的現實意義。第一,高中數學本身就不是簡單的加減運算,需要學生形成數學思考、數學方法、幾何思維等各個方面的素質。特別是新課標要求學生不僅僅要使用數學模型解決數學問題,同時還要將其運用到社會實踐生活環境中。想要達到這種效果,單純進行傳統教學是很難實現的,但通過核心素養的相關教學就能夠較好地實現。第二,高中數學教學體系中有很多比較抽象并且難以理解的知識,同時,很多學過的知識在一段時間內也容易被遺忘。在引入核心素養培養模塊以后,就能夠強化學生對于知識體系的把控,同時也降低了學生理解抽象知識的難度,提高最終的教學成效。第三,在貫徹核心素養培養的相關內容以后,高中數學教學體系能兼顧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困境突破能力等多方面素養,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教師在進行課程知識教學的時候,應該有意識控制教學速度,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調整與修正教學內容。具體來講,教師在遇到學生非常容易掌握的知識點的時候,可以考慮適當加快講解速度,而在遇到那些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困難的知識點的時候,應該注意放慢教學速度。通過這種針對性的教學,就能夠顯著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也能夠引導學生逐步形成數學思維。
由于班級中各個學生的數學基礎和學習速度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師應該能夠貫徹分層教學模式,結合學生的具體數學學習水平來合理設計學習任務。對于那些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學任務布設主要著力于提高他們的成績,而對于那些基礎不好的學生來說,教學任務的設計主要著力于夯實他們的基礎。這樣,各個學生都能夠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積極參與數學學習,讓不同學生都得到較好的鍛煉。
在核心素養的相關背景下,教師也可以考慮引入生活化場景,貫徹使用情境教學的方法。通過將教學知識點跟生活情境較好地結合在一起,能夠顯著降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點的難度。同時,在情境教學中如果引入小組分工合作等模式,也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水平,更好地契合核心素養培養的相關內容。
比如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入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影子場景,即通過電線桿的影子來計算電線桿的高度。教師先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接著提出測量自己影子與自己身高的比值得出角度正弦值,再通過相似三角形的知識得出電線桿的高度。
在核心素養的相關理念下,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在生活環境中靈活正確使用數學知識。在這方面,教師可以考慮布置一些開放性作業,讓學生運用本節課中學習到的一些知識,自主探索解決生活問題的有效方法。比如在“樣本估計總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跟周圍果園進行交流,讓學生前往果園計算果樹總產量,挑選一定數量的果樹計算平均值,最終得到總產量。
在核心素養培育的相關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應該積極融入生活化內容,降低學生理解高中數學知識的難度,同時結合生活場景,向學生講述各類知識在實踐生活中的應用方法。另外,教師應重視立足教材,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教學模式,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知識,使其數學學科素養得以錘煉和提高。